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杭州)苏东坡文化论坛开幕
时间:2022-07-12 10:16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出12位千年英雄(1001年-2000年),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当年,《世界报》给出的入选理由是:苏东坡的从政生涯同他的诗文书画一样,都属于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东坡被当代年轻人称之为“文化偶像”“文坛顶流”,滋润灵魂的治愈系大师,“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美食界的OG(元老),西湖文化审美格局的缔造者……

苏东坡说:“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两仕杭州,他出场光芒四射,诗词、文学作品让西湖名满天下,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烙下东坡记忆,“人水和谐共生”的西湖生态水利工程理念仍值得今人借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杭州打造宋韵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金名片、赓续宋韵文化脉络,当首推苏东坡。

7月12日,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国苏东坡品牌文化联盟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杭州)苏东坡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苏东坡文化论坛开幕,前期已经成功推出了“写意苏东坡——书画名家精品展”等线下活动,线上则已联动6个苏东坡品牌文化联盟城市开展了“来自苏东坡的邀请函”等系列推广活动。以东坡文化为引领,杭州正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活化”新路径,让历史文化转化为当代价值,培育共富精神文化符号,搭建共富人文场景,营造共富文化氛围,为杭州打造别样精彩的新天堂和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文化力量。


苏东坡与宋韵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活化的文化符号

西湖和诗词,是苏东坡为杭州留下的重要遗产。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至此奠定西湖的文化审美格局;他丰富、独特、浪漫、诗意的杭州记忆,亦庄亦谐,酣畅淋漓,生动而有力,渗透进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以历史足迹、文化宝藏、生活方式的形式,连接杭州的过去与现在,是享誉全球的东方文化经典符号。

身兼“寻城记”领队的杭州历史研究专家仲向平表示,沿着望湖楼、十三间楼、智果寺、苏堤至苏东坡纪念馆,这条探寻苏东坡足迹的旅游线路,一度很受欢迎,但杭州人都知道,这条线路景点分散,“游”起来并不轻松。

作为东坡文化研究学者之一,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说,“如今的杭州到处有苏东坡的足迹,苏堤、三潭印月、葛岭、众安桥、钱塘江、虎跑、柳浪闻莺、灵隐寺等,杭州人用东坡路记着他的好,知道他喜欢艺术,专门命名东坡大剧院。一条东坡路,杭州人觉得还不够,之后又命名一条学士路,因为苏东坡曾任翰林学士,苏堤南岸建起了苏东坡纪念馆。”

苏东坡与杭州、与宋韵、与艺术、与美食……还有哪些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连接?作为第二届中国(杭州)苏东坡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苏东坡与宋韵文化论坛于开幕式当天同步举行。浙江省政府参事、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中国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主席胡立新,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陶然,杭州网总经理、十九楼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华胜等苏东坡和宋韵文化领域专家,将从文学艺术、生活美学、城市治理等多个角度,解读苏东坡艺术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千古风雅中的人生哲学,用论坛讲座的形式增进交流、切磋技艺、授道解惑,探讨苏东坡文化与宋韵生活美学的内在关联和传承创新。


名家画展联办、东坡美食展示:生动解码的体验场景

城市文化保存城市记忆,明确城市地位,决定城市品质,展现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

过去,杭州有文艺双全、书画双绝的“老市长”苏东坡;今天,杭州在培育共富精神文化符号、文化品牌时,更离不开“老市长”苏东坡。他为杭州搭建的人文、审美格局,延续千年,在一定程度上,是杭州宋韵文化源头之所在。

去年12月3日-12日,在西湖博览会博物馆举行的“写意苏东坡——书画名家精品展”,提前为苏东坡文化旅游节搭建一场人文艺术场景。书画展围绕苏东坡主题,征集了国内当代书画名家的书法类、绘画类、篆刻类作品百余件,其中不乏傅抱石、启功、黄宾虹、刘旦宅、王雪涛等大师名家之作。书画展以当代艺术审美视角,试图呈现独具苏东坡情怀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余光中说,“如果要去旅行,苏东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宋朝食肴加热法的革新,让食物炒出味道、炸出颜色,食物由单一的饱腹功能扩大到审美情趣和视觉享受上来。在美食实验家的队伍里,苏东坡早已名声在外,他“自笑平生为口忙”,东坡肉、油焖竹笋、腌笃鲜、五柳鱼、东坡羹等美味均源于他对美食的热衷,让人看到宋代文坛顶流身上的“烟火气”。

他对美食的追求,体现在食物的创造力之中,也体现在《酒经》、《老饕赋》等著述之中。在文化论坛上,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苏东坡人生足迹和美食文化为主线,举办“东坡美食”展示,通过长桌形式展现传统经典与现代创新融合多元场景。

这场美食诗宴上,共包括十二道菜肴,分别为:水墨西湖龙井虾、东坡琴操藏湖鱼、东坡饮菊酿蟹黄、东坡瓦罐焖竹鸡、花雕苏小妹茶肉、好竹连山觉笋香、蜀人芹芽荟春鸠、佛印畲菇小青菜、东坡芦芽赛河豚、东坡瑞狮如意点、钱塘县令咸汤圆、东坡好食水果盘,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个苏东坡相关的文化故事......


联动东坡联盟六城、擦亮精神共富底色:迸发杭州文化的振兴力量

传统文化资源要“活化”,要有趣的“灵魂”、健壮的“筋骨”,也需要榜样的力量。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推行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去年8月31日召开的浙江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就要抓研究、抓传播、抓转化。

诗奠宋调、词开豪放、文列八家的苏东坡,“灵魂”与“筋骨”皆为理想型,无疑是传承宋韵文化的优质榜样。以当代的审美视角解读苏东坡时,年轻人习惯称他“人见人爱”,也是因为他的豪放性情,能亢言直论,也能笑谈人生,无论是春风得意时,还是颠沛流离时,他只待生活如初恋,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索着关于仕途、关于生活的解决方案。

在知识精英持续涌现的时代,苏东坡的出现并非惊鸿一瞥,他广阔的知识版图中聚焦了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哲学,他与他的朋友圈皆为典范。

今年6月15日-19日举办的“2022文旅市集·宋韵杭州奇妙夜”上,为大家打开一条通往宋“潮”精神富矿的大道,《西湖十景图》《耕织图》《四景山水图》等宋代名画以数字化的形式交替出现;去年5月19日在杭州孔庙举办的“2021宋韵杭式生活节”雅集活动现场,有参观者指着《西园雅集图》调侃道,“宋人聚会的场景,有点像今天杭州各大创意园咖啡馆里大家聊天聚会的画面”。尽管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苏东坡为中心的文人圈,身边聚集着“苏门四学士”、米芾、蔡肇等文人雅士,作诗赋词、抚琴吟唱,展示一个比文字记录更加生动的宋代雅生活方式。

今天的杭州,一年接待游客、商客、访客近1.8亿人次,他们的足迹遍布杭州景区、酒店、会场、咖啡馆等各大场所,他们在休闲度假、参会考察、交流座谈、洽谈对接,与《西园雅集图》中文人雅士一样崇尚美好,寻找精神共富的现代曙光。

传统文化资源“活化”与传承,也要有优质且符合当代审美价值的活动为载体。

据悉,第二届苏东坡文化旅游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从去年9月开始,杭州联动定州、眉山、常州、惠州、黄冈六个苏东坡品牌文化联盟城市,先后在线上开展了“来自苏东坡的邀请函”“你好,苏东坡”“少年东坡诗词咏”三大主题宣传推广活动,追寻东坡足迹,串联城市地标建筑、文化旅游景点、地方特色美食等内容,舞动东坡宋韵,唱响东坡诗意,多维度、立体化展示苏东坡文化精神内涵,打造形式多样、全民参与的东坡文化传播新平台,积极构建一个可感知、可体验、可参与的杭州苏东坡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