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63/2022-26776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07-27 | |
发布单位: | 市园文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陈晔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大运河(杭州段)沿线标识标牌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交通局、市规资局研究办理,特答复如下:
一、运河沿线标识标牌的问题和原因
您反映的关于运河两岸标识标牌的问题确实存在,主要原因是:
1.主体多元化。大运河(杭州段)110公里长,涉及市级部门和单位达11个,有关部门和单位从各自的工作需要在运河两岸竖立信息标识牌,导致各类标识标牌的材质、形式、颜色和风格不统一。
2.管理分段化。大运河(杭州段)流经六个城区,沿线城区在沿河绿道提升、公园建设和旧城改造中,为展示各区段的特色运河历史传统和文化民俗,树立形式材质风格各异的标识标牌和景点介绍牌。
3.专业精神欠缺。为打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4A级旅游景区,2012年有关单位按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办法和评定细则的要求,制作含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4A级景区标识标牌,安置于京杭运河主城区两岸。由于当时翻译专业性不强,缺乏权威规范参照,英、日、韩语部分存在译写错误,部分遗产内容表述和数据也不准确。
二、下一步计划
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的推进,中央、省、市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对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出完善要求。提升优化统一运河(杭州段)沿线的标识标牌设置是助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打造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抓手。为此,拟采取以下措施:
1.引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识
《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明确提出在核心展示园进行总体展示,在起止点和各重点区域资源点和交通节点设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集中展示带统一标识。《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在“10.美化运河滨水岸线景观”中明确“导入应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LOGO及标识系统,做好沿线码头、标志标识、游客服务中心服务设施形象设计。”
2.统一标识设计内容
为了迎接亚运会、提升运河两岸环境,今年开启京杭大运河运道提升工程将实现京杭大运河两岸从凤起路到石祥路30.4KM绿道全线贯通。对运河绿道建设项目进行遗产影响评价时,我局明确要求各建设单位必须统一标识牌的材质、颜色和设计风格。运河沿线标识牌上应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杭州运河的标志内容。在开展《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修编时,将把统一规范杭州大运河沿线标识系统作为规划修编的重点内容予以研究落实。
3.规范外语译写内容
我局对涉运建设项目的标识标牌都明确提出外语部分应参照《杭州市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导则》《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共场所导览标识系统中英文译写导则》和《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共场所导览标识系统中韩文译写导则》进行译写。今年我局与浙大城市学院继续合作,将完成《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共场所导览标识系统中日文译写导则》和《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共场所导览标识系统中法文译写导则》,为标识标牌的外语译写提供规范指导。
4.展示传承运河文化
《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提出构建“杭城运味”的特色景观体系,优化连接腹地的垂河直街,留出舒适的慢行区,增加引导性的运河标识。在传统利用区中提出延续空间历史格局,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保护修缮,保存延续传统地名和历史记忆标识。对运河沿线的滨水空间建设和绿道提升项目进行审议中,我局明确提出要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与规划,深入文化挖掘、梳理历史传统、民俗元素,在标识标牌和基础设施中丰富区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衷心感谢您对运河标识标牌的关心和建议,真心希望您今后继续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
联系人:曹岚 联系电话:0571-56532765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202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