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04/2022-26726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2-07-04 | |
发布单位: | 市商务局 | 主题分类: | 国内贸易(含供销) |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4月份我市消费品市场出现明显下降。但我市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特点没有改变。全市各级商务部门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企业纾困政策,着力鼓励引导消费、稳定市场运行。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幅出现较快回落。1-4月,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0.0亿元,同比增长1.3%,较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4月当月同比负增长11.8%,较3月份回落14.3个百分点。
增幅回落较大的原因:一是权重区降幅较大。拱墅区疫情防控升级、公交停运,导致商贸企业客流量减少,4月,拱墅区社零降幅达18.2%,拉低全市社零3.2个百分点;二是权重企业降幅较大。受疫情影响,拱墅区商场、综合体等大型商贸企业停业、浙江省高速石油省内11座加油站关闭,4月零售额降幅达46%;三是客流量下降。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停业,消费者在商场、综合体等消费场所逗留时间明显缩短,延伸性消费大幅减少。
增长情况好于全国。杭州市1-4月社零增幅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处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在全省11个地市中居第7位,4月份我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为明显,排名较一季度下滑4位。
限上企业受冲击较大。4月份,杭州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8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大于全市社零4.3个百分点。
(二)定点监测样本企业情况:
据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对定点监测的300余家重点商贸企业数据显示:1-4月份,七个主要业态二升五降。批零、餐饮业实现销售额(营业额)311.9亿元,同比下降8.7%。其中,超市、医药销售情况较好,同比分别增长15.2%、4.8%;百货、家电分别下降8.2%、30.4%;汽车、住餐等业态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扩大,分别下降32.4%、6.7%,(一季度分别为下降17.3%、上涨0.2%);商品交易市场也出现负增长,1-4月实现成交额382.9亿,同比回落13.6%。(详见表3)
二、行业分析
(一)综合体:
降幅较上月扩大三成。据61家综合体监测数据显示:4月实现销售额27.2亿元,同比下降28.7%,降幅大于社零16.9个百分点。1-4月同比下降8.2%,其中,拱墅区受疫情影响,跌幅更宽。11家综合体销售规模占整体样本的1/3,跌幅(-42.6%)却大于整体样本13.9个百分点,明显拖累整体增长。可比的16家数据显示,降幅较上月(-10.9%)扩大三成以上,销售环比下降37%。
销售萎缩明显。61家样本中,当月销售降幅在40%以上的占两成、降30%以上的占四成、降20%以上的占五成以上。部分综合体2-4月三个月的累计销售小于平时一个月的营业额。
高占比餐饮拖慢综合体恢复。全市餐饮收入占社零比重在19%左右,而综合体中,餐饮占比平均在30%左右,相当一部分综合体餐饮销售占一半之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综合体业态多元化。据对70家综合体周监测数据显示,餐饮恢复速度要滞后于商品零售,拖慢综合体恢复进程。五月第三周(同比-12.2%)与第二周(同比-13.3%)相比,餐饮增幅没有明显进展,营业额环比也基本持平,而商品零售增幅已有15%左右的回升。
(二)汽车:
社零占比高,但未有扩大。从绝对值看,1-4月限上汽车类销售占社零比重16.5%,按此比例计算,汽车增幅上升6.4个百分点,即能拉动社零提升1个百分点。但自去年以来占比未能有效扩大,1-4月占比较一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整体规模出现滞涨,1-4月增幅低于社零7.8个百分点,拖累社零增长。
增幅逐月下滑。从增幅看,4月下滑37.2%,拉低社零6.2个百分点。1-4月负增长6.5%,汽车市场有所萎缩。
新能源车集中度高、波动大。特斯拉、理想、蔚来、极氪、小鹏5家新能源汽车,4月实现销售额5.6亿元,同比下降38.3%,与上月环比下降66.8个百分点;1-4月59.4亿元,同比增长51.4%,5家车企销售额占全市限上新能源车比重63.9%,加上比亚迪,估计6家车企销售占比接近90%,行业集中度极高。4月,疫情下部分门店关门、汽车零部件工厂停工等影响车辆交付,特斯拉、蔚来分别下降90.1%、45%,与去年近200%的增幅相比,波动极大,影响整体销售稳定增长。
三、城市比较
杭州与成都、武汉、南京、苏州等对标城市相比:
(一)社零差距有扩大化趋势。杭州与各对标城市相比,除武汉(2020年疫情影响)外,与其它城市社零差距总体呈逐年扩大趋势,自2020年起被南京、苏州超越。
对标城市与杭州社零比较 | |||||
单位:亿元 | |||||
城市 | 杭州 | 成都 | 苏州 | 南京 | 武汉 |
2022年一季度 | 1626 | 2280 | 2175 | 2112 | 1794 |
2021年 | 6744 | 9252 | 9031 | 7899 | 6795 |
2020年 | 5973 | 8119 | 7702 | 7203 | 6150 |
2019年 | 6215 | 8313 | 6089 | 6136 | 7775 |
杭州与各市差值 | (括号内为以一季度差值估计的年度差值) | ||||
2022年一季度 | ———— | 654(2616) | 549(2196) | 486(1944) | 168(672) |
2021年 | —— | 2508 | 2287 | 1155 | 51 |
2020年 | —— | 2146 | 1729 | 1230 | 177 |
2019年 | —— | 2098 | -126 | -79 | 1560 |
注:差值为各市数据减杭州数据。 |
(二)杭州收入低增速、高房价挤压消费。五个城市中,杭州可支配收入水平居第2位,仅次于苏州,成都、武汉收入水平只有杭州的60%-70%。但从增幅来看,杭州城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五市末位,消费的后续支撑力略显不足。且杭州房价较高,基本达成都的两倍,严重挤压了消费支出。
杭州与对标城市2022年一季度可支配收入比较 | |||||
单位:亿元 | |||||
城市 | 杭州 | 成都 | 苏州 | 南京 | 武汉 |
城镇 | 24147 | 14795 | 24241 | 23369 | 16379 |
农村 | 14817 | 9343 | 15701 | 13856 | 9753 |
杭州与各市差值 | |||||
城镇 | ———— | 9352 | -94 | 778 | 7768 |
农村 | ———— | 5474 | -884 | 961 | 5064 |
注:差值为杭州数据减各市数据。 |
(三)杭州人口增长情况较好。杭州2021年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口增加23.9万人,增量居长三角首位,比南京、苏州分别多13.5万人、13.7万人。在全国千万人口城市中,人口增量仅次于武汉、成都,列第三位。
杭州与对标城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及增量 | |||||
单位:万人 | |||||
城市 | 杭州 | 成都 | 苏州 | 南京 | 武汉 |
2021年 | 1220.4 | 2119.2 | 1284.8 | 942.3 | 1364.9 |
人口增量 | 23.9 | 24.5 | 10.2 | 10.4 | 120.1 |
(四)社零指标后续发展趋势:从社零指标来看,杭州与成都差距最大,杭州与其每月有超200亿元的差距,短时间内从总量上较难超越。主要是成都比杭州多近1000万人口,杭州人均社零高于成都;武汉疫情后经两年时间的修复期,各项经济指标加快恢复,加上武汉独特的区位、交通、内河港口等优势,后续恢复速度可能快于杭州;苏州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较多,整体商业较为集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高于杭州,社零发展后续仍具推动力;南京从区位、人口、商业条件、收入水平等方面来看都与杭州较为接近,也是杭州最有可能赶超其社零指标的城市。
(四)杭州与南京比较:
南京促消费政策发布较早。两市促消费活动大致雷同,但在政策先发性、政策力度等方面优于杭州。如:南京关于首店、首发、首秀的政策、省重点餐饮企业的补贴等政策的发布;企业复工补贴等纾困政策惠及面更广、手续更为简便。
南京对经营者限制较少。南京允许零售、餐饮等商铺开展外摆位经营,对商业主体和经营者的限制较少。
杭州头部综合体数量少、规模小。南京德基广场年销售额超200亿元,杭州未有年销售超200亿的综合体。据杭州96家综合体2020年营业额数据显示: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仅占16.7%,而5亿元以下的占65.6%。(详见下表)10亿元以上头部综合体主要集中在上城的湖滨商圈和拱墅武林商圈,但数量较少;中小综合体则分散在各区、县(市),商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2020年销售额区间 | 家数 | 占比 |
>10亿元 | 16 | 16.7% |
5——10亿元 | 17 | 17.7% |
1——5亿元 | 39 | 40.6% |
<1亿元 | 24 | 25.0% |
总计 | 96 | 100% |
四、对策建议
部分重点零售业态、大宗商品未能起到“领头羊”作用,主要原因一是经营限制较多、娱乐服务类受限闭店,影响客流;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双减”政策后综合体内很多教培类机构撤场,却未有新的招引政策出台;三是频繁促销已显疲态,消费理念需要正确引导;四是居民收入放缓影响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
(一)总体建议:
一是狠抓纾困政策的落地兑现工作;二是纾困政策门槛放低、惠众扩大、手续简化;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紧推出首店首发、大型社零企业注册落地补贴等政策;四是疫情防控内紧外松,营造宽松的消费环境,有序放开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限制;五是加大优质社零企业招引培育力度。
(二)综合体方面:
一是放开商业外展、外摆;二是要求综合体招商时,品牌注册后才允许进场,并加速已有品牌注册纳统;三是鼓励高端品牌(特别是奢侈品)开展促销活动,吸引客流。
(三)汽车方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换或新购新能源车;二是充分挖掘县乡消费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车下乡;三是推进充电桩(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表1:2022年1-4月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
单位:亿元 |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1-本月累计 | 增幅 |
全 市 总 计 | 2130.00 | 1.3 |
一、分行业 | ||
其中: 商品零售 | 1793.60 | 3.3 |
餐饮收入 | 336.40 | -8.2 |
二、分地区 | ||
余杭区 | 250.30 | 20.8 |
桐庐县 | 45.90 | 6.1 |
临安区 | 64.40 | 5.3 |
西湖区 | 249.90 | 2.9 |
建德市 | 35.00 | 2.7 |
临平区 | 106.40 | 2.1 |
滨江区 | 161.60 | 0.9 |
萧山区 | 257.80 | 0.5 |
钱塘区 | 110.60 | 0.4 |
富阳区 | 132.00 | -2.3 |
上城区 | 296.40 | -3.4 |
淳安县 | 24.40 | -3.6 |
拱墅区 | 383.70 | -4.5 |
名胜区 | 11.60 | -17.9 |
注:区、县(市)按社零累计增幅排名 |
表2: 2022年1-4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表 | ||
单位:亿元 | ||
指标名称 | 1-本月 | 增幅(%) |
汽车类 | 345.9 | -6.5 |
其中:新能源汽车 | 93.0 | 46.8 |
粮油、食品类 | 181.9 | 15.3 |
石油及制品类 | 160.3 | 15.2 |
日用品类 | 109.9 | 12.9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05.9 | -1.6 |
化妆品类 | 65.7 | 10.2 |
通讯器材类 | 57.8 | 24.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57.5 | 8.2 |
中西药品类 | 32.6 | 12.3 |
饮料类 | 27.4 | 26.0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22.9 | -5.9 |
烟酒类 | 22.2 | -5.1 |
表3:2022年1-4月重点监测行业销售情况表 | ||||
单位:亿元 | ||||
业态 | 本期 | 同比± | 累计 | 累计同比± |
百货 | 27.2 | -28.70% | 151.1 | -8.20% |
超市 | 9.4 | 19.50% | 51.1 | 15.20% |
家电 | 1.5 | -22.90% | 6.0 | -30.40% |
汽车 | 7.8 | -53.60% | 45.6 | -32.40% |
医药 | 26.5 | 12.50% | 47.5 | 4.80% |
住餐 | 2.2 | -27.40% | 10.7 | -6.70% |
以上合计 | 74.6 | -18.40% | 311.9 | -8.70% |
商品市场 | 93.6 | -18.10% | 382.9 | -13.60% |
表4:2022年1-4月定点监测零售企业经营类值表 | ||||
单位:万元 | ||||
项 目 | 本期 | 同比± | 累计 | 累计同比± |
一、食品类 | 49788.62 | -18.85% | 211672.25 | -10.73% |
二、饮料类 | 6714.54 | 234.74% | 22030.46 | 164.22% |
三、烟酒类 | 9143.55 | 49.17% | 59318.39 | 26.33% |
吃类 | 65646.7 | -5.50% | 293021.1 | 0.20% |
四、针、纺织品类 | 3707.47 | -18.07% | 10773.59 | -0.45% |
五、服装类 | 69135.86 | -14.45% | 243591.31 | -17.58% |
六、鞋类 | 11467 | 43.96% | 35717.38 | 29.10% |
七、帽类 | 10.48 | 1.31% | 93.33 | 30.54% |
穿类 | 84320.8 | -9.60% | 290175.6 | -13.20% |
八、化妆品类 | 40616.24 | 2.80% | 99101.88 | -1.75% |
九、日用品类 | 45935.87 | -1.70% | 154298.71 | 16.06% |
十、金银珠宝类 | 26143.64 | -28.53% | 99770.4 | -11.44% |
十一、五金、电工器具类 | 75.67 | -19.07% | 405.65 | 96.21% |
十二、家用电器类 | 15550.72 | -25.19% | 39637.18 | -28.94% |
十三、音像器材类 | 2660.27 | -12.53% | 7700.56 | -28.29% |
十七、通讯器材类 | 10564.66 | 73.89% | 69485.31 | 29.15% |
用类 | 141547.1 | -7.40% | 470399.7 | 0.70% |
十四、体育、娱乐用品类 | 280.45 | -31.64% | 1082.35 | -6.27% |
十五、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 | 31.9 | -8.55% | 138.6 | -38.64% |
体育娱乐类合计 | 312.4 | -29.80% | 1221 | -11.60% |
十六、文化、办公用品类 | 815.77 | -32.78% | 3804.02 | -19.08% |
二十、书报杂志类 | 11.81 | -11.79% | 52.93 | -65.97% |
文化教育类合计 | 827.6 | -32.60% | 3857 | -20.60% |
十八、家具类 | 616.23 | 1.91% | 3467.14 | 0.41% |
二十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 737 | -39.22% | 2020.3 | -66.68% |
住类合计 | 1353.2 | -25.50% | 5487.4 | -42.30% |
十九、中西药品类 | 65824.14 | 15.20% | 183237.7 | 0.65% |
医疗保健类合计 | 65824.14 | 15.20% | 183237.7 | 0.65% |
二一、汽车类 | 125202.98 | -16.02% | 387230.37 | -10.42% |
二十五、石油及制品类 | 11487.84 | 33.08% | 31659.7 | 31.33% |
行类合计 | 136690.8 | -13.30% | 418890.1 | -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