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时间:2022-03-25 09:36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杭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2月24日



杭州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深入推进我市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有关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破解文物保护工作痛点难点、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推进文物活化利用,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文物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参与四大体系。到2025年,文物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高,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建成,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世界遗产群落,丰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内涵

1.加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高质量开展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工程和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文化带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德寿宫遗址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保护展示工程和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沈括科技文化展示园等建设;着力打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

2.深化合作联动。加大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营销宣传的协同力度,联动“杭州西湖日”“杭州良渚日”,宣传推介杭州世界遗产精品旅游线路,同步开展水上旅游线路可行性研究。发挥杭州世界遗产联盟作用,开展宋韵文化、海塘文化等研究,有序推进南宋皇城遗址、古海塘遗址等项目申遗工作。

3.增进国际宣传交流。加强海外宣传推广,做好官方海外社交账号“韵味杭州”的运营维护,编制遗产地多种外国语言导览标识系统译写规范导则。深入推进杭州和意大利维罗纳友好城市文化交流,着力打造“世界爱情文化公园”。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

1.建立部门协同机制。依托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建立世界遗产、名城保护、文物安全等工作协调机制;各区、县(市)建立相应协调机制。

2.完善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健全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市文物资源普查工作,推进文物资源信息登记工作常态化。

3.妥善处理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关系。严格管控遗产区和缓冲区内建设项目,加强对西湖东面城市建筑形态的高度、色彩和体量控制,避免破坏湖东天际线。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禁止没有依据的重建和仿制;涉及文物的项目,应征求文物部门意见。在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编制文物保护专篇。

4.做好文化遗产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建立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及时将文物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各类历史文化保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有条件的地区应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实施”三位一体规划编制,明确保护优先,深化利用引导。

(三)增强考古工作力量,提升考古研究水平

1.夯实考古工作基础。各区、县(市)文物部门应增强考古专业人员力量,强化考古工作站、考古工地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公共考古活动,及时向社会发布重要考古成果,营造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2.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对地下文物埋藏较为密集的区域,由市文物部门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后报市政府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项目,在建设前应先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3.推进土地出让时的考古前置工作。健全“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市、区县(市)在开展土地储备时,对可能存在地下文物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工作前不得收储入库。经考古发现重要文物遗存的,土地出让应予以调整;在工程建设中发现地下文物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抢救性保护。

(四)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积极传承红色基因

1.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建设革命文物数据库,做好革命文物的征集、认定、定级、建账、建档及保护修缮工作。

2.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挖掘革命文物价值内涵,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融汇多媒体资源,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延伸式展示。活化革命文物,推出相关红色精品研学和旅游线路。

(五)提升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

1.层层压实文物安全责任。建全覆盖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的文物安全责任体系,逐级签订文物保护管理责任书,确保签订率100%;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确保覆盖率100%。

2.建立文物安全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全市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重大文物安全问题,联合防范和打击文物违法和犯罪行为,对重大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挂牌督办。各区、县(市)建立相应的文物安全协同机制。

3.强化文物安全监管整治。严控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坚持专项行动和常态监管相结合,每年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少于2次。通过明查暗访、交叉检查等形式,加强对高风险地区的文物安全监管工作。 

4.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实施文物消防、安防、防雷等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国有博物馆安全防范设施全覆盖。深化“智慧园文”平台文物安全场景应用,数字赋能文物安全,打造全市文物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六)践行“互联网+中华文明”,创新文物价值传播体系

1.实施全民文物保护教育计划。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德育教育作用,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编写杭州市文物知识读本,将文物保护利用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和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内容。

2.实施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数字化技术,着力讲好杭州文物故事。建设智慧博物馆,大力发展“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

3.实施文博公益宣传推广计划。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开辟杭州文物保护专栏,传播文物价值;利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中心、高速公路入城口、地铁站点等城市交通枢纽的公益广告,开展文博公益宣传。

(七)激发文博单位创新活力,推进文物资源合理利用

1.加快博物馆群落打造。加快杭州博物院、南宋博物院、良渚博物院(二期)、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重点博物馆建设,加强藏品征集,丰富藏品体系。成立杭州市博物馆协会,开展博物馆运行评估,分类推进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探索乡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新模式;鼓励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建设专题博物馆。鼓励文博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其所得收入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公共服务、藏品征集、对符合规定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等。

2.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出台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和支持政策,对低票价或自行免费开放且社会效益好的非国有博物馆按规定给予支持;依法依规推进非国有博物馆法人财产权确权工作;建立非国有博物馆评估和退出机制。

3.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企业和文物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研学线路研发等工作,出台文旅融合地方政策及导游培训办法,促进高品质旅游活动与深层次文化内涵传播相融合。

(八)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各方保护合力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依法购买、承租等方式取得文物建筑使用权,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可按规定享受支持文化旅游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健全文物公共政策公共意见征求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研究制定文物违法犯罪举报制度,加大社会参与文物安全监管力度。

(九)加强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机制

1.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文物保护能力建设,配强专业人员力量。国有博物馆应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和库房保管员。

2.创新人才机制。文博单位因未设置相应等级岗位或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通过设置专业技术特设岗位引进稀缺高层次人才。在市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文博人才培养基地。

(十)加强科技支撑,强化数字赋能

加快推进文物领域数字化改革,打通文物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平台数据链。结合“文有所化”重点场景,建设“杭城迹忆”平台,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健全文物工作考核机制,建立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任务清单,加强对本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二)完善地方法规。根据立法计划适时修订《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为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保障文保投入。将文物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县(市)两级政府财政预算,落实市级文保专项资金,重点保障文物安全投入。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补助政策,做到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