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南方进入雨水丰沛的梅雨季节,既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季,也是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毒蘑菇误食后极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产生幻觉甚至死亡。
近日,浙江一夫妻在山上采了一些野生蘑菇,当天傍晚食用。没想到,隔天凌晨4点,他们就出现腹泻、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于是被紧急就医。
医生初步判断,该蘑菇含有“鹅膏毒素”,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及脏器损伤。幸好就医及时,未危及生命。
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毒菌,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
我国蘑菇约有1000多种且分布广泛,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目前,国内已报道出引发中毒事件的毒蘑菇有480余种,其中10余种毒蘑菇出现人类误食后致死性事件。
野生蘑菇种类繁杂,有毒与无毒蘑菇从外观上极易混淆,仅凭人类肉眼、个人经验及“民间偏方”分辨蘑菇,没有科学依据。
这些错误说法要知晓
1.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无科学依据,部分色彩不鲜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是有毒的,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为剧毒种类;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红菇种类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2.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有人说,可食用的蘑菇多长在清洁的草地、松树、栎树上,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临平区疾控中心提醒:无科学依据,谣言!
3.和银器、大蒜一起煮变黑的才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无科学依据。银针验毒的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是所有的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让银器变黑。
4.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的才有毒?
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下面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可爱你敢吃吗?
亚稀褶红菇 Russula subnigricans
(剧毒!横纹肌溶解型)
2021年7月,临平4人误食了亚稀褶红菇,3人腹泻呕吐,1人在ICU抢救20余天才脱离生命危险。其中症状最重的那位还是来自云南的资深野生蘑菇食用者,你还敢信网上所谓的经验吗?
5.掰开蘑菇有乳汁或变色的有毒?
这种说法也是无科学依据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后会流出乳汁,但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6.生蛆或生虫的蘑菇无毒?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也会生蛆或生虫,因此这种说法也是无科学依据的。如:
浙江省较为常见的毒蘑菇
毒蘑菇中毒最快10分钟发病,最慢潜伏24小时。
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肝肾损害),其中以肝肾损害型最为严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下面介绍几种我省较为常见的毒蘑菇:
误食毒蘑菇如何急救?
立即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但患者如果出现昏迷,则不宜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立即送医
立即拨打120紧急送医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凡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就医检查。
再次提醒大家
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
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
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
或其他不适症状
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