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79/2021-2612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6-01
发布单位: 杭州市城乡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47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6-01 10:10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朱云夫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停车产业化助推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第478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城市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住保房管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随着杭州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区停车难矛盾日益突出。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并从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四管齐下”综合施策来缓解停车难问题。自2011年我市大力推进停车场(库)建设以来,杭州市区(六城区)共新增路外停车位约57.1万个(含公共泊位7万个),约占当前备案路外停车泊位总量的一半,先后清退路内泊位3万余个,停车位缺口得到逐步收窄,停车位结构得到优化,局部区域停车条件得到改善。

一、关于“推进停车资源统一归集”的建议

停车泊位的运营管理方面。根据《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公共停车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进行运营、维护和管理”;“道路停车泊位由辖区道路停车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的文件精神,目前,我市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除部分由区属平台单位管理外,大部分由城管部门负责运营管理,其他社会停车场由各社会投资企业负责运营管理。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的停车效率,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度,2016年,我们开展了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公建民营”模式及流程的研究,积极鼓励城区政府将已建设的停车场项目通过市场化模式引入社会专业化团队经营管理。目前,上城区、西湖区政府,工投集团、交投集团等单位已将部分所属建成停车场通过经营权招标的方式引入了第三方经营,无论是从停车泊位利用率还是投资效益来看都取得较好成效。后续,我们将联合城管部门和城区政府进一步加快停车产业化市场化推进,拓展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引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运营实力的企业参与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的运营管理,形成规模效应和资源归集,促进全市停车管理的一体化标准化,促进公共停车泊位利用率的提高,更好地充分发挥政府资源的社会效益。

停车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2018年,我市统筹推进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建设,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实现城市级停车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积极破解城市停车难。今年,我们将联合城管部门充分利用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已归集的停车场信息数据,采用网格化精准化管理模式,细化研究全市划分的约9000个管理单元的停车需求,利用信息数据深入分析停车难易时段和程度,按分区分对策建设管理的原则,指导我市停车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价格调控等方面工作。同时,我市停车信息系统将与其他城市管理平台进行综合兼容,达到城市道路交通、治安防控、车辆管理等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大数据资源深度整合力度,强化对城市管理盲点的整治。

二、关于“优化规划、创新科技,有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建议

优化规划建设和科学技术应用方面。为缓解城市“停车难”,近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先后组织编制了《杭州市主城区立体停车库及地下停车库选址规划》、《杭州市市区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0)》等多个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在老旧小区和学校、医院、公建等核心区域规划布点停车设施用地,并结合轨道交通布点了部分P+R停车场。同时,为更好地为我省地下智能机械停车库建设提供技术指导,2016年,我们参与编制了《浙江省地下独立式智能机械停车库建设技术指南》,并在我市积极推广智能机械停车设备等新技术新工艺在停车场建设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主城区边角零星用地探索地下平面移动、巷道堆垛、垂直升降、机器人等智能停车库建设。目前,在老旧小区周边及核心地区已建成的有密渡桥地下智能停车库、小营紫阳单元地下智能停车库等项目;在建的还有东河环保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东园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景芳园地下公共停车库、蜻蜓公园停车楼等项目。通过新施工工艺、新设施设备的应用,实现了城市土地开发的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利用。

加大停车产业扶持力度方面。我市为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土地供应与管理的实施办法》、《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库)资金补助办法》等政策。其中,《鼓励和推进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文件明确了从土地供应、商业配建、审批流程、产权办理、规费减免、自由定价、优化运行环境等多方面给予社会投资企业以政策优惠。自2014年以来,我市已累计出让公共停车场用地47宗,可建公共停车泊位11575个。其中单建式公共停车场用地10宗,可建公共泊位3732个;商业增配公共停车场用地31宗,可建公共泊位6639个;协议出让公共停车场用地6宗,可建公共泊位1204个。近期,我们正开展对社会资本参与停车产业运营现状的走访和调研,将联合规资、城管、交警等部门进一步研究扩大产业扶持力度的模式和方向,探索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和提升经济收益的相关举措。

三、关于“进一步增强停车综合管理政策支持和保障”的建议

优化价格收费机制方面。根据《浙江省定价目录(2018年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物价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杭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杭政办函〔2014〕10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杭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城市道路停车泊位、具有垄断性质的配套停车场、公共(益)性单位配套停车场、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和业主大会成立前住宅小区内公共停车场所(含小区道路停车泊位)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按照中心区域高于非中心区域、路内高于路外、非居住区高于居住区、白天高于夜间、长时间高于短时间、景区旅游旺季高于平时的原则,实行差别化收费;其他各类停车场所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发改、城管部门对政府定价的停车收费价格进行进一步研究,鼓励按区域按类别按供需矛盾细化停车价格调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适时优化调整《管理办法》。

停车位纳入不动产登记方面。目前,我市已有东河8号地下公共停车库、古新河地下公共停车场、阮家桥地下公共停车库等项目完成了公共停车场项目整体产权办理。据了解,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开展地下空间以及单建地下停车场(库)的整体确权发证工作的调研,前期已组织地下车位确权问题的可行性论证,研究地下单个车位确权登记的相关路径和方法,待完成流程设定后,考虑在杭州外围城区先行试点。

老旧小区经营权和建设权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新增停车泊位11442个。如上城区新工社区利用碎片化土地通过引入社会投资增建了120个泊位的机械停车库;江干区红梅社区将利用公园地下空间增建60余个泊位的地下停车场。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特点,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充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强化对社区居民的正面宣传和引导,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增建停车位来缓解居民的停车需求。近日,大关街道又通过BOT模式由社区牵头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开建了308个泊位的机械停车库,实现了居民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城区进一步扩大和推进相关举措,并研究制定相关配套辅助政策和办法,将此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实事做好做实。

感谢您对城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管中心停车场库建设管理处  翁云

联系电话:87173236            传真:87150519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