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2-2674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建办议〔2022〕39号 | 公开日期: | 2022-07-12 |
发布单位: | 市城乡建委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未来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的建议》(拱墅45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未来社区是我省着力打造的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引领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标志性工程,是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是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重大标志性成果。2022年5月27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推进会,会上发布第一批通过验收命名的28个省级未来社区项目名单,我市滨江缤纷社区、上城杨柳郡社区等11个社区列居榜上,占全省首批命名总数的40%。全省未来社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杭州在未来社区共富基本单元建设跑道上,展现了范例城市的头雁风采和领跑姿态。
一、数字化建设是未来社区“一统三化九场景”的重要内容,数字基建是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我委高度重视未来社区数字基建建设,与市级各部门积极配合,推动数据软、硬件资源共建共享,助力更多数字基础设施落地未来社区,支撑保障社区创新服务供给、促进数字转型。目前,我委及发改、经信、公安、房管、城管等市级部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未来社区数字基建。
(一)制定建设标准,全面加快数字基建建设
市建委结合数字社会应用落地要求,根据省级《未来社区创建指标体系》、省级《未来社区验收办法》和《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指引》,制定出台《杭州市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试行)》,加大对未来社区的资金奖补,制定出台《杭州市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指南(1.0版》),将物联引擎、空间数据资产、社区数据仓、数字社会“12个有(8条跑道)”等数字基建落地到配套设施布局中,并在方案评审、项目验收中督促落实,实现软、硬件数字基建在未来社区项目中全面覆盖。市经信局负责的5G网络建设和双千兆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强了未来社区数字基建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市公安局负责的“智慧安防”系统已全面融入未来社区建设,成为数字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住保房管局负责的“智慧物业”应用已列入未来社区数字社会标准化应用清单,有效服务未来社区“平台+管家”应用场景建设;市城管局通过全市停车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在总结“错时停车”经验的基础上,牵头搭建了“共停”平台,为未来社区数字基建提供数据支撑。
(二)打造高频应用,推出标志性建设成果
按照数字社会“五个一批”重大应用建设及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要求,我市以高频应用为重点,打造了一批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标志性应用。如上城区杨柳郡社区、余杭区葛巷未来社区打造专门小程序,智能化满足业主各方面需求,并与社区智慧平台贯通实现社区智治,得到《新闻联播》报道,目前杨柳郡数字社会活跃度在全省未来社区中排名第一。余杭区良渚文化村社区主打文化社区文化与智慧旅游场景,并通过社区公众号、数字平台实现文化宣介,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萧山区七彩社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实现教育、文化、养老等多跨场景落地,得到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黄建发表扬。
(三)加强建设保障,强化人、财、技支撑
我委针对数字化建设专业要求高、建设难度大的问题,指导各区、县(市)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并召开多次培训会,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配齐专门的数字化建设人员。充分利用政府与市场化资源,明晰政府侧和市场侧的职责边界,鼓励采用建设、管理、运营一体的建设模式,组建由建设方、实施方等组成的技术业务支撑团队,加强内外部统筹协调,强化规划设计、数字化、运营等专业衔接,建立立体协同推进机制,确保数字化建设有序、有质推进。联合市财政局出台《杭州市城镇未来社区创建市级专项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资金支撑,指导区、县(市)明确数字化建设的软件、硬件边界,降低建设成本。
二、下一步,市建委将会同发改、数据资源局等部门,从区级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贯通、加强多端融合等几个方面继续努力,解决数据资源整合不足、数字基建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
(一)推动全域数字化平台建设
我委联合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印发《杭州市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指南(1.0)版》,指导各区、县(市)按照“共性普惠”和“个性可塑”的标准,采用“全域平台统建共性能力+单点自建个性能力”的统分建设模式,通过以区为单位建设统一的数字化底座,实现共性数字化基础能力的全域复用;通过区级统一的应用能力中心,构建标准规范的社区高频场景应用;通过编制应用指导目录,实现相关应用的统一管理与快速分发。充分衔接区、县(市)现有数字化系统,使数字基建快速、低成本覆盖辖区内全部未来社区项目,避免平台重复建设,减轻资金压力。
(二)加强数据贯通提升功能性
根据2月28日袁家军书记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的工作部署,整合形成“1612”体系构架,其中新增的第二个“1”就是基层治理系统,是对原“152”体系构架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重点仍然在于基层,对于数字化平台的治理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数字化平台更强功能性的主要方式也在于增强数据贯通。我委协助各地横向调动各条线数据资源,纵向争取省、市各级部门支持,提升平台的贯通性和功能性,积极与现有数字化治理平台联动,特别是基层治理四平台、智慧物业、雪亮工程等,打破数据孤岛。
(三)加强多端融合提升服务性
目前,数字化平台在治理端得到了广泛展示,治理端范畴内的各种数据琳琅满目,但对运营端和居民服务端等“神经末梢”的建设不够重视,未能让建设成果更好的惠及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我委进一步指导各地加强运营端和居民服务端建设,扭转当前“重管理轻服务,重展示轻实用”的局面。运营端要为物业公司和生态链服务企业提供相应端口,引入更多社区服务;居民服务端要进一步优化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浙里办等接入路径,提高应用的质量和活跃度,增强实用性。
(四)联动旧改与城镇专项规划编制
在深入理解、贯彻未来社区创建和老旧小区改造的理念同源、目标同向的内涵基础之上,我委将老旧小区和次新小区组成的社区改造提升成为未来社区作为推进未来社区的重点,统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行动计划和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加强项目共创共建共享,联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同时按照“一区一规划、一社一画像”的要求,形成以社区建设规划引领未来社区落地的体制机制,做好与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的衔接,全面摸清各社区的人员情况、资源禀赋、重点需求、问题短板,科学确定项目滚动实施计划,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的数字化水平。
近期拟重点贯通的数据平台、应用清单
序号 | 应用 名称 | 应用内容 | 所属 部门 |
1 | 邻里党建 | 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动员和带领全体党员,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努力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形成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服务居民百姓。 | 各社区 |
2 | 邻里物业 | 针对住宅小区住户的电子证件系统。业主完成浙里办实名认证后即可领取,并可为非业主使用人开通副卡。可行使投票表决、维修基金及经营性收支查询等业主法定权利,了解小区各类信息通知,并快捷连接报事报修等物业服务。 | 市住保 房管局 |
3 | 邻里停 | 解决上班停车难、夜间停车难、接送停车难的“三难”问题,将小区、写字楼的空余车位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外开放,实现“共享停车”。 | 华数 |
4 | 邻里互助(积分 互助) | 平台可供社区、居民、福利机构三方发布需要帮助的事项,社区居民特别是在职党员可以报名参加社区内志愿活动。同时,居民可在互助平台上发布闲置物品、交友、求租等信息,满足社区居民各类需求。 | 市民卡 公司 |
5 | 邻里健康 | 聚焦社区范围内健康服务,提供社区医院挂号、社区医生签约、社区医生上门预约、慢病管理、自主配药取药等功能。 | 市卫健委 |
6 | 邻里文娱 | 提供小区公共活动场所及社区内图书馆、篮球馆、羽毛球馆等文体场馆的预约服务。与校园开放应用结合,将社区内学校的图书、体育、停车等资源对社区公众开放,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共享、开放、融合。 | 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 |
7 | 邻里养老 | 整合社区内各类养老资源,提供各方面养老服务: ①医疗服务:就医陪护预约、急救一体化、双向转诊等就医服务 ②预防保健:慢病、老年病管理,中医养生等保健服务 ③康复护理:居家护理、康复治疗、家庭病床等康复服务 ④生活照顾:老年食堂、餐食配送、活动举办等生活服务 | 市民政局 |
8 | 邻里育幼 | 整合社区内各类托育资源,提供各方面婴幼儿托育服务。梳理社区范围内托育机构信息,实现一键预约探园、一键预约入托体检、线上查看体检报告、办理入托等功能,为社区居民照顾婴幼儿提供便利。 | 市卫健委 |
9 | 邻里便民 | 提供其他各类便民服务: ①生活缴费:水、电、燃气、宽带 ②证明办理:暂住证、临时身份证 ③物流服务:外卖、快递、搬家 ④物业服务:门禁开通、访客登记 ⑤生活服务:设施保修、家政服务 | 物业 整合 |
感谢您对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房开处 张晏斌
联系电话:18668150897 传真:85254223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