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湖边的老牌饭店,不得不提起上世纪三十年代开业的大华饭店。它是杭州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饭店之一,远近驰名。三座三层的古典庭院建筑,离西湖最近十米左右,在庭院漫步,便可零距离触摸西湖,一览湖光山色。
大华饭店原本是上海犹太洋行商人董炜生的私人别业,声名显赫,被称为“董庄”。当时记载,“湖滨澄庐之右,有名董庄者,占地十余亩,建筑样式,中西参半。里面缘门如茵,林木荫翳,入草凉气澈入,炎暑全消。临湖处对葛岭,保俶塔之胜,尽收眼底。”后因不常居,被改为酒店,一时名流宾客盈门。
1935年,京剧大师梅兰芳来杭筹赈表演曾下榻大华饭店,大为赞赏,欣然题“居得其所”四字,并写下观感,“大华饭店,后有高轩,环以曲廊,所谓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咸屏于几席之间,饱览无余,诚可濯魄醒心,以洗尘虑,而贤居停尤善款客,使人流连不忍去,聊志数语,藉为他日重来之券。”多年后,梅先生再到杭州,依然指名要住大华饭店。后来,大华饭店因抗战而停业。1952年以后,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际处代管,是接待外国贵宾和国家领导人的场所,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曾下榻于此。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下榻大华,中央和地方的许多重要会议也曾在此召开。1953年12月,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的几名成员来到杭州,就在大华饭店的老大厅,通过了宪法草案初稿。
奢华的园林式设计,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大华饭店一直是杭城塔尖上的酒店之一。杭州G20峰会期间,大华饭店被定为接待外国元首的下榻酒店。当时,杭州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严作风、最好效果”,精心做好G20峰会服务保障各项工作,大华饭店的提升改造就是G20峰会保障区域首个重点宾馆项目。杭燃集团高度重视,主动对接,在确保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不影响大华饭店的正常营业。
在双方的通力协作下,项目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据工作人员回忆,在提升改造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杭燃集团的项目经理加班加点与用户对接,递交提升改造方案,同时会同城乡设计院以及用户现场踏勘,积极协调设计院和用户的各方意见,制定出最优施工方案。当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为不影响大华饭店的正常营业,杭燃集团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选择合适的施工和停气时间。项目经理每天跟进施工情况,在最短时间进行所有的用气设施调试,整个提升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由于上下高效沟通,完美施工,大华饭店工程部经理还将写有‘迎接G20峰会,共创美丽大华’的锦旗送到杭燃集团,高度赞扬杭燃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工作态度。”工作人员说,这锦旗不仅是大华饭店对杭燃集团优质服务的认可,更是对此次提升改造项目中各方努力的褒奖。作为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的各项提升改造项目中第一个圆满完成的项目,也为其他正在进行的提升改造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示范作用。
经过G20峰会的洗礼,提升改造后的大华饭店焕然一新,楼桥庭院更显特色,尤其在夜晚,凭栏远眺,绚丽的“湖光山色”与璀璨的“人间烟火”共舞翩跹,杭州之胜,奔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