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2021年杭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之“数字化监管促民生”展示日活动在临安区举行。此次活动是杭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举办的第四场开放式食品安全交流体验活动日,同时也是今年杭州食品安全宣传周“收官之作”。此次活动十分注重与居民的互动,能够让居民参与食品的制作加工过程、食品快速检验检测等,使其对食品安全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助力食企发展
家里孩子喜欢带有果味的牛奶,所以我们会把调制好的水果放进纯牛奶里,这样牛奶成分会不会发生变化,营养会不会受到影响?”“这是从家里带来的茄子,想检测下上面有没有农药残留,大概需要多久?”活动现场,与会人员积极参与了食品安全民生实事项目体验式互动展示活动,体验了“数字化监管促民生”项目。在“浙食链”监管展示区,小王子食品、康太炒货、三和园食品3家食品企业详细介绍了“浙食链”上链赋码产品,图文并茂地科普“浙食链”的产生、扫码和应用。
“在接到市场监管局通知后,我们立即开展‘浙食链’培训,结合‘浙食链’重新开始申请商品编码,目前企业将近8种产品已实现‘浙食链’上码,其余产品包装还在印制中。‘浙食链’对企业来说不用花成本,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库的全过程,十分便利。”浙江临安三和园竹盐食品有限公司品控经理陆其芳说。
在数字化生产展示区,杭州味全食品展示了“可视数字化工厂”场景,在“牛奶知多少”“乳酸菌知多少”“美味知多少”互动环节,加入了“新鲜、健康、安心”的产品来自原奶罐车GPS、生产MES、实验室LIMS、仓储WMS,成品冷链TMS等系统集成的智能管控介绍。在数字化检测展示区,测检机构检测人员向与会者展示了数字化检测服务,在线预约客户选取的蔬菜、水果等食品,经现场快检后,以短信形式推送检测结果。
“参观完数字化监管展示区,让我对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没想到现在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检测已发展得这么好,一键扫码就可以知道食品生产、检测等各种信息。今天来这里学到很多新知识,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市民代表钱女士说。
走进百姓生活
扫描某餐厅外的“食安码”,界面跳出该店的烹饪间、清洗间、操作间监控视频,往下划可以看到商家的经营资质、企业自查、监督信息等信息,消费者还可以写评论、进行社会监督、举报。参观人员来到青山湖宝龙广场,通过触屏或扫码了解到场内餐饮单位迭代升级了阳光餐饮,餐饮单位通过安装物联设备和视频抓拍AI智能技防,引入了4D管理体系,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今年,临安区率先在青山湖宝龙广场完成所有餐饮单位智能阳光厨房建设,全部实现互联网在线可视,网络订餐也已全部使用食安封签,后厨全部实施4D管理,前厅全面展示文明餐桌宣传,店门口统一展板亮码经营和集中展示食品安全、制止浪费、食安保险等信息,成功打造阳光餐饮示范街区,确保百姓放心就餐。
“发现有人违规进入后厨,请及时处理。”在参观完青山湖宝龙广场阳光餐饮示范街区后,参会人员一行人走进青山湖科技城第二小学,进入厨房时,厨房“AI管理员”发出警示音,这是识别到参会人员作为陌生人进入了后厨。近年来,学校增加了视频抓拍员工不规范行为识别警示,普及了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加装了食品储存设施、餐具消毒设施、二次洗手消毒、专间空气消毒等智能物联设施,智控学校食堂已开始普及。“这样的民生投入,让安心消费可见可感,真正让我们的就餐成了一种生活享受。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关注、推进餐饮、学校食堂的发展,这是杭城民生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与会代表说。
“食品安全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传统的宣传教育、问卷调查等方式,无法让居民有很深的体验;这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十分注重与居民的互动,选择让居民参与食品的制作加工过程、食品快速检验检测等,真真切切让他们对食品安全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协调处副处长王敏表示,下一步,杭州将继续做好常态化食品安全抽检、整治工作,提升辖区食品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