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44/2022-2676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2-07-21 | |
发布单位: | 市发改委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鼓励育龄女性多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的建议》(第188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等单位会办,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针对鼓励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提出,完善公共教育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给予良好的优生优育环境、适当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加大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等五方面宝贵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市发改委后续将在统筹协调全市社会发展政策过程中,充分借鉴吸收您的宝贵建议。现将目前工作落实情况和下一步计划报告您:
一、当前工作进展
(一)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城市。依托数字化改革,优化“出生一件事”联办,为居民生育、新生儿落户等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优质服务;构建全周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到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努力完善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保障母婴安全,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多年维持低位。逐步完善覆盖孕前、孕期、新生儿期的免费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网络,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切实提高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水平。积极申报儿童友好型城市国家试点,从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有效保障儿童权益、改善儿童福利设施,进而提高家庭生育和养育意愿。
(二)以“医联体”“医共体”“共建优质高中”等机制为完善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截至目前,由市级医院牵头,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院前急救机构等组建7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平衡市区医疗资源布局。深化25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市中医院全面托管淳安县中医院;城区23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淳安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市一医院集团全面托管桐庐一院。构建市、区两级合作共建优质高中机制,通过属地无偿提供土地、市本级出资建设模式,推动市直属优质普高到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五区建设分校,建成后市和区按1:1比例招生。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计划2023年投入使用,杭州二中富阳银湖校区、杭州高级中学临平校区启动项目前期。
(三)不断健全托育服务体系。开展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创建,积极落实示范奖补政策,研发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开展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服务辐射婴幼儿家庭,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连续三年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加大托育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提供托位37651个,每千人拥有托位数3.09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达77%。提升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杭州市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已覆盖了大型商场、超市、公园、旅游景点、文化游乐、医疗机构、车站、码头、地铁、大型体育场馆以及办事中心等公共场所,目前累计已达647个,面积达9700平方米。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针对完善公共教育体系、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是加快补上全市中小学校供给缺口,建立“全市基础教育各阶段学位需求增长日常监测机制”,按照“供需平衡”“略有余地”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区县(市)因地制宜,做好学校建设规划和布局。二是加大资源统筹力度,继续推进市直属优质普通高中到临平、富阳、临安三区建设分校,确保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等五区都有市直属高中名校分校;支持并鼓励跨区域组建教育集团,推动核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城区辐射。三是加大优质师资共建共享,深化区、县(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制度,确保县域内骨干教师每年参与交流的比例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的15%。四是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做特做精做强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争创国家级优质中等职校。
(二)针对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全面支持市属医院建设,加快市一医院新院区、市西溪医院二期工程及省中医院新院区、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快西部区、县(市)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探索市属医疗管理人才服务激励举措,统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向西部区县(市)更好流动。三是加大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到2022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43人。四是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人才和场地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
(三)针对给予良好的优生优育环境、适当降低家庭养育成本
一是加强系统性政策研究,尽快出台一揽子育儿政策。我委正积极借鉴国内城市政策经验,协同市直相关部门开展调研,针对生育政策执行的卡点、难点,从生育假期、津贴补贴、医保政策、住房保障等多个维度,构建符合杭州市情的多层次生育激励机制。二是完善政策配套,制定《杭州市婴幼儿照护设施配建办法》和《杭州市普惠托育机构认定管理实施方案》等文件。三是着力增加托位供给,2022年计划通过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途径,推进普惠型托育机构和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新增普惠托位5580个,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100家,年底前实现每千人托位数达到3.5个。
(四)针对加大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拟通过市属报纸、电视台等媒体渠道,以及杭州发布、杭州发改发布公众号等官方宣传渠道,加强对我市人口和生育政策的宣传解读,重视正面舆论引导,依法依规、及时稳妥地回应社会关切。拟在大学、职校等教育机构,以及社区(乡村)等基层,推动开展青年婚恋观、生育观及家庭观的宣传引导,以逆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浪潮,教育群众重视家庭责任,重视生育的社会价值。
(五)近期市发改委将牵头出台的重要政策
一是鼓励生育的一揽子政策举措《杭州育儿十条》,从十个方面全面优化生育政策环境。二是在浙江省定标准基础上,制定并发布《杭州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2年版)》,针对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十一个领域明确服务对象、内容和标准。
联系人:社会处 陈豪
联系电话:0571-8525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