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79/2021-2611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5-31
发布单位: 杭州市城乡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8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5-31 16:37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潘伟红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品质推进大城北规划建设的建议》(第84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市运河集团会办,现答复如下:

自市委市政府启动大城北规划、建设工作以来,市建委(市大城北办)履行市区联动统筹协调职责,会同各城区和相关单位,按照一体化要求,加快开展各项工作。

一、加强规划统筹,促进城市功能融合

1.加强规划引领。由市规资局牵头,会各区、各建设主体对大城北地区规划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并完成了《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情况暨数据中心对大城北发展的影响分析》和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单元控规等规划,其中,大城北核心区涉及到的杭钢、康桥、运河新城、北部新城单元的控规修编工作已全部完成,并于2020年取得市政府批复,为大城北区域建立统一高标准建设提供了保障。

2.突破行政界线整体规划设计。由市运河集团统一负责大城北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包括余杭区的运河西岸的重点沿线板块和拱墅区康桥街道范围。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平炼路中央景观大道、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等重大地标项目,综合考虑城北区域蓝绿空间,统筹设计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166公顷设计范围分别包括运河集团负责的50公顷和拱墅区负责的116公顷。

二、积极配合高能级发展平台建设,创建产城融合创新型城区

市规资局负责做好大城北地区产业布局体系的构建,全力支持大城北智慧网谷小镇、北部软件园等产业平台的规划建设工作,指导产业平台开展相关城市设计工作,对新型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做好规划引领工作。

推进各产业园区点上建设,同时,加快云数据计算产业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通过东西向平炼路中央景观大道谋划区域产业带的串联,实现点线联动发展;进一步谋划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文化产业等发展,依托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及艺术科技等,将工业厂区、旧址区域打造大城北产城融合新典范。

生态修复实现自然与人文交融、产业与城市共兴。建设龙居寺等文化历保项目15个;建设北景园生态公园等公园4个;完成下塘河等17条河道整治项目,相关区域的防洪排涝能力由10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水质由V类提升到Ⅳ类;全面开展杭钢及炼油厂地块共192万立方米的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其中杭钢单元12、14号地块已完成土壤修复并通过环保评估验收。

三、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三年来,市建委(市大城北办)按照制定的2018年-2020年三年目标任务要求,统筹推进规划落地、交通路网、水电设施、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五场攻坚战,共实施建设项目549个、完成其中222个。

1.交通路网方面。以地铁轨道交通、莫干山路等快速路主干道项目为牵引,进一步完善大城北交通路网,已建成开通地铁5号线,完成26公里主次干道,打通了香积寺路、白石路等8条“断头路”,特别是香积寺路隧道建成后,周边道路高峰平均车流量下降,车速提升;在建莫干山路快速路,将进一步完善 “四纵五横三连十一延”城市快速路网体系。

2.水电设施方面。加快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北净水厂已开工,建成后将新增10万吨/天的污水处理能力,服务大城北37平方公里区域污水收集;全长20公里千岛湖引水北线工程完成,祥符水厂已开工,建成后将提升区域50万吨/天的供水能力,覆盖78平方公里供水面积;完成的220KV半山变、110KV北秀变等变电站7座,新增大城北50KW供电能力、25万人口的用电需求。

3.民生改善方面。实施城中村改造,建设保障房项目63项,加速回迁户的回迁安置工作;开工建设树兰医院等3座,完成市一医院老年病医院,完成华师大附属学校等学校49座,为大城北增加配套医疗、教育服务资源;开工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等一批文化场馆,以实效回应城北居民的实际诉求。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1年,将继续立足区域抓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开展《杭州市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在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公共交通、老旧小区更新、城市景观风貌等方面,提出城市修补的内容和措施,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编制《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各类遗产资源进行普查,重点排查大城北地区的工业遗存,加强工业遗存传承利用研究;继续开展半山单元、华丰单元、石桥单元等大城北其他区域的单元控规修编,进一步加强大城北可开发利用土地的布局优化。

2.提升完善“十四五”规划。市建委(市大城北办)将按照“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的原则,和加快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要求,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做强大运河、良渚文化及工业遗址特色,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完善大城北“十四五”规划方案,强化外向资源集聚、内向辐射带动效应;突出运河之芯-运河湾、工业遗存-杭钢遗址和数字经济-云数据计算中心等关键性节点,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精心打造大城北城市重点功能区块。

3.统筹好重点区块建设。一是加快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杭州项目群建设,重点推进大运河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京杭大运河博物院-炼油厂、运河湾国际文化综合体、浙江云数据计算中心等四个重点区块建设,包括沿线滨水空间的打造。二是加快良渚、大运河“双遗”联动项目建设,在《良渚古城遗址和京杭大运河水系水上旅游航运可行性研究方案》基础上,制定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尽快启动良渚-运河文化走廊郁宅港段建设,作为展示大运河、良渚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走廊的先导和样板区块,充分发挥大运河、良渚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优势。

相信通过3-5年的努力,全区基础设施将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城北有机更新的“展示窗”,回应大城北地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感谢您对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大城北办    李国君

联系电话:85215279      传真:82516861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