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44126298/2022-2677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7-29
发布单位: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城50号建议的反馈意见
时间:2022-07-29 09:12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吴承根代表:

您领衔会同朱荷芳、应强2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钱塘江金融财富港湾的建议》(上城50号)已收悉,非常感谢对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对于你们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委组织部、上城区政府等部门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制订新一轮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的贯彻落实举措”的建议

近年来,我局依托钱塘江金融港湾主平台,以深化区域金融改革为驱动,以打造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为内核,全力推动杭州金融业蓬勃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2021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杭州位列国内金融中心第五,仅次于北上深广。为更好地贯彻《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升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能级,充分利用好钱塘江金融港湾这个平台,推动全市金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协作聚合力。推进杭州银保监办实体化运作,配套成立杭州市银行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推动上城区借助与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浙江证监局等在杭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战略合作的契机,健全协同合作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区合力,共同开辟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上城)发展新局面。

二是突出项目抓落实。重点围绕打造领先的国际金融科技中心远景目标,坚持每年编制年度工作要点,梳理重点项目,明确年度任务,扎实推进港湾建设工作。今年,我局制定了《2022年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暨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工作要点》,建立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包含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金融改革、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服务实体经济举措等多个方面,共梳理31个重点项目(工作)。后续,将印发至各区、县(市)金融办,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工作。

三是对标对表北京、上海、深圳金融核心区。在区域金融改革方面,2020年,杭州成为继北京之后、与上海、深圳等城市同批纳入第二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目前部分创新应用已成功出盒结束测试。2021年全国首个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落户总部在杭的浙江省股权交易市场中心。2022年杭州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之后,成功被纳入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截至6月底,我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各项数据在第三批试点城市中排名领先。后续,我们将持续扎实有序推进已有试点工作,同时联合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积极推动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早日获批落地,紧抓试点机遇,全力推进全市金融业转型升级,以改革创新激发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活力。在政策保障方面,参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当前的金融扶持相关政策,结合我市金融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阶段,谋划出台扶持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新政策,强化制度保障,加大对金融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钱塘江金融港湾吸引力,积极争取各类优质金融项目向我市集聚,推动港湾打造金融要素集聚高地上实现新突破。

二、关于“进一步协调理顺驻湾金融机构的属地管理关系,不断增强杭州金融区位优势”的建议

一直以来,我局高度关注金融机构财税体制相关问题,并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积极向省里争取有利于我市金融业发展的财税体制,省里也逐步将财政收入下划至我市。

根据浙江省原有规定,全省除杭州银行、杭州联合银行、交通银行外的银行及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企业的税收由省级税务部门征管,且地方分享部分的税收归省级所有。经我市积极争取,2018年,省政府将在杭金融业地方财政收入逐步下划杭州市,其中上城、拱墅等主城区范围内的有关金融业税收下划至市本级,萧山、余杭等范围内的有关金融业税收由省直接下划至对应区县,但在杭金融业企业的税收征管依然由省级税务部门负责。

2021年,为充分调动各区发展金融业的积极性,我市出台《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杭政函〔2021〕24号),明确“自2022年起,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从市外新引进或新办的金融机构,由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征管并在上述区域内缴纳税收的地方部分,在省调库下划的收入中,扣除上解省和市的分成部分后,按照属地原则激励奖补相关区,由各区统筹用于扶持金融业发展,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经向市财政局了解,2023年起相关区县可按照该通知规定申报执行。

结合你们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文件精神传达至各区、县(市),提升各区、县(市)政策知晓度,指导各区、县(市)做好有关申报工作,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兑现,有力支持各区、县(市)统筹推动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二是联合有关单位积极向省里反映争取自2022年起,将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从市外新引进或新办的金融机构的税收征管权限下放至杭州市,以便于《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的通知》落地兑现。

三、关于“进一步统一驻湾金融机构人才发展保障政策,加快推动杭州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地”的建议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金融产业的创新发展,关键也在于人。一直以来,我局始终聚焦引才、育才、留才,做好金融人才服务工作。一是参与杭州高层次人才目录修订,简化钱塘金才政策实施流程,累计认定金融高层次人才282名,获取三项国际证书人才124人。二是构建人才引进、培养、服务、资金等“四位一体”补助体系,2021年累计为691名人才提供四项政策服务。三是创新人才金融服务,支持组建“杭州市乡村振兴人才银行”、成立市人才科创担保分公司、开展全省“人才创业险”试点,构建全方位人才金融服务体系。

针对代表们提到的“为驻湾金融机构提供无差别的平等的人才发展保障政策”等建议。目前,根据《关于服务在杭省部属单位高层次人才操作细则》要求,我市已经落实了省级高层次人才享受我市购房优先摇号、子女教育、车辆上牌等资格类人才政策等服务保障工作。

下一步,根据你们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关于改革在杭金融企业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浙财预〔2018〕25号)的精神和《杭州市人才分类认定操作办法》要求,争取市委人才办支持,根据“三定三评”人才分类认定模式和省级金融机构税收新增部分已按比例返还相关区的基础上,探索对省级金融机构人才授权认定评价方式创新。二是推动上城区深化金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金融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做好金融人才“引育留用管”全流程服务,积极争取创建省级金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四、关于“进一步深度支持驻湾金融机构总部发展壮大,持续推动杭州打造财富集聚地、资本集聚地和总部经济集聚地”的建议

近年来,我局围绕钱塘江金融港湾战略部署,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总部向钱塘江两岸集聚。目前,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内有省级以上总部122家,其中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省分行中的四家,三分之二以上的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在浙总部落户钱江新城,核心区金融总部集聚效应突显。此外,核心区集聚规模化私募基金及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超5000家,管理资产规模超2万亿,行业排名前五的龙头型金融服务及财富管理机构数量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全国第四,已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富管理中心。

下一步,为进一步夯实杭州财富管理中心地位,提升总部经济集聚度,结合你们提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强化钱塘江两岸联动发展,以杭州金融城和钱塘江金融城为重点深入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扩容提质。推进核心区内江河汇综合体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空间。

二是进一步支持在杭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本土金融机构依托金融改革契机做大做强,支持杭州银行新一代数据中心、浙商银行总部、浙商金控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夯实在杭金融机构发展基础。支持浙商银行、浙江省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等在杭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进一步巩固杭州财富管理中心地位。推动连通公司增资至50亿元,引导连连支付、乒乓智能等机构规范发展跨境支付业务,逐步做大做强金融科技优势产业。

三是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推动《杭州市深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凰行动计划”(2021-2025年)》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大后备上市企业规范培育力度,健全企业上市“一件事”协调服务机制。支持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驻湾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业务优势,与本地企业展开合作,助推优质企业更多登陆资本市场。打通资本要素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力争2022年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30家以上。

五、关于“支持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高质发展,持续打造深度服务产业发展的资本聚合平台”的建议

我局始终关注并支持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建设工作。2019年,牵头印发《杭州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暂行办法》,支持包括基金小镇在内的自贸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2021年,积极支持基金小镇与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合作,探索建设创投股权与私募基金份额报价转让平台。出台杭州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巩固放大金融特色小镇品牌优势,努力打造国际领先的私募金融和金融科技发展样板。在省、市、区的共同努力下,自2015年挂牌以来,基金小镇围绕“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总目标,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与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已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具有杭州特色的金融业发展“金名片”。

为进一步支持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高质量发展,结合你们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全力配合上城区的各项决策部署,支持基金小镇“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合力,努力实现基金小镇核心业态从私募到大资管、承载空间从小镇到大片区、运管模式从纯线下到“数字孪生”、服务对象从高净值到共同富裕、发展方向从资本集聚到资本向善的“五大提升”,到2025年,力争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大资管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级基金小镇样板、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样板、长三角领先的资产管理创新中心和全国性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中心。


杭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