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63/2021-2609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05-28
发布单位: 市园文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449号建议的主办意见
时间:2021-05-28 14:00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许宏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探索“联动”路径  形成“联动”发展 打造杭州市世界文化遗产群落的几点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市运河集团、西湖景区管委会、良渚遗址管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意见回复如下。

杭州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内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遗产之都。”近年来,在贯彻落实加快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上,杭州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和探索。您对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发展的现状分析非常深入全面,对于下一步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一、已取得的成果

1.遗产保护基础持续加强。近年来,杭州市有序开展西湖、运河、良渚遗产监测,确保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完成香格里拉饭店东楼降层,兑现杭州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承诺。打造大运河遗产保护标杆,杭州成为大运河沿线27个遗产城市中第一个出台地方性运河遗产法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深度达到详规、措施落到图则的保护规划的城市。大运河杭州段和良渚古城遗址监测年报被评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度优秀监测年度报告”。高质量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入选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

2.遗产研究宣传亮点纷呈。开展“打造杭州世界遗产群落(杭州可申遗项目)”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分析杭州潜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现状和申遗策略,并提出了优先推荐申遗的名单。西湖学、运河学、良渚学等杭州学分支学科研究机构开展遗产研究,通史、丛书研究系列成果显著。承办首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连续举办四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活动,构建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系列活动、中国(杭州)新年祈福走运大会、京杭大运河国际诗歌大会、中国大运河庙会、中国大运河国际钢琴艺术节暨郎朗杯钢琴大赛等为代表的有杭州特色的“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活动,运河保护日趋深入人心。

3.遗产联动发展初现成效。加强资金统筹力度,依托名城保护专项资金,根据各处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需求,统筹专项资金使用。成立杭州世界遗产联盟,举办首届杭州世界遗产联盟工作年会。在市人大的积极倡议下,杭州设立“西湖日”“良渚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实地考察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对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条例进行执法检查。组建杭州三大世界遗产长三角旅游市场推广联盟,签署市场推广《合作备忘录》,并面向全球发布十条以西湖、京杭运河(杭州段)和良渚古城遗址为主要内容的杭州世界遗产精品旅游线路。先后推出6条水上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大运河、钱塘江、西溪湿地等杭州经典景区,并积极研究谋划武林门至良渚遗址公园运河良渚水上游线的可行性。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保护管理起点高,突破瓶颈难度大。杭州在西湖、运河、良渚综保工程和申遗过程中,创新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引领、严格依法管理、拓展遗产价值,打造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杭州样板”。在“后申遗时代”,三大遗产地面临着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护规划修编工作需加快进度、保护资金保障力度有待加强、遗产本体和周边环境保护不尽理想等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深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突破当前保护管理工作的瓶颈。

2.理论和制度不足,联动发展缺乏动力。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都有相应的文化研究机构,但对三大遗产的单独研究比较多,而对于三大遗产联动发展的理论研究才刚起步。在制度保障方面,受制于当前遗产保护机构设置现状,暂时还未形成强有力的统揽机构或者横向合作协商平台。尽管已经成立杭州世界遗产联盟、长三角杭州三大世界遗产旅游市场推广联盟等合作机构,但三大遗产的管理单位都有各自独立的运行体系,缺乏实体化的合作协商平台。在载体打造方面,客观上由于大运河、西湖和良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区域,地理空间距离相对较远,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的旅游产品目前较少。线路上,陆上公共交通没有形成旅游专线,水上旅游受到航道、船舶等因素影响,技术可行性还存在不确定性,尚未形成完整的水上旅游产品。

3.国际规则发生变化,申遗难度极大增加。从2019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实行每年每个缔约国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列入“申请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项目已经达到了62个。杭州已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会考虑国内各个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平衡问题。此外,申报项目需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标准。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申遗的条件和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西湖、大运河、良渚是杭州的三张“金名片”。我们将切实发挥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群落效应,推动串点成线、串珠成链,让世界文化遗产群落成为支持杭州未来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动力。针对您在提案中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针对强化理论研究,增强联动势能。依托杭州世界遗产联盟和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和民间学者参与,就三大遗产的联动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今年11月至12月,将召开杭州世界遗产联盟第二次工作年会,届时将邀请有关遗产专家和民间学者共同参与。委托专业单位开展《杭州钱塘江古海塘遗产价值评估和对比分析专题研究》,通过研究确定拟申遗范围,为古海塘联合申遗奠定研究基础。当前我们正在跟南京积极对接,力争将富阳新登和建德梅城古城墙列入“中国明清古城墙”联合申遗项目。启动杭州市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申报机制研究,拟设立市级科研课题专项经费,鼓励和引导我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杭州市城市学研究中心加强合作,继续做好西湖学、良渚学、运河学等学科研究,并加强三大遗产联动发展问题的专题研究。

2.针对强化制度设计,统筹联动发展。关于领导机构。考虑到当前要新设立实体的领导机构难度比较大,我们计划一方面进一步充分运用好已有的杭州世界遗产联盟、长三角杭州三大世界遗产旅游市场推广联盟等平台,加强遗产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依托已经设立多年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遗产保护事宜。关于建章立制,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目前已经出台各自的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近期将重点做好《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抓好《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的执行落地,开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2021-2035)》《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为遗产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的规划引领。关于财政保障。严格按照三大遗产保护条例及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做好西湖、大运河、良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资金安排。积极统筹我市在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三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做好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工作,按照《关于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3.针对强化载体建设,形成联动效应。关于文旅联动。一是重点推出“文物激活推广计划”,通过文旅激活手段,让市民、游客将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馆中感受杭州历史文明的辉煌与传奇。二是以杭州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丛书为蓝本,以世界文化遗产为素材,创作生产出15个面向海外受众的“杭州故事”音视频经典版。三是拟在杭州博物院设立“杭州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展厅,串联三大遗产文化,讲好“杭州故事”。四是完善码头布局,加快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水上旅游线路可行性研究和码头场站的选址论证,提升水上客运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五是开发专项产品,围绕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联动,开发水上观光、内河游轮、醉美民宿、赛艇赛事等水上旅游产品,打造杭州世界遗产旅游的金名片。关于宣传联动。一是利用好长三角杭州三大世界遗产旅游市场推广联盟这一重要平台,加强对杭州三大遗产十条精品线路的宣传和推广,加强与其他世界遗产单位在年度宣传计划与节庆活动宣传上的交流合作。二是利用好杭州“良渚日”“西湖日”重要节庆,不断丰富良渚日、西湖日内涵,积极推动市政府将杭州市级活动纳入“良渚日”“西湖日”系列活动,着力将“良渚日”“西湖日”打造成集文化交流、经贸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三是利用全市旅游工作专班这一平台,加强三大世遗营销宣传方面的工作协同力度,促进营销平台资源整合,提高宣传效率。关于教育联动。一方面继续会同教育部门加强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宋官窑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等已有相关资源转化为研学旅游产品、线路的指导,支持创建研学基地和研学营地,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文旅营销宣传平台,特别是利用好旅游黄金周和寒暑假亲子游、研学游高峰的有力时机,加强对三大世界遗产研学产品的宣传,扩大杭州世遗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

4.针对强化社会参与,增强联动能力。加强与“世界遗产保护杭州研究中心”“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高水平召开大型文化遗产研讨会议,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对文物保护基金会、民办非国有博物馆等民间文化遗产组织和机构的鼓励和支持。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模式,解决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投入不足的问题。今年,我们将重点与加强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交流与合作,有望在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中争取社会资本对杭州的捐赠,并计划在今年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开幕式上举办捐赠仪式。

感谢您对杭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特此回复。

联系人:章珠裕

联系电话:87179545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202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