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司法局打造“全市优办”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体系
时间:2022-11-28 10:14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为了我的事,他们往我家里跑了好多趟,本来我都快失去信心了,现在重新看到了希望。”瓜沥镇张神殿村村民高某有些激动地说。他口中的“他们”,是指张神殿村的法律顾问以及萧山区法律援助瓜沥分中心的工作人员。自萧山区法律援助瓜沥分中心成立后,村民们寻求法律援助由原来的千里迢迢“跑多次”变成了“跑零次”甚至“反向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法律援助“分中心”建设,是杭州市司法局打造“均等”法律援助资源、构建“全市优办”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百姓的权益维护尤其不能缺席。今年以来,围绕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中“法律援助扶弱托底”的行动要求,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托基层工作站点、信息化建设等手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措施,打破空间壁垒、消除城乡差距,实现法律援助服务平衡供给、均等可及。


从“多次跑”到“反向跑”

航坞路220号,焕然一新的司法所办事大厅内,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两个服务窗口不时迎来“坐客”。

“以前提交个材料,得先去镇上的司法所初审再到区里,光是弄材料就要好几天,现在当场就可以办掉。”前来咨询的张先生说。

效率是怎么提高的?这源于分中心实行的双轨并行制——线上,通过浙江省法律援助统一登录平台录入相关信息,进行受理、初审和审核、审批、指派的全流程操作;线下,由分中心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扫描上传,一站式审批、指派。

“通过初审权限下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作为分中心负责人的瓜沥镇司法所所长孙超介绍,在分中心建设中,数字化改革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年4月瓜沥分中心成立时,配套的基层治理平台——“法沥量”也同步上线。通过该平台,村民们不出村,就可以在线上办理法律援助的相关程序,村(社区)法律顾问、村干部还会上门,帮助材料准备、沟通协调等。

在富阳区场口镇,浙江抱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海波的另一个身份,是该镇联群村、鸿丰村、徐家村、洋沙村、瓜桥埠村五个村的村(社区)法律顾问。除了点对点上门服务,他还会被邀请参加各村的村务会议,并联合场口镇司法所组织开展普法进校园、进村(社区),对村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等活动。

“我们律所的12名执业律师都是村(社区)法律顾问。在平时的服务中和村民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村民都很信任我们。”聘请专业律所分片承包服务,是富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场口分中心全面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一大亮点。在该镇,交通事故、离婚、抚养等民事案件,以及招商引资方面,均有专门的律所提供法律服务。

“分片承包,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把法律援助这项公共服务做好。”场口镇司法所所长李军伟说,场口分中心自今年6月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惠民活动和法律服务的优化提升,在百姓中的人气越来越高。


让法律援助资源均等可及

无论是瓜沥镇的“法沥量”,还是场口镇的分片承包,都是杭州在法律援助“共富”路上的有效探索。

目前,全市已完成萧山区瓜沥镇、富阳区场口镇、建德市梅城镇、桐庐县横村镇、余杭区良渚街道、临安区於潜镇、淳安县汾口镇等七个分中心建设。各分中心与法律援助中心发挥同等功能,已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并逐渐成为附近镇街的法律援助“支点”。

而村居法律顾问援助代办机制、法律援助队伍规范化建设、法律援助线上服务建设等,则为各分中心的建设运行注入了强劲动能。

“我们还将继续以法律援助资源均等可及为重要抓手,促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体系的完善。”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试点移动公共法律服务站,精准覆盖偏远地区和特殊人群。并采取巡回、移动服务,逐渐形成法律援助服务集市。最终形成以法律援助中心为核心,以分中心、联络点为“支点”,以“移动服务站”为补充的多元化线下服务体系。此外,还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志愿者试点工作,使法律援助服务在律师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也能“富裕”、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