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44/2022-2680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2-08-02 | |
发布单位: | 市发改委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全市物流枢纽体系的建议》(第39号)收悉。市发改委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进行认真研究,认为您指出的物流枢纽体系发展意义和存在问题很有针对性,提出的加强规划、一体化发展、强化用地保障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规划衔接,构建融合发展的物流枢纽体系
1.加强总体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杭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总体要求,优化完善枢纽空间布局,谋划推进空港物流园、江东物流园区、萧南物流园、临平北物流园、富阳西物流园等五大物流园区,着力构建“一环两翼、五廊多点”的空间总体布局。“一环”即形成绕城配送物流环,布局在绕城高速和二绕之间,重点布置城市配送中心,服务杭州主城区的生活消费品配送。“两翼”即城市东西两翼物流集群,东翼以钱塘区、临平区为重点,打造面向浙江大湾区、辐射长三角的物流枢纽集群;西翼以富阳区、临安区为重点,打造服务市区西部的城乡配送网络。“五廊”即即整合空港、公路、水运、铁路等运输设施,构筑往上海、宁波、金华、衢州-黄山、南京等五条对外物流廊带,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海河联运、海铁联运。“多点”即建设多层级物流枢纽,以空港物流园区、江东物流园区为核心,构建多层级物流枢纽体系。
2、加强专项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编制了《杭州市物流与仓储体系专项规划》,与现代物流业“十四五”规划衔接,深化研究,规划形成“一环两翼、四通道多点”的物流空间结构。(其中“四通道”即整合铁路、水运、航空、公路等运输设施,构建沪杭、杭甬、杭金衢、杭宁等4条对外物流大通道。)规划明确空港、江东2个物流园区争创国家级物流枢纽;萧南、临平北、富阳西等3个物流园区为区域级物流枢纽;城北、天万、星桥、下沙西、下沙国际、前进、临江、新农都、仁和、崇贤、半山冷链、西站高铁、青山湖、玲珑和富春等15个物流中心为城市级物流枢纽。
3.加强交通规划,构建三级物流枢纽体系。近期,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杭州打造国际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依据《杭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相关规划,提出构建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社区服务点为主体的三级货运(物流)枢纽体系,在杭州市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构建六大物流园区,包括空港物流枢纽,杭州东(临江)物流枢纽、杭州北(临平北)物流枢纽、杭州南(临浦)物流枢纽、杭州西(场口)物流枢纽和临安横畈枢纽;依托市域(郊)铁路站点、内河作业区、公路节点规划构建30 个城市配送中心;在城市内部形成一批社区服务站,直接为社区生活提供配送服务。
二、强化一体化发展,建设物流枢纽发展新格局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建设八堡船闸、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推进杭州萧山机场三期新建航站楼(T4)项目和机场东区国际货站及机坪工程、机场5号坪外扩工作,全方位推进水陆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拓宽对外物流通道,构建立体式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2.推进江海河联运。开展《杭州市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专题调研,已着手研究水运补贴政策,全力推进以集装箱为代表的江海河联运。去年成功试航省内首条外贸集装箱精品航线(“东洲-乍浦-宁波”精品航线)。该航线有效弥补杭州至乍浦、宁波母船的衔接空白,全程航行时间较传统航程平均减少5小时,提速20%,在提高外贸单出口运输时效性,降低海河联运物流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3.实施空陆联运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杭州空公铁联运枢纽示范工程,推进顺丰航空集装器空陆联运示范项目建设,减少中转过程中的重复装卸和分拣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从货机至汽车联运换装时长压缩至55分钟内,相比非联运操作模式减少了120分钟,效率提高60%以上,枢纽节点作业成本降低162元/箱(板)。
三、强化用地保障,推动物流项目落地实施
1.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物流枢纽能级。我市是《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入围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4个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截至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第四批国家物流枢纽认定申报工作,加快推进以商贸物流为重点、电商物流为亮点、智慧物流为特点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土地要素支持。
2.强化空间要素支持,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目前在编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提出了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子目标,通过整合“空铁水公”等运输设施,构筑对外物流通道,打造综合物流枢纽体系,将物流枢纽相关设施的空间布局与城市结构的优化、产业空间的布局等紧密结合,统筹考虑,并在“三区三线”划定中做好空间要素保障工作。
特此反馈。
联系人:服务业发展处 胡卢川
联系电话:852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