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452/2021-2610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经信提〔2021〕066号 成文日期: 2021-05-28
发布单位: 市经信局 主题分类: 政协
市经信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77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05-28 23:43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民建杭州市委员会:

你委《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我市商业航天产业的建议》已转交我局。该提案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及我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从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产业链定位和方向、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对我市推进商业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感谢你委对我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现结合我市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将有关意见反馈如下:

一、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情况

航空航天产业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航空航天企业45家。2020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约25亿元。

从产业定位来看,我市初步构建了以宇航高端产品和核心电子元器件、宇航产品研发与总装测试集成、基于卫星互联网的卫星综合应用3大重点产业为主体,以航天智慧创新1大核心为支撑,以N个“航天+”产业为拓展的“3+1+N”航天产业体系。

从产业平台来看,我市航空航天产业主要集中在“一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二镇”(建德航空小镇、云栖小镇空天信息产业)、“一平台”(钱塘区航空航天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从产业链方面来看,我市已拥有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通用航空、无人机、航空航天装备、材料、电子、航天产品及检测设备以及一批科研院所。同时,我市还与建设银行、浙商银行等银行搭建银企融资平台,与浙大创联、和港投资等投资基金公司合作,为产业提供金融和资本支持。

从产业合作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与中国商飞、航天三院、航天九院、航天十二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等战略合作,培育和壮大我市航空航天产业链。

从创新要素来看,我市充分利用浙江大学航空制造高端装备研究中心、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大江东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等专业领域创新机构,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杭州柔性电子研究院的创新研发能力,推进航空航天前沿领域的研发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二、所做的工作

(一)编制产业规划。《杭州市“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钱塘区作为航空航天“万亩千亿”产业主平台,联合中航工业信息中心,编制了《杭州前进智造园航空产业发展规划》、联合航天十二院编制了《杭州前进智造园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培育与壮大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二)营造发展环境。我市重点加强钱塘区、云栖小镇空天信息产业、余杭区中法航空大学产业园等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各平台主动与国内外航空航天产业头部企业、央企和科研院所对接,积极做好产业宣介。我市已连续三年举办空天信息大会、举办首届浙江省万亩千亿航空航天产业国际峰会、中国商飞-浙江省大飞机产业培育会等活动,邀请来自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投资家共谋产业发展机遇、搭建项目洽谈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市航空航天产业的影响力。

(三)积极招引项目。为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我市组建了航空航天产业专班,市区联动全力开展产业招商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通过绘制产业链全景图、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及目标企业名单,实施挂图作战,先后引进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航天科工卫星互联网应用中心、北斗时空研究院、华瑞航空、中法航空大学等重大项目,不断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生态。

(四)推进产业发展。我市把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新制造业计划的重点产业领域加以推进,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大力推动招商选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育,不断提升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力、竞争力和引领力。一方面加大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航空航天产业项目的财政补助比例,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另一方面以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建设为契机,探索综保区外航空航天制造等高端产业的保税研发、检测、维修及保税集团管理模式,争取承担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的企业科研设备进口免税政策,有效降低航空航天企业研发成本。此外,探索和建立驻企服务机制,零距离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协调,精准服务,为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深化合作。我市将深入研究航空航天产业,深化与中国商飞、航天十二院、航天三院、中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的合作,强化与中国空间研究院杭州中心、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全方位产学研及应用成果转化方面的战略合作,外引内培航空航天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打造一流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和人才生态圈。

(二)强化招引。我市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抓住国家将打造长三角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的历史机遇,瞄准大飞机制造、卫星制造、通信运营和导航、遥感应用等领域,聚焦航天科工增材制造技术中心、航天电子技术、吉利航天总部等航天项目,加大对中国卫星网络通信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提升我市航空航天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大力宣介。持续做好空天信息大会、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省举办的航空航天产业对接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增进交流,互通产业信息,加大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宣传,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四)重点推进。我市将重点推进大飞机项目、空天信息产业、航空航天材料、电子、商用卫星等领域发展,加大对航空航天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搭建产业融资平台,鼓励地方政府及企业积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发挥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航空航天制造业数智化转型,通过产业智能化提升我市航空航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杭州在长三角航空航天产业的优势和地位。

以上情况反馈给你委,再次感谢你委对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汽车产业处魏兆宏,电话:85257115。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