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1026142/2022-2676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7-22
发布单位: 运河集团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拱墅23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时间:2022-07-22 18:17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尊敬的石仕元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有序打造特色鲜明的运河新气象的建议》(拱墅23号)收悉。该建议由市运河集团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建委、市园文局、拱墅区政府、上城区政府为协办单位。市运河集团高度重视这项提案,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学习研究,我们与协办单位一致认为,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向市民游客展现大运河的文化与景观,将大运河打造成文旅融合、观光体验的打卡地十分重要且迫切。

市运河集团是市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承担政府重大专项任务,负责京杭大运河主城区段沿岸区域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规划建设,同时开展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集团聚力全速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力争2023年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基本建成。感谢您对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关心和关注,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运河集团工作概况

(一)围绕三大目标,开展运河综合保护

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与整治开发列为杭州城市建设“十大工程”之一,正式拉开了杭州运河综合保护与整治开发的序幕。市运河集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开展运河综合保护与整治开发。

一是还河于民,显著改善民生。自2006年起,连续七年“新运河”精彩亮相,累计征迁农户、居民6500余户;搬迁企业500余家,建设保障房140万平方米;完成历史文脉保护约29万平方米,整治建设沿岸公园绿化130万平方米,惠及沿岸居民200多万人。二是申报世遗,重现运河风韵。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杭州段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总长约110公里,遗产点段共11处,申遗点段数量在各个城市中位居前列。三是整合资源,发展休闲旅游。挖掘约34万平方米已修缮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城市记忆,形成了以三大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等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2004年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运河水上巴士的城市,2012年大运河杭州段成为中国大运河首个4A级景区。

(二)聚焦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标志性项目建设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2次就大运河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市运河集团承担了杭州市“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任务,我们深入推进新时期的运河综保工程,以运河新城段为空间载体,创新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样板建设。

一是“四位一体”统筹策划规划。在运河城北区域划定3.5平方公里示范区,创新性地提出了“策划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导则、标杆项目建筑设计”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策划规划工作理念,高标准制定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策划规划体系。二是“全生命周期”推进项目实施。贯彻并实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项目市场定位和运营管理需求为出发点,实现市场定位、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整套闭环,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高标准建设和可持续运营。三是高标准打造千年运河品牌活动。构建京杭对话、新年祈福走运大会、国际诗歌节、朗朗钢琴艺术节、大运河庙会等五大文化品牌活动,展现运河杭州段的活态保护、传承与利用。

二、相关建议的反馈

(一)关于规划改造中高度重视运河沿线的建筑及桥梁

市运河集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标志性项目方案设计。一是高水平开展方案设计,我们邀请赫尔佐格和德默隆、隈研吾、刘家琨、马岩松等世界级设计团队参与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小河公园、杭钢旧址公园等重大项目的方案征集,这些设计方案获得了国内外和行业内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二是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组建工作专班和平台公司全力推进,计划2023年底基本建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是组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设计过程中及时征询专家意见,单霁翔、许江、麦家、郑时龄等35位著名专家学者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咨询建议。今年上半年,我们对运河老城区段的桥梁进行了夜景亮灯提升,延续“水墨丹青”的江南韵味风格,提升跨运河桥梁的亮灯标识性。

2022年1月,市规资局组织编制的《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获市政府批复。《规划》整体梳理了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已有的遗产保护规划、城市设计、街区保护规划等,综合指导运河沿线规划管理和项目建设。下一步,市运河集团将持续高标准开展重大项目和桥梁的方案设计,高品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样板。

(二)关于有序提升运河边的商业、文化设施和气息

运河沿线的商业空间和文化设施是宣传和推广运河文化的现场载体。为迎接亚运会,集团实施了运河老城区段30.4公里(钱塘江——石祥路)文旅融合综合提升工程,对大运河两岸建筑景观、文化呈现、夜景亮灯、水上游船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其中的重点是沿线的桥西、大兜路、小河等街园区,在保持街园区原真性的同时对地下管线、公共空间、绿化景观等进行提升改造。我们尊重场地风貌,对场地做修缮基础上的微更新,对影响立面的空调室外机、电箱、油烟管道等设备进行隐藏式调整,提高环境的观赏性和舒适度。按照“附壁为主,立地为辅”的原则,新增文化故事标识标牌约120个,在满足文化呈现和资讯功能的前提下对现有空间最小干预,提升街园区的文化气息。运河新城段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杭钢旧址公园、运河湾综合体等商业与文化空间正在按计划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同时,我们对街园区的商业业态进行了重新优化定位。大兜路定位为“老杭州的‘禅意’生活”,小河直街定位为“老杭州的‘文艺’生活”,桥西街区定位为“老杭州的‘非遗’生活”,重点招引符合街区品牌能级要求的文化传承类业态;运河天地定位为“未来城市生活码头”,集休闲娱乐和网红创新于一体的年轻时尚商业集合体;运河天地艺术园区定位为商业与办公复合的文创园区。下一步,市运河集团将持续举办京杭对话等运河文化品牌活动,做好文化氛围营造与街园区商业运营管理,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忆江南、最杭州”的文旅融合目的地、休闲消费打卡地。

(三)关于分段规划运河边的公园绿化

滨水空间、公园绿化是老百姓日常休闲与健身锻炼的主要活动场所。运河主城段以石祥路为界,可划分为老城区段与新城段,其中石祥路以南为运河老城区段,两岸全长约30.4公里,已于早期建成开放,今年上半年对绿化景观进行了综合提升;石祥路以北为运河新城段,规划了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包括运河、杭钢河、电厂河在内的滨水空间,全长约30.9公里。相比于运河老城区段,运河新城段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作为新建类项目,尺度更大、配套更好、设施更全。

运河老城区段30.4公里(钱塘江——石祥路)文旅融合综合提升工程以“忆江南、最杭州”为总定位,贯彻“大思路、微改造、小切口”的最小干预理念,重点对大运河两岸建筑景观、文化呈现、夜景亮灯、水上游船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提升工程对公园绿化进行了提升改造,打通了两岸现存的小河公园、环城北路、皋塘、钱江新城二期四处断点,实现运河老城区段从石祥路到钱塘江两岸30.4公里绿道的全面贯通,并利用桥下空间见缝插针式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完善公共空间功能。运河新城段(石祥路——临平界)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之一,对标上海杨浦滨江等成功案例,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绿地优势设置体育活动场地,规划建设约30.9公里长的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实现三道贯通;规划五人制足球场、青少年体育运动公园、体育休闲公园等特色健身运动场地及体育中心、水上运动基地,完善大城北区域的体育服务设施。

在推进绿道提升与滨水空间项目建设的同时,市运河集团充分尊重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持续开展“人民城市人民建”为主题的市民意见征集活动,2021年8月和10月先后对运河老城区段30.4公里(钱塘江——石祥路)文旅融合综合提升工程和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进行规划公示,获得市民高度关注,线上阅读量分别超过54万人次和32万人次。目前,运河老城区段30.4公里(钱塘江——石祥路)文旅融合综合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新城段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抓紧推进场地征迁、土壤治理,并已逐步分段开工建设,其中样板段——杭钢河景观带(康贤路-吴家角港)将于2022年底建成。下一步,市运河集团将加快建设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项目,争取早日贯通运河新城段30.9公里漫步道、跑步道、自行车道,提升大城北区域生态环境与公共配套,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与健身锻炼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关心和支持,望能继续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