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01/2021-2633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政办提〔2021〕28号 | 公开日期: | 2021-09-15 |
发布单位: | 市政府办公厅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潘秋梅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666号提案《关于进一步提升“乌龟洞”遗址打造远古人类生活体验基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建德人”遗址保护开发的重大意义
“建德人”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浙江旧石器考古的空白,改写了中国智人的活动分布范围,揭开了人类发展史“浙江篇”的序幕,为浙江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推进“建德人”遗址的保护开发,对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文物遗址、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塑造古今交汇文化新盛景,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010年,我市建成“建德人”遗址展览馆;2013年,“建德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其保护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二、“建德人”遗址保护开发的前期工作
(一)推进二次考古。2012年11月至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建德文保所联合开展旧石器专题调查。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省考古所继续对李家镇、大同镇、航头镇等20多个可能存在人类生活遗迹的洞穴逐一开展考古调查,发现各类动物化石50多件,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3件。2019年6月至7月,省考古所再次针对李家镇域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实地踏勘了18个洞穴和8处各类工程剖面。
(二)学习开发经验。市园文局及建德市相关部门赶赴宁夏,考察中国史前考古发祥地——水洞沟旧石器遗址保护利用工程考察学习。与当地专家深入座谈,了解旧石器遗址开发的初衷前景、宣传模式、投资运营等情况;并实地参观旧石器遗址和展示场馆,学习当地文化内涵的展示方式。
(三)优化开发方案。聘请省内外专家把脉“建德人”遗址文化旅游发展策划方案,做好“建德人”遗址文化旅游发展策划方案的深化和修改,在秉持考古严谨态度,尊重历史价值、弘扬人文精神,借鉴成功经验等前提下,提出深化与修改意见,力求“建德人”遗址场馆和李家镇远古文化旅游目的地体现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建德人”遗址保护开发的下步计划
(一)推动展馆扩容提质。继续推进“建德人”遗址新馆建设,邀请上级文旅部门、考古专家、乡贤等把脉“建德人”遗址文化旅游发展策划方案,对方案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更好发挥“建德人”遗址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提升研学旅游体验。基于“建德人”遗址现有场地,实施馆内场景提升和周边古人类生活体验基地建设工程,进一步丰富展陈内容和研学体验设施;依托文化礼堂和已征迁房屋开设研学培训课堂、室内体验馆等;整治提升村庄环境,打造游客接待中心,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邀请各级专家开展考古勘探直播,并对化石重新进行科学鉴定和年代测定;加强与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挖掘和宣传遗址文化;以党史学习教育和纪念《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发表15周年为契机,举办理论研讨会;打造“云上博物馆”,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推介遗址故事和文化,并举办线上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建德人”遗址研学活动,邀请市委党校教师、学员赴“建德人”遗址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四)争取政策支持。支持遗址所在地—新桥村申报杭州市美丽乡村特色村;计划将“建德人”遗址纳入文物激活推广工程和“拥江发展”规划;力争将浙江人类起源地纳入学生课本或者乡土教材,并作为省级学生研学基地;争取省发改部门支持,尽早将建德人遗址工程纳入省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