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01/2021-2633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政办提〔2021〕14号 公开日期: 2021-09-15
发布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主题分类: 其他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9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9-15 17:46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民进省委会:

贵委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9号提案《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一体化、“一带一路”以及我省“湾区建设”、杭州拥江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支点,1小时高铁直达上海,宁波、绍兴等城市。2017年以来,示范区围绕省政府批复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按照“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标杆、亚太国际航空枢纽、全国临空产业高地、生态智慧航空都市区”的战略定位,加快打造“浙江之门、杭州之窗、未来之城”。在枢纽建设上,积极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在产业集聚上,临空服务业发展迅速,临空先进制造业快速起步,已集聚一批国内外航空公司区域营运总部;在经济发展上,临空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示范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城市建设上,加快建成特色鲜明、高质高效、全国领先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具备建设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良好条件。

二、前期所做的工作

(一)充分依托枢纽优势,对接国家战略,打响临空经济发展新招牌。依托机场综合枢纽优势,积极对接争取,连续收获两块国家级牌子及一张省级金名片,为临空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抢占机遇,打响招牌。其中: 2017年由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批复设立中国·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2019年获评由省委宣传部和省发改委研究中心主导的首届“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十大优秀案例”,属杭州地区唯一;2020年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其中空港区块规划实施范围共5.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科创金融、智能制造、临空服务、跨境电商、生命健康等产业。

(二)以国际机场为核心,多方共同投资,打造浙江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总投资270亿元、总面积150万方的萧山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速建设;机场轨道快线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7号线已于2020年底通车;杭黄杭长专线、杭绍台、沪乍杭等三条高铁规划进入机场;杭州中环、艮山东路、保税大道等四纵四横的主干路网建设提上日程,基于机场的“空铁联运”大型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将在亚运会前完工,交通发展预期不断改善。2020年萧山机场全年实现货邮吞吐量84.2万吨,同比增长20.8%。顺丰、圆通等快递企业实现快件19.6亿件,同比增长30.3%。

(三)强化自贸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塑造高水平开放新形象。围绕自贸区萧山片区建设的“3533”方案,创新制度,创优服务,最大限度释放自贸区的改革红利,奋力打造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积极探索综保功能在B保的先行先试,eWTP数字清关项目落户,跨境进出口实现全模式运行。2020全年完成出口64.2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9610出口完成34.8亿元,占全省67.6%,全市83.2%。全省自贸区建设首批十大成果发布空港占有两项,数量占全省区县市第一。

(四)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开放包容,释放经济发展活力。2017年,积极整合省机场集团和萧山区力量,合作组建浙江杭州临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对空侧资源及机场周边区域实施开发建设。2020年5月,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区协同”为原则,市区联动推进总投资180亿元,总建筑面积150万方的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并以会展中心一期为起点,打造25平方公里杭州会展新城。积极打造亚运村之后又一个市区联动建设的新样板,目前会展中心一期已正式开工,创造了当年谋划、当年审批、当年开工的“萧山速度”。

(五)坚定产业定位不动摇,不遗余力招大引强,临空产业实现新集聚。加快建设杭州湾生物科技谷、空港光电信息产业园、凌空东创等产业平台,积极招引光电信息类、初创类生物医药小微企业、产业化生物医药项目以及税源经济类项目。eWTP数字清关项目、物产安橙等跨境电商项目运营顺利;圆通货运航空总部、东方航空、四川航空、首都航空等区域基地成功落户;临空物流、临空总部、跨境电商、临空服务、临空制造等临空指向性产业加快集聚。特别是以杭州湾生物科技谷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已成功落户生物医药及相关配套项目19个,总投资85亿元。

(六)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宜居宜业的航空新城雏形初见。《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明确了示范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空间总体规划》完成报批稿,拟塑造杭州“西有未来科技城、东有国际空港城”的都市发展新格局。积极参与本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拓展城市开发边界,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德意空港新天地、德信天空之翼、融信靖江、七彩小镇、瓜沥文体中心、宝盛道谷酒店等商住综合体建成并投入使用;融创港印中心、德信空港城、阿尔法城加速推进;安置房、学校、医院等有序跟进,临空区域的城市配套加速健全。杭州空港正在从“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不断跃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示范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况,下阶段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彰显优势、拉高标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按照市委“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的要求,全力打造“1223”工程,努力建成“浙江之门、杭州之窗”,为浙江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发挥强有力的示范纽带作用。

“1”是打造一个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深化“区港联动”,全力支持萧山机场对标孟菲斯,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积极配合省市对空港周边大交通进行梳理和谋划。加快实施杭州中环、杭绍甬智慧高速等外联外通道路,以及永盛路东伸,宏业路东伸等本级道路,打造浙江省最重要交通枢纽。

“2”是建设杭州大会展中心和全球跨境电商示范中心两大中心:一方面加快推进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打造杭州新地标,力争于亚运会前基本建成。同时充分发挥会展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集聚,加速推进25平方公里会展新城建设,实现临空经济与会展经济的双轮驱动。另一方面在既有的跨境电商9610、9710等全模式通关业务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出口全模式集货集拼功能,试行退税便利化改革;深化eWTP项目建设,试点开展“线上下单、线下展示、定点配送”、“数字清关”进口新模式;探索“数字+服务”新业态发展,建设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打通平台、支付、关汇税通道,降低交易成本,力争在总量提升和规则制定上均有新的突破。

“2”是打造智能制造和临空服务两大产业高地:一方面以杭州湾生物科技谷为依托,力争“十四五”期间招引落地生命健康类产业50个以上,形成“世界知名、国内领先、长三角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以空港光电信息产业园为引领,积极招引光电信息、柔性电子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形成临空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另一方面以机场为核心,推动“临空+会展”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城市重点开发项目以及医院、学校、养老中心等公共配套,力争三年内开工及建成面积超500万平方米,有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是实现“三提”:实现以交通、生态环境为核心的配套提升,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为核心的发展提质,以数字化改革为核心的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