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98/2022-26815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农提〔2022〕35号 | 公开日期: | 2022-08-10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陈春芬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当前未来乡村建设的建议》(584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复函如下:
去年以来,着眼“千万工程再深化、共同富裕作示范”,按照“美丽普惠、数字赋能、未来引领”建设路径,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杭州市未来乡村评价指标体系》《杭州市未来乡村建设指南》,2021年启动了38个(其中省级12个)未来乡村建设,今年又启动47个(其中省级32个)未来乡村建设,力争到2025年打造100个彰显江南韵味、呈现未来元素、引领乡村共富的标杆样板,让美丽的乡村底色、现代的产业形态、包容的文明乡风、配套的公共服务、共享的幸福生活照亮未来乡村。
您所分析未来乡村建设中“项目建设规划、资源优势转化、内生动力激发、公共服务配套”等问题非常精准、亟待解决,我们将结合未来乡村创建实践,积极采纳您提出的“统筹谋划基建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集成改革”等方面的建议,针对性抓好规划建设、助推产业、补弱补短、配套服务等方面工作。一是“重统筹、抓绩效”。注重未来乡村建管运维、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研究,按照市级部门指导、区(县、市)责任主体、乡镇(街道)和村实施主体职责,积极指导村庄规划设计,统筹谋划基建项目,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注重整合有限资金项目,突出抓好道路拓宽取直、新基建部署和重点农文旅项目的公共配套。积极探索村级基建集体建管模式,指导最大限度降低规划设计、项目招投标等建设成本,减少项目资金不必要消耗,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二是“重科技、强产业”。注重未来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同谋划,积极推动科技、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集聚乡村、服务乡村,持续加大农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和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小型化多用化通用化发展,做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促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牢固确立乡村经营和强村富民理念,顺应“非粮化”整治的大趋势,积极盘活乡村“山水林田湖房”等资源,打造全季节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三是“重服务、补短板”。注重未来乡村建设与农村公共服务配套需求相衔接,推动农创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镇和行政村单元片区中心集聚,推动乡村公共服务集成改革,具体按照普惠、共享、可及要求,由乡镇为主体,谋划推进一批区域性乡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综合集成教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高品质公共服务,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质服务。四是“重改革、接地气”。注重未来乡村建设与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适应,积极推动“多规合一”改革,推动高山远山深山地区群众下山搬迁安置点,配套公共服务,吸附搬迁人口,做强优势产业,吸引留住人才。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农民入股等形式,加快农村土地向村集体集中流转,加快推进村集体土地入市进程,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带动村强民富。
最后,真诚地感谢您对杭州未来乡村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相关研究和推动工作,推进未来乡村建设重点难题破解落地实施步伐,持续擦亮杭州美丽乡村建设这张金名片,让杭州的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7月22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
联系人:朱新楠,办公电话:8525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