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2日)是全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为保持防空防灾警报的灵敏、有效性,增强全市人民的国防观念,5月12日上午10时00分至10时43分,杭州在全市进行防空防灾音响警报试鸣。
防灾警报信号
首先响起的是防灾警报信号。
试鸣防灾警报信号:10时00分至10时03分
防灾警报信号为: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时间3分钟。
试鸣防灾解除警报信号:10时10分至10时14分
防灾解除警报信号为:连续鸣响,时间4分钟。
防空警报信号
第二波警报是防空警报信号。
人民防空警报,是人民防空的主要措施之一,警报信号分为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
每一种信号都是什么声音,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试鸣预先警报:10时20分至10时23分
预先警报是告诉人们敌人即将空袭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袭准备。
警报发出的时机:当判断敌方可能袭击时发出。
预先警报信号为: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
听到预先警报后,应采取的行动:
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
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
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
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试鸣空袭警报:10时30分至10时33分
空袭警报发出的时机:当发现敌方进行袭击的明显征候时发出。
空袭警报信号为: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当空袭警报响起时,表明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警告人们应迅速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在室内,可到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公共场所,如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试鸣解除警报:10时40分至10时43分
解除警报响起,表明该阶段空袭已经结束,空袭警报解除。
解除警报时机:当敌方袭击的危险已经消除时发出。
解除警报信号为:连续鸣响,时间3分钟。
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可能染毒或染菌。
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同时,各类人员要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平战结合的“地下城”
提升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今年2月,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人民防空工程标识技术管理规定》。最近,杭州各区采用新型人防标识的防空地下室接连完工。
新的人防工程标识,包括管理标识、导引标识、功能标识、平战转换标识、宣传标识五类,分为标识牌和喷涂标识两种。
新的防空地下室人防标识的规范设置,既可以让小区居民平时正确识别、使用和保护人防设施,也能有效发挥战时使用效能,知道战时该往哪里走、哪里藏。
全新的地下人防空间也正在陆续竣工。例如位于富阳区的秦望“城市眼”项目。
“秦望‘城市眼’项目人防建设集大型地下空间、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点以及市政隧道为一体,是当前国内最复杂的TOD市政工程之一。”富阳区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秦望“城市眼”人防工程按照平战结合、兼顾战时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路设计,“轨道交通按兼顾人防要求建设,提高了工程本身的防护能力。”
同时,通过统筹规划,区域内多个建筑地下空间以多个联通口与环线及周边地块相连接,整合停车位约8000个,实现共享区域高效智能停车,有效化解“停车难”和“行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