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当好电力“先行官” 跑出领“杭”加速度
时间:2022-10-20 10:12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电力,一头连着服务民生,一头连着服务发展,铺砌一块块民生福祉的基石,在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上串联起一条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幸福道路。

长风浩荡催征帆,勇立潮头踏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始终坚守初心与使命,强基固本全力保供,创新示范领先转型,为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积极贡献。


牢记“电等发展”嘱托

电网发展稳步升级

2022年9月22日,杭州市临平区京杭大运河(临平段)里船来船往。在船只上方的80米高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验收人员正对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杭州跨运河段线路的杆塔、金具、绝缘子、导地线等开展细致检查。同时,无人机也在高空进行激光扫描,对线路和通道点开展验收,并进行数据收集和精准画像,确保线路在投运前具备无人机自主巡检条件。

“2021年,杭州全社会用电量为910.33亿千瓦时。这些从白鹤滩输送来的清洁电,将很大程度缓解今后杭州的用电压力。”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人徐祥海介绍,该工程投运后,每年将有236亿千瓦时电量跨越山河输送至浙江,其中170亿千瓦时将输送至杭州。

十年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秉力在坚强、智能、绿色电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提升数字化基建管理能力,电网发展稳步升级。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牢记“电等发展”嘱托,坚持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主阵地建设,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核心载体,全力打造能源系统新形态、能源产业新生态、能源消费新业态,为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助力。

电网更灵活、运行更高效。今年6月16日,源网荷储多元互动广域调控系统在杭州上线,运用数智化手段开展电网“潮汐式”自主弹性调节,打造政企联动、营调一体化应急响应机制,可解决迎峰度夏期间杭州电网局部区域重载等问题,保障大电网安全运行。在8月25日市临安区昌化溪、天目溪、分水江等流域出现降雨时,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同一时刻快速启动广域调控应用,实现水电顶峰出力5.16万千瓦,将因光伏出力下降给电网平衡带来的影响完全抵消。

除机组稳发满发、新能源全部消纳外,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积极推进国内首个高电压大功率柔性互联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此工程将通过220千伏亭山—中埠输电线路,将实现省内首个500千伏供区异步低频互联,灵活提供电网动态无功和电压支撑,为国际首创性技术。

面对高用电需求、高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减排压力的“三高挑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建设了萧山有源微电网群、钱塘亚运氢能低碳等示范项目,全力领先建设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主阵地。


数字赋能营商环境

跑出发展“加速度”

“打开网上国网APP—点击水电气网联动报装—填写用户信息……”不到1分钟,燕麦(杭州)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严春疆足不出户就办好了水电联动报装业务。

办事高效、省时省力,正是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期盼。如今,这一愿景正在杭州徐徐展开。

2018年以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最多跑一次”,持续推出居民“刷脸办”、企业“一证办”等便利化举措。2020年率先落实线上“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网通办”服务,主动与水务、燃气等公共服务单位对接,为企业和用户搭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联合服务平台,让客户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自全面启动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以来,杭州拿出了敢闯敢试的改革魄力。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深化数字化改革为着力点,打造“环节最少、办电最快、成本最低、政策最优、服务最好”的“五最”电力营商环境。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从“我跑你不跑”到“数字替人跑”,杭州“获得电力”指标已跃升国内营商环境第四,连续两年获评“获得电力”标杆城市,并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满分评价。

今年6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宣布落实《杭州市本级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原本需要用户客户承担的电力外线接入工程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共同承担、全额“买单”,预计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约投资超过10亿元。

杭州电力配套工程外线接入“零成本”政策,让许多企业实现快用电、用好电。“现在供电外线接入都是政府和供电部门投资,接电‘零成本’,为我们节约了250多万元,许多需要操心的事还都由政府和供电公司‘一站式服务’解决,对企业来说实惠又贴心。”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建工程部负责人来利金说。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锚定“最优”目标,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积极巩固和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持续推出数智用电营商环境升级举措,优化“网上国网”线上办电,深化应用“转供电费码”,打造更多务实好用的多跨应用场景,切实提升营商环境数字化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服务绿色乡村

答好共同富裕幸福卷

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稳步前进,“电助共富”的旗帜也插在了一个个乡野田间,“电”亮一个个美丽乡村共富之梦。

“从开建生产线时提供优化供电方案,到生产中的用电指导,再到现在卖力‘带货’,供电公司的服务必须点赞!”位于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西金坞村的电力“红船·光明驿站”里,一场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党员志愿者洪杰搭档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程国民的直播带货,让莪山畲族乡红曲酒厂厂长蒋雪君忍不住赞叹。这场直播也让几百瓶红曲酒走出金坞村,去往全国各地。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一年多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积极打造优质均衡的现代电力服务体系,创新电力服务模式,推出同规同网坚强农网、电力驿站一次都不跑、清洁绿色零碳示范区等“为民服务、共同富裕”八项举措,助力城乡供电服务高质量均衡发展、智慧能源红利一体化共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助共富”成果。

乡村更智慧,居民更安心。在淳安县下姜村,60周岁以上独居老人占比很高,如何关照好这些老人的生活也成为迈进共同富裕的“必答题”。2020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电力关爱码”,通过老人家中的智能电表分析用电情况并形成红黄绿码,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预警,全天候守护乡村独居老人的安全。今年9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迭代升级“电力关爱码”,一面升级云端算法,一面优化志愿服务机制,多方共建关爱特殊困难群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深度挖掘电力数字资源“富矿”,坚定不移服务绿色乡村,引领能源转型,助力生态富农。

“6月设备共发电700千瓦时,除去当月自家用掉的77千瓦时,余下的电卖给电网,算上各类政府补贴,还能拿到587元!”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村民盛玉洪一打开手机,就能查看屋顶光伏发电设备产生的“阳光收益”。在梅林村,像盛玉洪一样在家里用上时髦清洁绿电的还有50多户。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对绿色用能的追求,不仅在倍增的光伏,也在大街小巷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牌照里,在各个老旧小区改造后新安装的充电桩中。今年1—6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不断加强全域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建成52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新增2.78万个居民充电桩,杭州地区充电桩总数突破11万个。

十年间,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将发展足迹写进答卷,为打造国家电网公司战略落地先行示范窗口、领先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主阵地、助力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不懈奋斗!


数说 杭州电力

十年间,杭州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从8570.65公里,增长至12677.29公里,增长47.92%;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从327座,增长至436座;变电容量从49510兆伏安增长至89974兆伏安,增长81.73%。

十年间,杭州全社会用电量从591.72亿千瓦时,增长至910.33亿千瓦时,增长53.84%;城乡居民用电量从79.32亿千瓦时,增长至158.37亿千瓦时,增长99.66%。

十年间,杭州全社会最大负荷从1032.3万千瓦,增长至1833.4万千瓦,增长77.60%;新能源爆发式增长。杭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从8760千瓦,增长至1466144千瓦,增长16636.80%。

十年间,电动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2015年,杭州全社会共有公共充电桩5250台,充电量共2845万千瓦时。个人充电桩308台,充电量共88.7万千瓦时;2021年,杭州全社会共有公共充电桩20219台,充电量共6.47亿千瓦时;个人充电桩8.6万台,充电量共1.69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