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04/2021-26135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商务〔2021〕82号 | 公开日期: | 2021-06-04 |
发布单位: | 市商务局 | 主题分类: | 商业、贸易 |
民建杭州市委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直播电商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该提案的办理,组织有关专家对相关电商园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座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研究讨论,形成了办理意见,现复函如下,敬请斧正。
一、杭州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杭州是中国电商之都,也是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2020年1-12月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8992.2亿元,占全省(22608.1亿元)的39.8%,同比增长19.7%,超过全省增速5.4个百分点;居民网络消费3219.7亿元,占全省(11071.7亿元)的29.1%,同比增长15.8%;网络零售顺差达5772.5亿元,占全省(11536.4亿元)的50.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杭州直播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既拓展了新消费增长点,也带动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杭州直播电商源自于电商,又反哺于电商。在直播电商领域,杭州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08年第一批淘女郎开始,到2016年以如涵为代表的MCN机构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直播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杭州直播电商产业链覆盖直播平台、MCN机构、直播电商园区基地、供应链系统等多个环节,生态系统较为完善。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度杭州的直播电商销售额(GMV)达3219.1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全市现有淘宝直播、抖音、蘑菇街、有赞、云集、有播等头部直播平台20余家;涉及从业人员约40万人;知名MCN机构50余家,包括微念科技、谦寻文化、如涵文化等全国排名前列的MCN机构;一定规模产业化的直播电商基地、园区40余个,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现有直播相关企业注册量为4265家,位居全国第一。
二、目前所做工作情况
我局紧抓直播电商热点,围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大力推动“直播+”模式的广泛应用。
一是制定直播电商发展政策。《关于加快杭州市直播电商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20年7月9日正式印发,余杭区、滨江区、西湖区等多个区县出台支持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实施细则,支持直播电商发展。市人才办、市商务局等5个单位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发展有关举措的操作办法(试行)》,细化明确了我市直播人才分类认定、直播电商人才享受待遇、“杭商学堂”培训、组建直播电商人才协会等政策规定。
二是举办全市性直播电商大型活动。“云上杭行”5*20直播电商季于2020年5月20日在中国TOP直播电商产业园正式启动。仅启动仪式短短2个小时活动就吸引到粉丝968.67万人,直播间销售总量达到26.25万件,实现成交额1777.95万元。开展“云上农合、供销甄选”系列惠农助企公益直播带货32场,在线观看累计29万余人次,抖音平台发布的短视频播放量26.2万次。
三是聚力直播阵地。实施“112”杭州青年电商达人工程,成立全国首个“中国青年电商网红村”;成立网红村(达人联盟)党、团支部,加强党团政治引领。设立中国(杭州)青年电商主播培训基地、杭州物流产业青年直播基地、小青团e家·知勤谷电商平台,成立杭州亚运青年主播志愿服务队,通过多地设立实体化阵地,努力将杭州打造成青年电商网红人才的向往地。
四是搭建直播电商研究体系。牵头筹建并正式揭牌成立了“中国(杭州)直播电商经济研究院”、“中国(杭州)直播电商产业教育学院”、中国(杭州)直播电商专家委员会等三大机构,标志着杭州率先在直播电商领域建立起专业研究机构,开创全国先河,为未来直播电商发展在制定行业标准、进行产业研究、发布行业指数、提供决策参考、开展行业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保障。
五是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开展全市直播电商基地(园区)和产业公共直播间的摸底调查,推荐60家直播电商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直播电商基地和产业公共直播间创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认真谋划编制《杭州市电子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打造直播电商示范工程,加快直播电商园区(基地)建设,助推商业转型升级,推进世界知名直播电商企业总部入驻杭州,深度挖掘直播电商品牌、网红打卡地。鼓励直播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构建科技支撑体系,支持企业创新直播新业态和运营模式。鼓励国产、国际品牌共同提升直播效果,形成电商与实体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制定直播电商评价标准,完善直播电商行业规范,整合杭州直播电商平台资源、服务资源、主播资源、机构资源等,建立起直播电商行业内各类参与主体评价评级标准。
2、加大直播电商经营监督力度。一是构建“平台—市场监管—消费者”共治格局。加大对平台内经营者资质资格审核力度,确保违法违规内容可自查、可溯源、可反馈,压缩违法违规行为的活动空间。二是落实好平台主体责任。直播平台建立对主播的信用评价体系,奖惩体系,考核体系,对于违法违规的直播,进行相应的处罚。三是推动直播行业领域标准的出台。在当前以电子商务法为代表的上位法有待具体落地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直播领域行业标准、主播行为守则、平台自律公约等方式,来推动直播电商的规范化发展。我局也将加强与网信、财政、税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形成联动处理违规直播的合力,将不合规定的主播、直播电商企业列入黑名单,取消直播电商人才认定和直播电商企业的政策奖励。
3、促进杭州电子商务品牌全方位提升。一是通过杭州城市礼物等网销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丰富以杭货杭景、文创旅游等为代表的直播品类,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知名度、附加值高的直播电商产品与服务内容,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提高对本地企业和产品的辐射带动,助力打造“杭货”品牌IP。二是持续办好重大会展活动。筹备举办2021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坚持“高端化、品牌化、专业化、市场化、全年化”的运营思路,持续围绕“看趋势,找服务,选产品”的办展宗旨,全面推动电商中国·浙江杭州项目品牌“升格、升维、升值”。
4、推动直播行业领域标准的出台。在当前以电子商务法为代表的上位法有待具体落地的情况下,采取其他替代性的办法,来推动直播电商的规范化。一是制定直播领域的行业标准。如通过标准的形式,对直播平台的预先审查如何具体落地,给出指导性的标准,引导直播平台合规。二是针对主播,形成某种主播的通用的行为守则,规定直播需要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三是针对平台,形成平台自律公约,号召呼吁直播平台都遵守类似的经营规范。
5、完善人才培育体系。经认定的直播电商高层次人才在落户、优先购房、购(租)房补贴、子女入学、车牌竞价补贴、医疗等方面享受相应待遇。积极引导旅游、文化等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直播电商培训,鼓励在杭高校、直播电商平台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直播电商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大招引、分类认定、培育培训、强化赋能、引领服务,全面加强直播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直播电商企业纳税、主播带货销售额等市场化人才评价标准,将直播电商专项人才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
联系人:孙凡 85257725 13588156706
杭州市商务局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