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04/2021-26136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商务〔2021〕79号 成文日期: 2021-05-28
发布单位: 市商务局 主题分类: 商业、贸易
杭州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99号提案的复函
时间:2021-06-04 11:26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赖苇等经济界别组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数字引领、创新生态,打造杭州国际新型消费中心的提案》(99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外办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年来,我市从打造“购物天堂、美食之都”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直致力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去年11月底,知名咨询机构仲量联行从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六个维度,综合测评出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其中,杭州位列全国第六,紧随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和深圳。

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就联合出台了《杭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市委办发〔2020〕55号),从打造多层次消费商圈、集聚全球消费资源、强化数字赋能、构建开放消费格局、拓展多元消费场景、营造一流消费环境、打响城市消费品牌、提供有力消费支撑等8方面明确了24条具体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杭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今年初,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各成员单位进一步细化年度项目清单,采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为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把“杭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训班”纳入2021年度干部教育培训班次计划,准备在7月下旬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县)的分管领导干部开班学习。同时加强宣传和对接,全力争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试点。

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消费中心城市,优化国际化配套。加大本土消费品牌培育,通过消费促品牌,品牌促消费,讲好杭州故事。坚持城市建设到哪里,商业配套完善到哪里,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把杭州打造成开放包容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二、全力发展数字经济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和“企业上云”等专项行动,大力发展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坚持数据驱动、创新引领、融合带动,坚持不懈抓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集中攻坚抓产业数字化,全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全产业各领域的深入融合。2020年,杭州市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810.4亿元,增幅17.9%,利润753.69亿元,同比增长8.2%。全市云大产业开启了从服务全面上云到服务云上创新的新征程。

2020年,我市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领先地位。全市主要通信运营商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14.79亿元,同比增长5.2%;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0.3T,增长8%;累计建成5G基站20430个,增长68.1%,5G出账用户数达到294万户,在全国率先完成部分区域的SA独立组网,实现5G商用的关键突破,核心主城区、县域核心城区以及主要园区完成精品网络全覆盖,在工信部的5G移动网络测试中5G网络质量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6月,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网络就绪度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水平位列全省第一。

三、全力做强现代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瞄准杭州市新制造业服务链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业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强化对制造业科技研发、产品质控、市场管理等环节的支撑作用,形成与杭州新制造业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瞄准乡村商贸流通业、休闲旅游、数字信息、综合服务等方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工商资本、科技、人才“上山下乡”,完善农业保险金融体系、人才科技体系。

强化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顺应产业融合发展和生产生活多样化趋势,推进服务业内部领域交叉渗透和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文化+”“科技+”“金融+”“物流+”“商贸+”等。

四、全力打造智慧物流枢纽

我市已集聚了菜鸟网络、传化公路港、“三通一达”等一批优秀企业,物流智慧化水平全国领先,但存在物流枢纽地位不突出、产业布局分散、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为更好地链接原料与生产、供给与消费市场,市发改委拟于2021年申报以智慧物流为支撑、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空间载体包括空港和菜鸟两大片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城市发展目标,优先建设以智慧物流为支撑、商贸物流为主体的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着力将杭州物流枢纽打造成为“全球智慧物流创新高地、亚太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全国物流枢纽经济样板”,形成“智慧、互联、高效、便捷”的全球重要智慧物流枢纽。

五、全力推动消费创新

新电商:打造国际新电商中心城市,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生鲜电商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举措包括:积极发展壮大谦寻、如涵等头部直播企业,加大对全国头部直播电商企业、项目、人才等招引力度,推动100名头部主播落户杭州;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对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培育进口跨境电商平台,鼓励跨境电商新技术新业态先试先行,探索跨境零售进口商品“线上下单、线下展示、定点配送”模式;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推动生鲜产品标准化建设。

新文旅:目前杭州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14个,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园、文创街区等50余个,推出“杭州数字经济旅游十景”和100个文化和旅游特色消费示范点(店)、10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标杆地、“10+X”夜经济地标、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6+X”计划等,构建丰富多元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拓展智慧服务,围绕“多游一小时”的目标,在全市195个景点、206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及515家酒店推出“10秒找空房”“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应用场景,大力推广无接触服务和消费,累计使用超过2000万人次。积极开发电子地图,打造智慧景区。探索直播营销模式,举办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IP活动“杭州奇妙夜”,组织旅游达人、金牌导游、“村姑主播”等开展直播活动。推出“城市锦鲤”盲盒消费、“杭州文旅超级品牌日”等活动,通过多载体、多元化的推广,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

新时尚。打造国际新时尚消费之都,建设国内时尚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重点举措包括:大力集聚国际时尚消费资源,充分利用上城区湖滨商圈特有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杭州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组织开展时尚创意设计人才交流、时尚设计师大赛、时尚品牌展览等时尚活动;把握国潮化兴起的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杭州历史文化,推动服装、珠宝、首饰等时尚产品与本土文化结合。

六、全力促进消费国际化

在国际化方面,结合我市和国际友城产业特点和优势,重点推动我市与英国利兹市在数字经济领域,与芬兰奥鲁市、德国德累斯顿市在智慧城市领域,与法国尼斯市、新西兰皇后镇在文化旅游领域,与美国西雅图市在高端制造和跨境电商领域等的进一步合作。发挥我市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和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借助国际友城平台,提升杭州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今后还将积极参与和搭建更多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提升杭州在“新消费”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充分发挥旅游国际化作为城市国际化的先发优势和先导力量,实施第五轮杭州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2021-2015年),突出“资源融合”、“数字经济”、“文旅消费”等发展重点,实现从国际营销推广向全球品牌塑造的全面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头部旅游企业,建成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功能,强化旅游目的地国际化管理,优化旅游目的地国际化环境。力争通过杭州旅游国际化战略的有效实施推进,不断开拓境外客源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杭旅游度假,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花费,助力杭州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

七、全力打造促消费新平台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我市根据省委数字化改革要求,在整合消费促进月、休闲购物节等传统促消费活动载体基础上,以“数智消费·乐享生活IN杭州”为主题,突出“数智”元素,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促消费平台——数智消费嘉年华。该项目已于4月29日晚在滨江区射潮广场隆重启动,现场发布了“新消费·醉杭州”LOGO,并作为杭州今后各类促消费活动的统一品牌。嘉年华启动活动得到了央媒的高度关注,央视《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都作了报道。央视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现场云、人民网全程直播,实时点击量达到百万级。嘉年华在全市掀起了一股数智新消费潮流,带热了“五一”假期消费,根据美团《杭州“五一”假期生活服务消费报告》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杭州消费额规模全省排名第1,占全省总额的38.4%,全国排名第7,同比增速110%。

数智消费嘉年华贯穿全年,以“十百千万亿”为架构,开展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十”是指十大活动主题(数智新商品、数智新服务、数智夜生活、数智新国潮、数智新汽车、数智直播秀、数智新农村、数智新体验、数智新文旅、数智新会展);“百”是指举办数百场各具特色的促进消费活动;“千”是指千名主播千场直播;“万”是指万企万店,消费场所、消费业态、消费人群全覆盖;“亿”是指鼓励商家让利刺激,撬动百亿级新增消费。通过数智消费嘉年华,不断促进杭州消费对象、消费模式、消费场景的数智化。

八、全力推进数字生活新服务

今年1月底,我市被列入全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先行市,上城区、萧山区和桐庐县列入样板区(县)创建名单。建立数字生活新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5个相关市直部门为成员,并在市商务局设立办公室,成立数新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数新标杆城市创建工作。数字生活新服务涵盖数字商贸、数字教育、数字出行、数字文旅、数字健康、数字政务等六大板块,结合杭州实际梳理制定了2020年-2022年杭州市数新标杆城市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清单。今年来,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高水平创建“数智杭州·宜居天堂”要求,积极打造数新服务应用场景。据省数新办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数新总指数、一级指数(数字生活基础设施、生活服务数字化、新服务带动新消费)均居全省第一。

积极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综合开放平台,依托蚂蚁集团的信息技术优势,完善支付宝“市民中心”平台建设,促进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线上办事便利服务功能。目前,支付宝“市民中心”平台已入驻生活缴费、公积金、社保、医保、公安交警、疫情疫苗、医疗健康、车主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270多项,同比增长近20%,覆盖杭州市民超900万,月均使用用户600多万,活跃度较高。

持续打造“新零售示范之城”,一批新零售企业正由单点创新逐步向区域聚合发展,武林智慧商圈、湖滨步行街等新零售街区(商圈)基本形成,我市新零售业态已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大力推进直播电商发展。随着“直播+”模式广泛应用,直播电商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监测显示,一季度,我市直播电商在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三大直播主流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额达1664.2亿元,同比增长300%,约占全国(5757.4亿元)的28.9%,占浙江省(1828.3亿元)的91.0%,超过广东(1146.0亿元)、上海(519.5亿元)、北京(340.5亿元)、江苏(246.0亿元)交易规模,是省内排名第二(嘉兴)的30余倍。积极助力小店经济数字化发展,通过“零售通APP”智能门店管理系统,杭州超过4000家传统便利店实现数字化运营。

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取得新突破,截止4月底,全市已建成数字生活新服务应用场景27个,在建数字生活新服务应用场景30个。其中“安心找家政”、“智慧校园”、“多游一小时”、“数字公交”、“未来社区”、“一码就医”、“食安慧眼”等应用场景都已发挥数字生活服务作用。

感谢您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消费促进处  潘青云

联系电话:85257660

传    真:85257600




杭州市商务局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