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 六保 > 保市场主体
市执法队“四个加强”开展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
时间:2021-06-09 10:24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市执法队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重点领域行业隐患排查工作要求,紧盯演出市场秩序,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对擅自从事营业性经营活动专项整治的通知》,决定于4月13日至5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专项整治工作,以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排查监管,狠抓问题整改,确保我市演出市场经营秩序健康有序,全力护航建党百年。

一、加强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驻场演出执法检查。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是本次整治重点。在今年初市队布置的演出场所全面核查工作基础上,按照本次整治要求,各地执法队再次组织力量对辖区演出场所、演出经纪公司、文艺表演团体进行全面摸排,掌握动态底数。整治期间,市区两级文化执法机构共计出动1677人次,检查场所677家。经过摸底,全市现有备案的演出场所109家,其中营业67家、停业23家、暂停19家。演出团体机构132个,演出经纪机构171家。在掌握全市营业性演出活动情况下,各地加大对辖区内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游乐园、宾馆、饭店、酒吧、餐饮、商场、农村地区等非演出场所驻场演出的执法检查频次。五一假期等重点时段,由市执法队李会学队长带队,开展对夜间演出场所、酒吧、餐饮演出的抽查,做到“放假不放松,巡查不间断”,切实加强演出市场巡查,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演出场所演出经营活动现场监管。全市组织力量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批的大型演出活动以及酒吧演出进行实地监管,分别对杭州国际音乐节、太子湾公园西湖音乐节、滨江区“顾的(GOOD)音乐节”、“薇娅狂欢节”临时性大型演出活动,以及建德“江清月近人”、西湖景区“最忆是江南”等实景演出共计现场执法保障39场。认真核验演出审批手续,对演出内容进行现场全程录像,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临时性搭台演出的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加强网络表演直播平台监管。各地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对辖区内提供网络表演内容的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一次全面摸排,摸清底数,梳理网络表演经营活动情况。此次排查活动对全市82家网络表演企业的网站、手机APP等进行了一次排查梳理。对花花直播、战旗直播、来疯直播、蜜岛直播、夜秀直播、KK直播、星芽直播、氧秀直播、Rela热拉直播、羚萌直播、盘丝洞、奇遇直播等12家含有网络表演内容的直播平台开展了重点执法检查。重点排查事项为:提供含有淫秽色情、危害社会公德、宣扬暴力、赌博、迷信等禁止内容的网络表演;提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表演。通过排查发现大部分企业都能做到规范经营,通过执法指导等方式督促网络直播平台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守底线红线,督促网络表演企业严格落实内容审查主体责任,健全内容管理制度,配足内容审核人员,严格监督表演者表演行为。

四、加强农村演出市场监管。重点加强对物资交流会、农村庙会、农贸集市等可能存在的演出活动,农村临时搭台无证演出、城郊结合部的流动大篷车演出进行监管,将无证大篷车等无证演出纳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管理平台“一张网”。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网格员、农村文化市场义务监管员作用,确保及时掌握农村演出市场动态信息。整治期间,取缔无证“大篷车”3起,强化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动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扩大,避免形成社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