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98/2022-26816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农提〔2022〕63号 公开日期: 2022-08-11
发布单位: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281号提案的复函
时间:2022-08-11 15:54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斯金平委员:

您在杭州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黄精产业助推共同富裕的建议》已收悉。经商市林水局,现复函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发展较快。近年来,中药材一直是我市种植业发展的亮点之一,发展态势良好,“产地道地化、发展集聚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不断推进。自2016年以来,连续五年保持面积、产量和产值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中药材收获面积15.42万亩,比上年增14.7%,产量5.91万吨,增16.6%,产值16.38亿元,增8.3%。据农业部门统计,以下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均为全国前茅:覆盆子面积4.1万亩,产量950吨;前胡面积1.3万亩,产量2100吨;西红花面积3100亩,产量2.4吨;铁皮石斛面积3000亩,产量348吨。一产从业人数稳定在6万人左右。

(二)产业集聚发展。全市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淳安、建德、桐庐和临安等4个区县,面积占全市8成。其中淳安县是我市中药材最大产区,全县中药材总产值占全市三分之一,全县种植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重点生产乡镇达到了8个,其中临岐、瑶山、枫树岭、左口和王阜5个乡镇面积超5000亩。特别是临岐镇的规模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0%以上。部分品种在省内极具知名度,如前胡种植面积占全省80%以上,山茱萸种植总面积占全省70%,覆盆子和黄精种植面积约占全省近1/3,是名符其实的“浙江中药材产业基地县”,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黄精发展情况。黄精是我市林下经济的主要品种之一。我市林下种植黄精面积约8万亩,其中淳安县林下种植黄精面积4.48万亩,占全市的50%以上,目前市场行情持续稳定,价格在72元/公斤左右,农户发展林下种植积极性较高,预计淳安今年将新增面积3000亩以上。2015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先后争取省、市级项目5个,分别在桐庐、富阳、淳安和临安建设毛竹林下、山核桃林下以黄精为主的林药模式示范基地700余亩,均取得较好成效,并辐射带动形成了一定规模,发展黄精产业对我市西部山区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发展规划。《杭州市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把杭州西部山区作为发展中药材的重点区域布局,重点发展新“浙八味”“淳六味”,健全道地药材生产标准、产品标准、加工标准、贮藏标准,加强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和生产管理,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果药、粮药间作套种模式;综合运用安全投入、绿色防控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的“道地药园”和GAP基地;积极发展道地药材精深加工,打造一批清洁、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药材加工基地,培育一批有信誉、有影响的中药知名品牌。《杭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做优中药材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中药材“林下经济”,以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等为重点推动道地药材精深加工,鼓励建设“中药材+康养+旅游”多功能融合的中药材康养小镇。

(二)出台扶持政策。2013-2017年“市级发展经作产业促进山区纯农增收工程项目”连续5年对我市西部5区、县(市)的山区中药材新发展基地、中药材收购与初加工服务示范中心、中药材统一共用品牌进行了重点支持,已支持发展10余个项目。2015-2017年“设施配套升级项目”共立项15个中药材农业项目,下拨市级补助资金276.96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900多万元,新建各类设施大棚、喷滴灌设施1500多亩。2019年开始,我市整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共下发5批指导性建设任务,对萧山2家、桐庐3家、淳安5家,全市共10家中药材主体(基地)进行了扶持,补助资金约2000万元。

(三)引导集聚发展。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一直支持以淳安、建德为重点,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浙西中药材产业集聚区。2018年临歧镇高分通过省级特色农业强镇验收。2019年淳安县临岐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创建试点,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并获市级财政予以大项目配套资金350万元。同时,新“浙八味”道地药材在我市优势产区得到集聚发展。如淳安的覆盆子、白花前胡、三叶青既是“淳六味”又是新“浙八味”都得到广泛发展。建德形成了铁皮石斛、西红花等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天然抗生素之称的三叶青,主要在余杭、桐庐等地,种植技术和规模全省领先。

(四)强化科技支撑。2021年10月,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牵线搭桥,淳安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所签署中药材产业合作协议,以中药材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加快中药材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一是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制度。淳安县聘请中国农科院相关学科领域研究人员担任咨询专家,对淳安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道地良种保护发展、产品开发、品质控制、标准规范、基地建设、融合发展等重要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协助科学决策。二是开展县院协同创新科技攻关。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农机适用与推广等问题,由中国农科院专家牵头制订相关方案并指导申报相关省部及国家级相关项目,淳安县组织全县相关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单位和龙头企业等产业主体参与,共同开展产业科技协同攻关。三是实施产业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科技与人才智力优势,为淳安县开展中药材农技人员培养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现代农业带头人。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行动计划的要求,农、林两部门联合开展做大做强我市黄精产业的调研和规划工作,立足杭州市农业和森林资源现状,结合省市的农业和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等,将发展黄精产业等林下经济作为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工作。近2年我市还将实施21个“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项目(其中有19个项目选择黄精作为种植品种),将以此为重要抓手,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加大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的力度,加强技术的集成应用。同时,对黄精的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指导性建设项目给予一定倾斜支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面积规模、质量高、效益好、标准高的市级林下黄精种植示范基地,争取发挥最大的示范效果。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黄精产业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监督。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7月22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市政协提案委

联系人:滕斌       联系电话:85259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