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79/2021-26126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6-01
发布单位: 杭州市城乡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40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6-01 13:50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朱雪峰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品质、打造宜居天堂的建议》(第404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民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把好施工前、中、后三个关键,形成多方民主参与、合作共赢好局面的建议

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要求尊重居民意愿,凝聚居民共识,一是坚持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改不改”居民说了算。改造前,要求居民的改造同意率和方案认可率均达“2/3”,才可列入改造计划。通过构建“红茶议事会”、“潮鸣邻里会”等议事平台,激发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家园”的意识,做到居民的意见有人听,问题有人答,确保改造工作真正呼应居民的期盼。二是坚持清单式改造内容,供居民“看单点菜”。按照“保基本、促提升”要求,制定模块化、菜单式的改造内容选用清单,以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生活需求为切入点,确定水、电、气、路、安全等83项基础改造内容;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确定增加公共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小区文化等48个提升改造内容。三是注重居民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及时按照居民意见完善方案,邀请居民代表参加项目竣工验收,将居民满意程度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绩效评价的考核内容。4月21日下午,市旧改办专程赴上城区西牌楼小区、姚园寺巷小区改造项目现场踏勘。经了解,西牌楼、姚园寺巷小区改造方案在施工前、过程中进行了意见征求及公示,并在施工前已将工程情况、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等情况予以公示。目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后期将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在改造过程中确实存在施工过程中沟通不够细致、不够广泛,仅是业主代表参与、未告知施工节点、公示不够醒目直观、施工不够规范等问题,上城区旧改办表示将在后续工作中予以整改。

二、关于老旧小区提升适老化水平的建议

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已实施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608台(预留加梯位1427个),无障碍及适老性设施3591处,绿化改造提升216万平方米,新增口袋公园358处,新增绿道28公里,新增养老服、托幼、文化公共活动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用房等设施92458平方米。一方面,整合小区碎片资源,共享城市公共资源。整合小区内既有设施、边角地和碎片地,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活动空间。鼓励将小区原有绿化、游步道、停车泊位等在不降低其用地比例的前提下重新布局,腾挪置换空间,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宜居环境。还通过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社区公共空间协同开发等模式,实现周边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小区居民对养老助餐、托幼教育、公共休闲、卫生防疫、无障碍设施等的需求,打造老旧小区“15分钟”居家服务圈。另一方面,挖掘内部国有资源,提升配套服务。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将老旧小区内或附近的存量房屋提供给所在街道、社区用于养老托幼、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截至2020年底,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已盘活86处、2.7万平方米存量房屋支持所在社区用于公共配套服务。

三、关于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共担机制的建议

一是专营单位参与改造。专门设立市级职能部门及相关专营单位参与的管线建设协调小组,通过会议协调,现场踏勘等方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管线改造问题,协调鼓励国有运营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如杭州移动电信、水务燃气等企业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承担改造费用约1.7亿元。二是引导居民出资参与改造。探索通过建立专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个人捐资等多渠道。制定出台《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居民出资原则上不超过改造成本的10%,目前在部分改造项目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如下城区打铁关经济合作社股份公司出资10万元,发动居民共同出资(每户500元),共筹集改造资金13.75万元。三是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以公共空间限期使用权、稳定的住户客源以及税费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改造、管理和运营。目前已探索出社区提供经营场所,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养老、助餐等便民设施改造并负责后续运营以及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小区公共立体车库等多种模式。

四、关于实现多方运营,释放老旧小区经济活力的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实行物业管理打包连片、区域性管理的模式,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对小区闲置用房、物业用房、社区用房等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增加老旧小区物业配套和经营用房,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为居民提供养老、家政、助餐、助医、托幼等便民服务,形成有稳定投资收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江干区采荷街道针对当前老旧小区收费普遍不高的情况先,整合“低、小、散”服务资源,将辖区划分为两个物业管理服务片区,引入宋都集团等两家物业公司,实施“金牌管家”一体化标准服务。其他,我们也还在积极进行创新和探索,如上城区南星街道和绿城理想生活集团的“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推进模式;江干区采荷街道红菱社区正在探索联合西子奥的斯公司结合旧改实施加层模式。

五、关于探索多元民主共建模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形成“党建引领,业委会、物业、居民三方协同”的基层治理模式,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业主议事规则,提升自治管理水平;二是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如江干区凯旋街道创新物业“片管家”模式,将辖区内12个准物业(无物业)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打包”引入4家物业公司,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市旧改项目引入专业物管小区218个。三是出台老旧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物业改善的老旧小区给予财政补助,原则上每月每平方米不超过0.3元。目前全市有218个改造完成的小区引入专业物业公司。

下一步,我委将立足自身职责,为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贡献力量。一是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督促各地落实“四问四权”,加强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加快旧改推进力度。二是提升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水平。对老旧小区和周边区域开展片区规划设计,为优化片区配套设施布局、推进配套设施落地提供保障。三是提升老旧小区的基层治理。建立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决策共谋机制,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四是数字赋能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整合和利用片区资源,有机融入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未来社区场景应用和特色的老旧小区。

感谢您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处  黄媚

联系电话:87150515        传真:87150515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