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做好三篇“文章”引“金融活水”助企纾困
时间:2022-07-04 17:42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杭州市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做好“统”“宣”“连”三篇文章引来“金融活水”助企纾困,助推国家、省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集成落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做好“统”的文章,夯实政策公开基础

一是实行清单管理。成立强化杭州市政策集成落地攻坚行动专班,对照国家、省、市经济政策措施,逐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梳理具体的量化指标、完成时限、核查标准及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实施清单式闭环管理。二是加强线索收集。广泛收集政策集成落地过程中的问题线索,了解企业和群众的真实需求,为政策谋划、督查检查等提供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民意直达“顺风耳”机制作用,通过钉钉群、微信群及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企业和群众,收集纾困扶持政策落地见效的意见建议。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政策知晓度、惠及度、便利度、满意度等,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三是建立督查闭环。研究制定督查工作方案,综合采取书面督查、实地督查、督查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政策落地中的问题难点。如滨江区成立金融顾问纾困小组,召集金融机构学习传达各级政策,开展金融政策落实情况督查,为企业融资及纾困需求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5月,累计走访该区各类实体企业400余家,各类融资金额合计超过100亿元;累计为54家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为超50家企业提供助政策咨询服务。

二是做好“宣”的文章,提高政策知晓度

一是发挥融媒优势。萧山区充分发挥融媒矩阵优势,通过有线广播、调频广播、电视、网站、“萧山发布”矩阵、“萧山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矩阵等六大平台同步宣传的叠加效应,第一时间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助企纾困政策,实现最宽广范围的传播、最贴切到位的解读。截至目前,《萧山新闻》推出报道27篇,“萧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稳进提质”系列报道35篇,在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等中央、省级媒体发稿4篇;策划“真金真情·助企纾困六大融媒公益行动”,包含“30个金融助企产品宣传”“30场全媒体带货直播”等六大板块,充分搭建起搭建市场主体与消费群体之间畅通的桥梁。仅首场直播视频号平台观看人数超过1万人次,助企销售产品近6万元。二是创新宣讲形式。杭州市财政局联动市税务局、杭州银行、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多方力量,梳理财政、税务、银行、金融机构等各方惠企政策和惠企服务,举行“企业大走访”线上“云直通”服务专场,覆盖企业1000余个。拱墅区擦亮“运河金融学堂”品牌,通过固定教学、巡回讲堂、空中沙龙“三位一体”模式,分板块、分类型、分阶段结合拟上市企业需求,开展更多小而专、小而精的专场上市培育活动。三是在线个性答疑。用好用足数字化改革成果,持续迭代升级政策直达应用和“亲清在线”等相关应用,依托直播技术在线接受企业提问,为企业开辟“一对一、屏对屏”的问题咨询窗口,同时背靠实力强劲的专家团队,提供实时回复、在线政策解读服务,及时高效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

三是做好“连”的文章,做优助企服务

一是做实调研走访。西湖区联合区内各职能部门和来自行业、交易所专家现场走访珀莱雅等上市企业和亚通焊材等多家拟上市企业,充分了解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各类需求,为企业上市答疑解惑、保驾护航。二是开辟绿色通道。上城区组建上市服务专班,为重点拟上市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依托政务服务网公开企业办事指南,实现“一次性告知、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的办事流程。2021年累计帮助企业协调合规证明、股改税务、跨部门跨地区协调等上市相关事宜30余件次,为万事利、楷知科技等企业协调资金达14亿元,部分贷款发放审批周期仅半天,跑出了银企贷款“上城速度”。2021年上城区新增上市企业11家,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相关做法专报获时任朱从玖副省长批示:“可喜可贺,再接再厉,用好优势,示范带动。”三是精准回应关切。依托大数据摸底收集走访服务企业规模、行业和相关诉求,经过精准研判,梳理形成“助企共性问题清单”,围绕助企纾困财政支持、税费减免、信贷普惠政策题,财政、税务、银行的业务专家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操作辅导等方式,深入浅出讲解政策,使企业听得懂、政策会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