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3330100002490824K/2022-26813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08-10 | |
发布单位: | 市妇联 | 主题分类: | 妇女儿童 |
朱静委员:
您好!您在市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女性友好城市的建议》(53号)已收悉。我会经认真研究,现提出主办意见如下:
一个美好的城市,必然是对女性友好的城市。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女性友好城市建设。近年来,全市形成合力,聚焦重点难点、完善政策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尊重爱护妇女的社会文化环境,全力推动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市八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共125个服务项目,其中涵盖义务教育、孕产妇健康管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妇女服务项目,在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报告中,从2016起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具体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强化顶层设计,做到环境匹配。2021年8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杭州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妇女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形成尊重妇女的社会文化”,要求推动将女性视角融入杭州城市建设相关政策和规划中,积极消除女性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和不安因素。重视公共场馆设计、新建、改建过程中体现性别意识,加大在景区、图书馆、大型综合体、各类市场、公共服务中心、地铁、高铁等公共空间母婴设施建设的推进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政务服务集中区等设立母婴室,为妇女哺乳和婴幼儿出行提供便利;重视公厕设计过程中的审核和监管,细化、增加公园和景区等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女性厕位数量或比例,增加无性别公共厕所,推进杭州成为女性友好型社会的国际窗口。
二、突出“数智”特色,做到精准发力。用制度创新引领妇女友好城市建设,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将妇女友好城市建设落实到“数字治理第一城”建设、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应用场景等创新性工作领域,积极先行先试,探索建设模式经验,打造出了一大批普惠妇女、维护妇女权益、助力妇女创新创业和妇女成长的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市妇联与淳安县联合推出“伊加工助推共同富裕”应用场景,帮助欠发达地区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余杭区妇联聚焦妇女、宝妈群体,开发建设“宝妈就业创业”场景,不断帮助宝妈融入社会,重新与社会建立通道。富阳区妇联、萧山区妇联、西湖区妇联聚焦家庭矛盾纠纷和家暴报警案件,先后开发了“家和智联”、“安心驿站”、“家和帮”等场景,联动相关部门开展普法教育、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救助庇护和高危预警等工作,以数字化手段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助力平安和谐指数提升。
三、集聚全市合力,协调有序推进。注重统筹发展、整体推进,进一步优化妇女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发展环境,推进妇女在经济参与、政治与社会参与、身心健康、科教文化、福利保障、家庭建设、安全保护、社会环境等方面获得更加平等、全面的发展,努力提升杭州妇女和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市妇联正致力于打造面向妇女儿童的家门口“一站式”服务平台——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围绕“妇女儿童有需求,活动有载体,平台有资源”服务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实际实效”原则,整合服务妇女的各类阵地资源,在全市各地建设巾帼讲堂、姐妹会客厅、女性读书角、维权调解室、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室、便民服务点、爱心超市及咖啡馆等各类功能场景,为女性提供一体化、高质量的综合性服务,广受妇女儿童欢迎。
四、多点宣传助力,做到理念先行。坚定不移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倡导妇女优先理念,营造建设友好城市的浓厚的氛围。一是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执行力度。推动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和各级干部培训规划;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基本国策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知晓率。二是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的教育普及。大力宣传新时代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宣传优秀女性典型,推动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尊重妇女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领域的发展,形成全社会尊重妇女的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传媒领域性别平等评估与监管。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传媒的监测和监管,制定和落实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文化和传媒政策,完善传媒监管机制,消除对妇女的偏见、歧视等观念和行为,倡导发布有利于男女平等的相关信息。
下一步,市妇联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发挥杭州“数智”优势,推动女性友好元素全面融入城市、街道、社区、学校、公园等各类公共空间,全市妇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全面提升,妇女发展综合水平全国领先,广大妇女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女性友好城市建设探索“杭州方案”、贡献“杭州智慧”。
由衷感谢朱静委员一直以来对我市妇女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继续一如既往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杭州市妇女联合会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