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时间:2022-01-28 15:59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1月20日,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两年来,杭州市就业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重点人群就业,聚力企业用工保障,夯实“稳”的措施,促进“保”的效果,牢牢稳住杭州就业基本盘,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就业智慧和就业力量。

  一、阳光规范,行风建设有态度。落实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和窗口服务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制定《杭州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规范》和《杭州市公共职业指导服务规范》,推动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这两项核心服务标准化,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协调发展,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推荐培训、职业介绍一条龙服务。开展“杭州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杭州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创新大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队伍的政策业务水平和经办服务能力,促进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二、优化细节,服务群众有温度。开设重点群体服务专窗和特殊群体绿色通道,提供帮办、代办及预约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工作取信于民。设立“一站式”为民服务就业窗口,开展“微笑窗口”服务,推行“就业创业导师库”、“胡姐热线”等特色服务,落实办事指南“一单清”、受理资料“一手清”、群众咨询“一口清”,实现办事群众“零跑腿”“不见面办理”,切实以“小窗口”服务“大就业”,“小细节”推进“大满意”。深化就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员工招聘一件事”等全部就业事项网上办、移动办、就近办和全城通办。推进窗口就业事项即办,即办件率达到100%。

  三、数字赋能,转型升级有深度。揭榜挂帅浙江省就业数字化改革试点,实现“杭州建设、全省使用”。推动43个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在“浙就业”APP上线,其中“失业保险金申领无感智办”纳入“浙里民生关键小事”;“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场景成为杭州4000多名基层就业工作者好帮手,服务人次达20万以上。创新推出“数智就业”便民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业务“无感智办”、就业政策“无限智询”和就业服务“无差智训”。目前,受理办件1.1万余件,AI智能机器人每周答复咨询近2000次。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全国政协常委吴晶高度肯定了杭州“数智就业”建设成效。

  四、硬核出招,复工复产有速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成立“援企稳岗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率先开出全国首趟复工专列,累计接返6.3万余名省外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全国首趟复工人员专列“杭州定制”入选2020品牌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年度事件。出台“复工八条”等政策文件,打好“减免缓降返补”政策组合拳,两年以来,发放稳岗返还32.80亿元和各类就业创业补贴23.62亿元,居浙江省首位。疫情常态化后,开展援企稳岗保就业“五强化五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理顺民情、缓解民忧。

  五、主动出击,劳务协作有力度。积极拓展巩固劳务协作“关系网”,主动对接劳动力富余地区,建立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2021年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50份。先后组织企业赴贵州、湖北、四川等地开展劳务协作,举办专场招聘活动43场,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积极探索多区域联动招聘新模式,创新举办“2021杭州跨区域合作线上百城招聘大会”,采取“1+N”杭州主会场与多个合作地区分会场联动的模式,形成“联百城汇千企送万岗”的规模效应,在线提供岗位2.7万个,合作地区60余个,遍布全国13个省。


  六、提质增效,供需对接有精度。积极实施“乐业杭州”系列招聘活动,定制各类专场招聘会,有效促进人力资源供求精准对接。2021年,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布就业岗位85.3万个;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会717场,提供就业岗位52.9万个。举办“杭州市职业指导人员技能竞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创建“启杭”空中职业指导站,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实施就业援助精准服务计划,通过政策帮扶、公益示范、爱心岗位等举措,因地制宜提供精细化服务,靶向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难题。

  就业,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杭州就业工作矢志不渝的追求。2021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好于预期,殊为不易,难能可贵;2022年,杭州就业人将继续踔厉奋发、稳扎稳打,不断促进杭州就业提质量、扩容量,描绘出为民服务的温暖情谊和就业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