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届发条节启幕仪式现场图
第5届发条节黄龙国际中心主会场现场
第5届发条节运河万科中心专场现场
开物创新大厦实景图
第5届发条节篮球赛现场图
第5届发条节企业家私享沙龙现场图
未来天空中心实景图
一根小小的发条,拧动了一场创新的风暴。
创新风暴从杭州西湖区刮起,持续蔓延到拱墅区、余杭区,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20多万观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0到1,从1到5,自2017年第一届发条节开始,由杭州万科发起的“发条节”,已经坚持了5届。
这是城市创新者的思想盛宴,是发条精神的碰撞和发扬,是杭州创新的一个缩影。
杭州正在从旅游目的地的“人间天堂”,向“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华丽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成为流淌在城市血液中的重要因素。
寓意源源不断的知识创意原动力和强大科技驱动力的“发条”,就像引擎,激发时代创新力。
经过5年发展,“发条节”在创新领域影响日盛,这个杭州万科的品牌IP活动,为杭州的创新生态构建了一个新体系。
聚焦前沿 探讨未来
5届发条节吸引超9万观众
今年的年度热词中,元宇宙应该算一个。什么是元宇宙?处在风口之上的元宇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当很多人还未必对这个新事物有多少了解的时候,“发条节”上已经在进行生动的“科普”了。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赵永新,在第5届“发条节”开幕式的演讲中认为,元宇宙和区块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大有可为。
聚焦前沿科技,探讨未来发展,展示创新力量,这是每一届“发条节”的重头戏。
“发条节”的演讲台上,来过以观点独特新颖著称的郑强教授,来过《冬吴相对论》的主讲人吴伯凡,也来过浙商青年企业家、世界青年领袖代表,聚集过微软、惠普等世界级科技企业,大咖们的亮相,创新者的交流,引发行业欢呼和思考。
一批创新成果、创意活动在发条市集亮相。脑洞大开的科创企业,带来无人车、发条蛙、AR眼镜、虚拟数字人等黑科技产品和新体验,引领人们去触摸未来生活。
发条节也会见证一些重要时刻。比如今年“发条节”开幕式现场,西湖区为首批认定的17家“飞天企业”颁奖,6000余万元的补助,是政府对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5届发条节吸引了超9万人次线下参观,联动、参与企业近1000家,曝光量800万次。
这个面向城市创新者的大会,为什么会由万科发起?
杭州万科首席合伙人、总经理陈灏说,在杭州这个“创新活力之城”中,如何为城市和产业带来更多的动能,是杭州万科不断思索的问题。
一个拥有创新基因的企业,与城市的同频共振,催生了发条节的诞生。
陈灏表示,期望通过发条节的举办,搭建一个供企业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一个供政府发布新政策的平台、供创新者与行业交流的平台、供企业了解未来趋势的平台。
历经五届,他们做到了。
从建筑到灵魂
每一个万科中心都充满想象力
未来办公可以在水面上吗?在台阶上可以办公吗?第5届发条节上,意在探索办公新趋势的“未来共享办公研究工作坊”,为人们展示了未来办公的N种可能。
总是有着大胆、有趣想法的万科,对办公形态的美好想象和探索不止体现在天马行空的图纸上,更是落在现实中。
2016年万科在杭州取得第一块商办用地,用来打造了黄龙国际中心,开始了从楼宇经济到知识城市创新区的转型。
跟传统写字楼相比,黄龙国际中心非常与众不同。这个集办公、商业、TOD等于一体的大型复杂项目,以知识消费活力和优质商办服务,吸引着创新产业和企业家。
作为“发条节”的发源地,黄龙国际中心已吸纳80余家企业,其中包括2家独角兽企业、7家世界500强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起,黄龙国际中心已经连续5年税收超过1亿元,在西湖区有“亿元楼”称号。
在“发条精神”的驱使下,万科每一个产办项目都各具特色。
在未来科技城,未来天空中心的商务办公楼沿着余杭塘路一字铺开,绵延1公里,堪称未来科技城东门户的形象担当。遥望网络、腾达建设等头部企业的入驻,使这个板块封面令人瞩目。
位于西湖区的开物创新大厦,是个小而美的项目。在设计上汲取榫卯连接特征,整体极具连接感和互动性。这是万科与西湖投资合作的项目,致力为浙大系企业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生态圈。
位于拱墅区的运河万科中心,是政企合作项目,随着11月3日B、C区正式开园,首度以37.6万平方米的大盘形象亮相。
截至目前,在城市的东西南北,万科已拥有黄龙国际中心、未来天空中心、运河万科中心、日耀之城(企业中心、总部独栋)、奥体万科中心、良渚万科中心等6大万科中心、云创镓谷2个产业社区以及城市更新项目LOFT49等10个重要节点,总规划及运营面积超120万平方米。
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载体,是一座座令人仰望的现代建筑,产业定位各有不同,不仅有颜值,更具实力。
从空间打造到多维服务
用新型园区吸引企业,留住人才
因创新而相聚,每年的发条节,都会促成一些企业间、政企间的连接与合作。作为空间开发运营服务者,杭州万科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入驻企业及员工在万科的园区里希望拥有怎样创意的环境、研发的环境,怎么提高办公效率,拥有怎样的愉悦度……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是最原始的原点。”杭州万科副总经理李璟琰表示。
万科追求高品质空间打造。位于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对面的云创镓谷,定位专精特新产业社区。在调研50多家科技企业的办公需求后,万科提供了“商业街区、体育空间、共享会议空间、滨水景观步道”等多维配套,重新定义科创产业园区标准。
这种公园、商业、休闲交织在一起的办公环境,想想都让人能量满满。
园区还通过“星商汇”、万物梁行等提供多维优质服务。“星商汇”是杭州万科旗下全生态全场景企业服务平台,“星企行”模块会不定期邀请会员企业走进行业头部企业,面对面深入交流。“星链接”则整合发布政府最新创业补贴政策,即时链接第三方优质服务资源,满足企业发展不同需求。
这些还不够,很会玩的万科还通过组织篮球赛,邀请企业家赛艇、乐跑等,促进彼此间的良性互动。一句话,主张“愉悦办公 丰盛生活”。
正因如此,万科空间能吸引企业,留住人才。
著名景观设计机构安道设计,就是在为LOFT49做完设计后,租下一整栋办公楼,把自己从“乙方”变成了“业主”。最近火出圈的小河公园,安道与隈研吾事务所有了一次合作,将那些工业遗存化为城市家具的,正是安道团队。
成立110年的全球第一办公家具品牌Steelcase,正在运河万科中心打造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在品牌带动下,好几家上下游企业也进驻运河万科中心。
截至目前,近500家企业选择入驻万科园区,其中包括惠普、物产中大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蚂蚁集团、T3出行等3家独角兽企业,还有近30家优质上市公司。
初心不改 创新不止
万科空间构建创新产业生态圈
2022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日前发布,杭州创新指数从2017年的第85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4位。
创新驱动发展,而持续向好的创新生态,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政策、人才、平台、资本、环境等要素构建的创新生态中,平台是其中重要一环。
从2016年开始布局,万科的产办空间,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平台力量。
杭州市创投协会轮值会长、之江创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恺秉认为,大企业介入创新体系建设,是件好事情,万科空间丰富了原有的城市创新生态。而且他认为,跟一些普通的园区运营者相比,大企业拥有的资源使得万科空间更具平台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提供更多资源的链接。
作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万科在综合住区、产业办公、物业、养老、商业、酒店、文化等领域均有布局。综合实力加上点滴优质服务,万科为企业家们提供各种能级的互动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10月下旬发条节期间,星商汇企业家赛艇队成立,万科创始人王石就以亚洲赛艇联合会名誉主席的身份出现在星商汇企业家沙龙,与赛艇队企业家们进行了关于赛艇运动和未来发展的交流分享。
万科的平台优势,使其能够激活园区企业能量,有能力去构建创新产业生态圈。
所以就不难看到,杭州万科可以牵头构建高校联盟和产业联盟。第5届发条节上,由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和园区入驻企业共同参与的“未来共享办公研究工作坊”,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在日常办公中,杭州万科也能促进企业和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比如说运河万科中心A区,超过50%的汽车互联网相关产业入驻,在拱墅区省级特色小镇汽车互联网小镇的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新开园的B、C区,将和LOFT49相呼应,打造成萍水东街的数字创意产业带,助力政府产业布局。
优质的产办空间,不只是吸引企业家、梦想家、年轻人,还可以带动产业,激活板块的活力。
杭州万科目前布局的10个产办项目,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怀揣“发条精神”初心,在产城融合、创新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围绕“政、企、产、学、研、展、商”构建创新产业生态圈,杭州万科与每一位拧动发条的创新者一起,助推城市“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