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52/2021-26108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经信提〔2021〕089号 | 公开日期: | 2021-05-28 |
发布单位: | 市经信局 | 主题分类: | 政协 |
沈浚委员、肖榕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 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第402号)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现状
(一)工业互联网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平台体系功能丰富。近年来,杭州市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阿里云和中控等各方优势,倾力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其中“1+N”中的“1”核心平台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入选全国十大“双跨”平台,“1+N”中的“N”专业性子平台如蒲惠离散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传化智能物流工业互联网平台、涂鸦智能家居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平台、明度智慧生物医药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建水泥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N个专业性平台,在算力支撑、大数据建模、人工智能、国标物联码等领域为全市制造业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建设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7个,占全省近1/2,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6个,占全省1/4。二是网络通信基础扎实。杭州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规模及质量方面一直全国领跑,杭州是全国首批5个5G商用试点城市之一,5G建设进度及规模属于全国领先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20430个,核心主城区、县域核心城区以及主要园区精品网络全覆盖,在工信部的5G移动网络测试中信号质量全国第一。IPv6规模实验和推广进展顺利,拥有新华三、华为杭研所等高端专业科研机构,工业以太网、无线通信、边缘计算管理等终端产品国际领先,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标识解析发展提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万物互联的基础,目前,杭州市分别拥有迈迪信息、川山甲两个二级节点,虽然在一、二级节点的数量上远不如兄弟省市,但在具体应用方面,迈迪信息积极布局机械资源整合和机械产品后服务工作,建设了面向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注册量已超8000万,在工业装备领域稳居全国第一。四是工控安全保障有力。杭州拥有国内第一个工控安全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控制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以中控、阿里云、安恒、木链为代表的专业企业,可以为制造业企业使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提供拟态防御、安全网关、工控安全基线核查、物联网安全分析等体系化的安全防御。其中,中控、木链入选工信部2020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方向安全方向)。
(二)工业互联网生态集聚效应明显
一是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集聚。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落地临平区。小镇以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浙江分院为两大“引擎”,致力于建设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平台。截至目前,已打造出秒优大数据科技服装智能制造、极维度智能科技离散加工组装制造、智塑科技注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个垂直行业级平台;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落户萧山区,成为我省首个承载工业互联网人才汇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平台;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在萧山成立,致力于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加速培育萧山制造新动能,打造产业数字化第一区。蓝卓杭州总部、海康机器人、浙江电信已首批入驻。此外,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浙江分中心、富士康工业互联华东运行中心相继落户相继落户,创新平台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二是高层级行业大脑试点建设加速。目前,杭州市正积极鼓励支持平台型、龙头骨干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等,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探索打通基于产业的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推动产业上下游高效对接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争取在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化工、建材等数字化基础较好的行业,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模式,推进建设一批杭州行业大脑试点,全力争取上升为全省“产业大脑”试点。产业大脑(行业大脑)的试点建设,将会在杭州积聚一批服务于特点产业的技术服务支撑力量,形成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三是高等级会议活动相继落户。近年来,杭州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钱塘峰会等系列品牌活动,全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永久落户杭州,中国·数栖大会、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为互联网企业、数字工程服务机构、通讯服务商和制造业企业之间搭建了交流平台,深化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
(三)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一是龙头企业引领探索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传化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是供应链长链的基础服务平台,目标是围绕物流应用场景,打通供应链各环节,实现供应链端到端一单到底的业务场景,形成供应链闭环生态圈。恒逸化纤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化纤行业采用“公共云+企业端”的混合模式,在云端构建数据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工业知识模型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二是“5G+工业互联网”释放叠加效应和巨大潜力。5G技术具有低时延、大带宽、边缘计算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技术,5G网络可支持多设备同时联网,消除了原先信道拥堵的工业应用弊端。同时,5G﹢边缘计算可将时延缩短至毫秒级,并在边缘侧提供强大的算力。老板电器作为省内第一批“未来工厂”,创新应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通过建设1个数据中心+N个协作平台,实现实时接收全球线上/线下订单,并基于客户需求,动态调整设计、采购、生产和物流方案,有效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杭叉集团运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自动识别客户的需求,成功实现不同颜色和型号的叉车正在同一个流水线上柔性装配,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既有的生产产能。三是“未来工厂”建设赋予工业互联网新内涵。杭州市“未来工厂”建设体系中,对“聚能工厂”的建设要求就是要形成拥有大规模、分布式、多品种制造能力的企业形态,形成涵盖生产组织、产品设计、订单导入、品质控制、金融物流服务等为一体的生态型组织。可以将其理解为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通过一个“大ERP软件”将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生产制造节点都串联起来,实现对上下游供应链的赋能穿透。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运用工业互联网,将供应链当企业来运营,将企业当车间来运营。典型的如网易严选、杭萧钢构等,通过整合全国的生产制造能力为“我”所用,实现针对巨量订单的快速化、柔性化反应,形成全新的制造模式。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重点围绕“三个一批”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夯实制造业数字化基础。实施一批企业级集成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等攻关项目;推进一批装备和产线升级、经营管理数字化提升、智能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推广项目;普及一批业务上云、工业APP、标识编码等基础性应用,着力构建示范引领有标杆、工业互联有基础、产数融合有活力的数字化生态。
(二)组织开展三大试点示范。围绕部、省两级制造业数字化重点部署,组织推进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石的各类试点示范项目的培育和创建。截至2020年底,全市被评为部、省两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的项目分别为7项、15项;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定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5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其中认定14个。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2021年度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录,均为全省入围数量最多的地区;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6项;入围省级“未来工厂”认定企业名单6个,占全省50%,入围培育企业名单6个。
(三)培育壮大数字化工程服务能力。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等领域,大力发展云工程、云服务产业,分行业分领域培育、引进、认定一批数字化工程服务机构;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制造业骨干企业、传统软件企业剥离重组制造业数字化业务,不断深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数字工程服务;推进工程服务区域合作,借力长三角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化工程服务能力输出。目前,全市集聚各类工程服务机构400余家,以酷家乐、涂鸦、迈迪等为代表新一代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全市分两批公布了市级工程服务机构名单111家,67家机构入围省级工程服务机构名录。
(四)组织开展数字化宣传推介活动。一是推出数字化系列讲堂,组织千家规模的企业直播频道,围绕工业互联网、未来工厂、产业链协同等热点,连续推出5期数字化讲堂,累计收看5230人次,点赞数10万+;二是组织召开杭叉、大华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现场会,面向全市推介杭州案例;三是围绕“1+N”体系建设,举办工业互联网生态合作沙龙,组织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及部分“1+N”生态企业分享发展心得,推进交流合作;四是推动数字工程服务输出,组织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数字工程服务机构赴温州、黄石、恩施、长春等地开展数字工程服务合作交流。
(五)组织开展前沿谋划。围绕打造新一轮工业革命关键支撑和构建“双循环”战略枢纽,组织开展两大前沿谋划。一是围绕构建资源集聚、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特色鲜明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组织编制《杭州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研究课题》;二是围绕构建“市场快速响应、资源全网利用、要素动态配置、业务高效协同、能力开放共享”的组织型制造新体系,加快推进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
(六)深入开展数字化调查摸底。利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通过区、县(市)组织发动、企业网上填报、部分企业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水平普查及诊断,建立制造业数字化“一企一档”,初步摸清数字化改造家底。
三、下一步工作总体考虑
(一)总体思路
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围绕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两大目标,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变革为重点,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未来工厂”培育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智能制造领先城市和组织型制造先行城市。
(二)下一步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思路
1.扎实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提升。
一是继续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共享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化应用七大新模式新场景应用。二是切实转变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方式。鼓励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模块化、订阅式的数字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部署快、集成灵活、升级方便的“云上”产品和服务(SaaS)。三是大力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供应链协同改造、推进大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实现优质的制造资源和生产制造能力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开放共享,推进中小企业“车间化转型”,进一步融入大企业生态链,从而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整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2.启动实施“未来工厂”试点示范。
一是建设一批平台型“聚能工厂”。以打造巨量网络“订单”的承接能力为目标,支持平台型企业、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组织全球优质制造资源,构建具有大规模、分布式、多品种制造能力的“聚能工厂”,打造承接巨量订单的能力。二是探索一批轻量化的“云端工厂”。以创造巨量订单流量为目标,探索引导电商平台店铺、工业设计企业、专业实验室、网红营销组织、创新孵化器等市场主体,通过购买“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等先进制造能力的形式,转化为新制造主体,实现“杭州制造全国造全球造,杭州制造卖全国卖全球”新格局。三是培育冠军型“链主工厂”。围绕省市标志性产业链,以“雄鹰企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供应链控制力的“链主工厂”。鼓励平台型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赋能中小企业,实施“1+N”形式的技术改造,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是打造示范型“智能工厂”。以打造智能化标杆为目标,深化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共享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场景应用,打造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应用效果突出的标杆型“智能工厂”。五是发展效率型“数字化车间”。面向重点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装备和产线数字化,加强计划、制造、品控、仓储等应用系统集成,强化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发展一批具有较高生产效率和柔性制造能力的“数字化车间”。
3.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
一是扩大服务新供给。支持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市工业企业开放算力算法、基础接口等运行环境。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鼓励各类开发者开发一批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打造十万级的工业算法库、知识库、模型库“云市场”。支持深化“1+N”生态型平台体系建设。二是培育平台新主体。在基础化工、水泥建材、生物医药、纺织化纤、数字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利用现有工业互联网头部平台力量,蓄力升级为省产业大脑试点,实现各类数据的有序归集和共享应用;面向能源管理、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质管控、危化品监管等特定产业链环节,培育具有杭州特色的产业大脑应用场景;培育建设“云端工厂”,支持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垂直电商平台等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三是构筑发展新环境。支持临平、滨江、萧山等地区提升中国(杭州)工业互联网小镇、滨江智造供给小镇、长三角(萧山)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等平台能级,面向全球精准招引一批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安全等服务商。支持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富联华东运营中心实施伙伴富集行动,建设集技术展示、服务对接、互动体验、生态聚集于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支持鼓励在杭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
4.培育壮大数字工程服务支撑。
一是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工程服务企业、通信运营商、标识解析平台企业、工控安全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等各领域企业深度参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市场,支持各类型服务机构在行业中树立具有标志性的工业互联网品牌优势;二是谋划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上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企业反映的诸如“不同供应商之间容易形成数据孤岛”“SaaS服务宣传与落地效果不对称”等痛点问题;三是实施2.0版数字化工程服务提升发展计划,深化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平台生态支撑企业间的“大手拉小手”活动,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持续征集发布数字化工程服务推荐目录;四是继续高水平举办“工业互联网大会”“工业互联网大赛”等会议赛事活动,吸引更多优质的平台服务商、技术工程服务机构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落地杭州,为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持续加码。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特此反馈。
联系人:产业数字化推进处黄若飚,电话:85257171。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