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98/2021-26279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08-19 | |
发布单位: | 市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余杭区鸬鸟镇作为典型生态旅游型乡镇,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鸬鸟蜜梨,民宿(农家乐)产业规模全区居首,先后获得“全国旅游百强乡镇”“全域国家3A级景区”等多项国字号荣誉。近年来,该镇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探索出全域景区一体化运营旅游发展新模式。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1亿元,同比增长150%。以国有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合资成立一体化运营公司的方式,有效带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合作企业(农户)营收超2000万元,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创新运营模式,构建全域“一盘棋”运营格局。一是成立专业公司。引入余杭旅游集团专业团队与全镇6个景区村庄经联社联合成立鸬鸟乡村产业运营公司,对全域景区村庄进行统一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管理。村集体入股,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带动村民变股民,激活村民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二是强化人才配置。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旅游集团及镇政府提供“三重”人才保障。区旅游集团派驻5名专业管理人员长期驻点。区农业农村局聘任乡村职业经理人至村社,试点将其转至合资公司,避免人才“单兵作战”。此外,镇政府选派具有丰富农产品销售经验的原太公堂村书记进入公司管理层,协调本地资源,助力业务拓展。三是突出资源整合。合资公司与镇区域发展办合并办公,形成专业互补、职能互补的融合办公新机制。合资公司以专业企业管理经验和旅游标准化服务知识,为政府提供旅游产业配套建议和规划方向,为招商引资提供业务支撑。政府则帮助合资公司加强与区级部门联系,第一时间掌握各项产业扶持政策,携手整合资源助推产业发展。
二、用好三个抓手,打造全域“一条链”产业联盟。一是深耕品牌驱动。注册“遇见鸬鸟”全域景区品牌、“鳌梨给”文创产品品牌、“鸬鸟味·道不完”农产品品牌等商标,打造“梨小六”“小梨君”等旅游IP,大力引导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申请使用,通过品牌串联企业和产品,促进鸬鸟农产品、文创产品、旅游伴手礼、景区景点、特色民宿等营销推介,打造鸬鸟全域农文旅融合响亮LOGO。同时,打好旅游节庆“组合拳”,积极策划“山花节”“蜜梨节”“年货节”等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游客数量连年创新高,今年“山花节”累计接待观光食宿等各类游客24万人次。二是建立企业联盟。与辖区重点农产品企业、旅游服务企业等建立战略联盟,通过旅游套票及联动宣传营销等方式,抱团发展互促共赢。以老牌景区山沟沟景区公司为例,合资公司以团购价向其采购旅游套票1.5万张,并与其他旅游线路节点形成产品组合,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为全域旅游引流的同时也让老牌景区重焕生机。三是拉动农户参与。全镇266家民宿(农家乐)全部实现“六统一”管理,突出“差异化、集聚化、品质化、品牌化”建设,逐步成为长三角民宿旅游新地标。充分发挥校地合作、科技小院等优势,帮助农户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工。打造鸬鸟特色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线下门店等方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去年鸬鸟蜜梨销量达1.5万吨,销售额逾2亿元。
三、推动数智赋能,精心打造“升级版”乡村小脑。一是绘制数智旅游“一张图”。依托数智鸬鸟乡村治理平台,开发数智旅游板块,汇聚景点、民宿(农家乐)、公共服务、农产品销售等人房企事物信息56000余条,形成较为充实的全域旅游数据池。在重要点位配备5套人车感知设备、173个安防设备、5个森林高空瞭望全景探头等智能“触角”,实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机过留号、物过留痕”,变“周期采集数据”为“实时更新数据”。二是构建数智管理“一张网”。将15家景区景点和6家景区村庄游客实时流量数据与交通、综治、公安、舆情等行业数据融合集成分析,实现热力监测、热门景点分流、交通秩序协调、游客矛盾纠纷处置等功能。今年以来,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热度攀升,鸬鸟镇四大红色文化主题展馆月接待量超200团次,累计接待近16万人次,数智旅游平台实时分析预警、有效分流,大大缓解拥堵现象,无一起游客投诉事件。三是实现吃住游购“一站式”。开发“遇见鸬鸟”小程序,为游客提供智能路线推荐、门票预定、民宿预定、农产品购买等一站式服务。加强平台运营,增强游客互动,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抽奖活动、游览评价等形式增长引流,截至目前平台粉丝量达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