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社区环境是否舒适便利、养老设施是否齐备、基本医疗是否便捷、文教体育活动是否丰富、孝亲敬老氛围是否浓厚等,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
近日,杭州市2022年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进入检查评审阶段。检查组将对全市今年申报创建的72个社区进行现场评审,确定50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并择优推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分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两类,主要创建指标覆盖七个领域,城镇社区主要指标有40条;农村社区主要指标有30条。创建领域包括:居住环境安全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社会参与广泛充分、孝亲敬老氛围浓厚、科技助老智慧创新、管理保障到位有力七个方面。
去年,杭州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启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杭州市本级建立由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牵头,12家相关单位参加的创建联席会议制度,先后研究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施办法等8个焦点问题,推动相关制度规定的改进、出台。全市各地共有66个社区申报创建,最终评选出50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9个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目前,“加快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打造‘健康老龄幸福颐养’之都”被列入我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首批试点内容。在两年的创建中,各个社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提升改造,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如拱墅区和睦社区整合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打造一街式养老生活圈,为辖区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助浴等12类居家养老服务。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部分社区照护中心建设远程可视化看病诊疗平台,实现可视化看病、线上医保结算,药品通过“云药房”配送到家等。
根据杭州市创建计划,2023-2025年将在全市再创建250个以上“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争取再创建32个以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0年底,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全市城乡社区的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底,全市城乡社区普遍达到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