索引号: 002489444/2022-2680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8-02
发布单位: 市发改委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杭州市发改委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37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08-02 17:23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浏览次数: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数字赋能重构杭州产业园区治理模式的建议》(第376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投资促进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数字赋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勇当数字经济的开路先锋,坚定不移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产业园区治理是产业园区科学施治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杭州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大力推进产业平台数字化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产业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优化顶层设计,谋划推进“产业智治”建设

围绕“产业兴盛的新天堂”目标,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谋划打造重大产业应用场景,建设产业发展智治平台。平台架构为“一图+一库+四板块+两终端”。“一图”为产业发展全景图,展示全市产业发展情况。“一库”为产业指标库,基于政法委地址码和企业数据标签,构建产业数据底座和指标分析模型库。“四板块”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4个板块,实现数据展示、智能分析、风险预警、精准服务等业务功能。“两终端”为PC端和浙政钉移动端,其中PC端为市、区县两级主管部门数据展示、分析、任务下达平台。浙政钉移动端为产业平台、基层镇街的服务事项落实和问题事项上报平台。

其中“四板块”中的重点平台即是以建设开发区(园区)数据归集体系为切入点,通过共享产业分析、企业项目、企业信用、政府投资等信息,及时、准确、真实的反应出园区运行、企业动态、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状态,对开发区(园区)建设质量提供评价,为政府对企服务提供支持。一是平台发展“五力”评估。围绕产业聚力、要素效力、产城合力、区域引力、产城合力、区域引力五个维度,按季度分析研判平台发展情况,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二是项目落位智能匹配。项目业主单位和招商部门,可根据项目主导产业、用地需求、配套设施等进行匹配,自动推荐落位平台和地块。

下一步,将以滨江区作为试点开展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平台方案制定、数据对接工作、产品原型设计和指标模型开发等工作,试点建设基础上,梳理形成标准化应用组件、做好数据对接归集,加强联动对接,实现区、县(市)全覆盖。 

二、加速双链融合,大力推进“产业大脑”建设

产业大脑作为各级政府、园区和产业链链长提供产业选择的支撑、产业治理的工具和产业服务的平台,能有效帮助提升产业治理水平和协同能效。去年数字化改革启动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在理论和制度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围绕“四链协同”,打造资源智配系统,基于企业画像,实现智能精准服务,重点推进五大板块建设。一是资源要素保障。围绕空间、资源、产权、数据等各类要素资源,打造超级搜索引擎和在线交易应用,如一键入园、读地云、招拍挂、信用查询等。二是产业转型服务。围绕未来工厂计划落地,以工业互联网为切口,打造新智造能力共享应用,通过“场景叠加政策”模式,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全方位转型成效。三是金融信贷支持。依托“融e贷”等既有平台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主体拓展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保险、亩均贷、品种贷等业务,推动政府产业基金、银行信贷供应体系与产业发展适配,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应用。四是科技创新转化。探索应用基础研究、创新成果孵化、市场运营推广等一站式孵化、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率,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五是产业集成服务。按照产业生态、新智造应用、共性技术三个维度,构建产业上下游创新协同、能力共享、供应链互通的综合集成服务应用。

其中“一键入园”作为浙江首批数字经济系统多跨应用场景揭榜的12个项目之一,已在杭州钱塘区等地试点。借助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杭州通过“一键找园”场景建设,把园区空间载体和产业资源要素数字化、可视化,实现各类园区可查、可看、可询、可比,目前已有578家各类园区入驻。

三、加强重点突破,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小微园区提质

近年来,杭州扎实推进小微企业园区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经县市省三级审核认定的小微企业园共有253个(生产制造类76个,生产性服务类177个),总量位居全省首位。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和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工作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小微企业园数字化赋能。2019-2021年,我市共有25个小微企业园通过数字化改造,获评省级数字化示范园区,总量位列全省各地市首位。万轮科技园、正泰中自科技园、新加坡科技园等一大批优秀园区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杭州最早践行数字化提升的万轮科技园,通过数字化运营,在基层人力投入上大大减少,管理人员从60余人减少到现在的40余人,企业满意度调查达到了90%,园区商业活力度提高了20%。正泰中自科技园通过数字化建设后,企业的满意度达到90%,房源空置率大大降低,企业留存率从之前的70%提高到现在的98%。

四、聚焦绿色发展,打造“能源双碳数智平台”重大应用场景

紧盯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4个核心指标,对2000多家工业、公共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年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管理单位进行数智监管。利用能源双碳数智分析系统、用能信息管理系统及节能信息服务系统,精准管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和企业能碳指数,并以此为依托制定精确的能源分配机制,让企业更直观对比自身与行业、地区先进水平,倒逼企业改造提升。重点建设三大功能模块:一是为政府提供能碳分析和辅助决策,平台相关数据实现共享给萧山双碳大脑、西湖一码通、临安临碳数智大脑等多个平台,为实现能碳形势预判预警、精准管控、辅助决策、监察执法等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数智系统。二是对企业实施能碳排放在线监测,并全程监控新增项目的用能情况。三是为公众提供节能信息及服务,对全市能源形势、能源消费情况、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等信息进行公示,提供市民关心的能源政策、节能技改信息等内容,同时收集反馈意见。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能源双碳数智平台,聚焦产业园区,推进产业园区企业态势感知数字化平台建设,从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碳排放路径,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联系人:产业处  汤珏琳

联系电话:8525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