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59/2021-25907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2-20
发布单位: 市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
杭州市财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1-02-20 17:30      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战疫情、促发展”,服务保障“两手硬、两战赢”。

一、2020年主要工作

(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和省、市两级防控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经费安排、政策支持、财政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财力支撑。最快速度响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条块结合的财政防疫保障工作机制,迅速筹集调度拨付防疫资金,确保疫情防控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最大力度保障。全面贯彻财政部、省财政厅各项政策措施,参与制定《进一步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基层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的十条举措》等政策,加强与防疫一线部门的协同联动,主动对接疫情防控政策、资金需求,优先保障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医疗物资、一线医护人员补贴等重点支出。最优服务暖心。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开辟物资采购、资金支付、捐赠票据开具三条数字化“绿色通道”,大力推广“不见面、少接触、网上办”服务模式,确保春节期间服务不间断、工作不停摆。

(二)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打好减税降费、稳企业稳增长系列政策组合拳,整合资源、精准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减损失、稳预期、提信心、渡难关。落细落实各项抗疫惠企政策。第一时间组建减税降费、社保稳岗、“1+12”惠企政策等工作专班,主动与各政策牵头部门对接,逐项细化政策解读、提前测算资金需求,加大对区县(市)财政的指导力度,推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惠企政策加快落地。联合市税务局出台杭州财税“23条”抗疫惠企服务举措,缓解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支持行业纾困解难。配合主管部门出台旅游、文化、交通运输行业战疫情、渡难关的系列政策。推动“亲清在线”平台建设。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平台兑现”的工作思路,实现“惠企政策流程再造、补助资金一键直达”,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惠企政策的获得感。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坚持“向内挖潜、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思路,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集中财力保障“1+12”惠企政策兑现、人才新政落地、新制造业计划实施、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积极有力做好“六稳”工作。强化财税逆周期调节作用,发挥政策杠杆叠加效应,着力做好抓“六稳”工作,发挥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拉动作用,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力稳投资。抢抓中央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专项债券规模的重大政策窗口期,围绕“两新一重”重点领域,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再融资债券,加快债券发行和使用,有效支持补短板、稳投资、增后劲。全力稳消费。参与消费券政策制定,协调全市筹集消费券资金,提振消费信心,有效推动餐饮、商贸、文化、旅游等行业复苏。支持直播电商发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全力稳外贸。出台外贸企业渡难关政策,会同主管部门制定支持外贸发展资金项目补助实施办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细则,支持外贸企业拓市场、避风险,引导传统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着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和方式,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加快“两直”资金惠企利民。落实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两个“1万亿元”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将“两直”资金全部下达至区县(市)并批复至各预算单位,强化资金使用、分配和监管,确保“两直”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搭建“亲清在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达资金监控平台”的杭州纾困惠企直达专线,2020年7月22日起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助申报和资金兑付“一网申请、一网核查、一网兑付”,确保资金快速直达。保障重点民生领域。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完善居家养老条例配套政策、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政策。支持市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二期建设,提升健康杭州品质。推进学前教育、普通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改革、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美丽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五)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推动体制机制理顺完善。研究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财政体制,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共担机制。完善市县水资源费分成机制,推进千岛湖流域生态保护,推进西溪湿地管理体制调整,强化西湖西溪“双西”管理保护提升一体化。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杭州市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筹措方案》,从全市土地出让收入中统一计提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强化全市重大项目统筹。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建立全市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总量控制、申请评估、过程检查、结果评价”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出台事前绩效评估、项目绩效管理、绩效监控等管理办法,推进对数字经济、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人才发展等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全面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制定涉改市属事业单位经费保障、财务及资产管理相关办法、规范财政适当补助单位补助,理顺单位分类经费保障形式,规范事业单位收支预算管理,指导涉改单位做好经费保障、财务管理、资产处置工作,确保新旧单位顺利衔接和正常运转。

(六)全面优化提升财政服务。深化财政数字化转型,推进城市大脑建设,电子票据应用场景于2020年6月下旬顺利上线,全年开通电子票据单位家数、电子票据开具数量、开票总金额各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探索便民新举措。对接“亲清在线”平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在线征收。推进资产条码化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从申领、接收、移交、盘点、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通过“扫码即入库”降低单位资产录入差错率,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深化公共支付平台应用,推进缴费“一次也不跑”,极大便利缴费人。创新财政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助万企、帮万户”活动,组建“惠企政策服务、预算单位服务、党员志愿服务”3列直通车,打造财政“云直通”品牌,整合财政、税务、银行专家团队,推动“服务上云、云上问诊”,线上权威解读惠企政策和预算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实现区(县、市)全覆盖。

(七)着力打造一流施工队伍。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市实施意见,对标对表“重要窗口”头雁标准,打造财政“一流施工队”。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走亲连心“3+1”服务活动,打造“4+3+3”财政服务体系,全力服务“两战”。“云直通”党建品牌获全市行业系统党建引领助力“两战全胜”十佳实践案例。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平稳完成局属事业单位改革。整合优化机构设置,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转隶安置、岗位职责设置、领导班子配备等相关工作,确保“改好改活,安静平静”。持续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充分运用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延续处级领导职位和职级职数整体谋划、结合使用、交替实施的做法,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年新提拔正处长6名,晋升职级38人。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组织年轻干部骨干参加“助万企、帮万户”街镇驻点、助力复工复产等行动,推动优秀年轻干部驻村驻企一线实践锻炼;安排干部至亚组委、巡察办等专业部门学习锻炼;选派干部至新疆、黔东南等艰苦地区历练磨练。注重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创新采用“线上学习+线下考试+展示评比”的方式开展岗位技能比武,240名干部参加比武考试,22名干部代表所在处室(单位)进行“业务小课堂”展评。推进干部分层分类培训,全年组织各类业务培训19个班次,全方位推动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二、2021年工作思路

受疫情常态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市财政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收入方面,受疫情性、经济性、政策性减收“三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支出方面,2021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重点工作将全面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三名”工程、民生实事、乡村振兴、亚运会、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市域一体化发展都对财政支出提出更高的要求,财政支出的刚性特征更加明显,财政运行将承受更为严峻复杂的“紧平衡”压力。

面对愈加复杂严峻的“紧平衡”形势,市财政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改革为主线,聚焦“均衡化、现代化、绩效化、一体化、智慧化、专业化”,持续推进财政资源配置等改革,进一步强统筹、抓改革、强管理,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财政资源进一步向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集中,促进市域一体化和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均衡化,提升财政统筹能力。完善重大项目全市统筹机制,适度增强市级财政统筹能力。进一步理顺市区间财政关系,持续推进市区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统筹推动全市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全市一盘棋”集中财力办大事;推动基本民生均等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完善民生领域制度,切实保障民生投入。落实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对教育、养老、医疗、低保和住房保障民生等事项,明确支出责任。

(二)聚焦现代化,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配合市产业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完善财政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数字经济、“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培育,加快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梳理存量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发展财政投入机制,统筹人才资金投入,平衡各类型、各层次人才资助力度,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

(三)聚焦绩效化,提升科学理财水平。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的精准性,注重四本预算完整性、功能性和有效衔接;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总量控制、统筹使用、申请评估、过程检查、结果评价”等全过程管理,对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继续从严从紧控制,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战略性资金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深化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整合,统筹财力“保重点、保急需、保续建”,坚决守牢“三保”和收支平衡底线。

(四)聚焦一体化,提升整体智治水平。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以“数据赋能、整体智治”为目标,实现政府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预算全过程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预算数据管理等五个方面一体化,按照财政业务、技术规范、数据标准、应用软件全国统一要求,深入推进“业务+技术”的财政数字化转型,推动绩效为核心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全市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促进财政监督、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全面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市域财政治理水平。

(五)聚焦智慧化,提升财政服务水平。依托“亲清在线”平台,加快涉企资金兑现,推动涉企资金直接惠企利民。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推动涉企非税收入纳入亲清在线征管;以“扩面、提质、增效、一体”四个维度全面提升杭州财政城市大脑驾驶舱3.0建设,实施统一公共支付再升级,拓展浙政钉微应用,推进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数字化转型,试点钱塘新区土地出让金征收纳入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实行土地出让金电子票据即缴即开;强化大数据分析利用,挖掘“亲清在线”“亲民在线”等平台兑付明细数据价值,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六)聚焦专业化,打造超强财政铁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一纵一横一轴心”为目标,创建“省厅领、市级统、区县联、社区拢、部门动”财政红色“聚能环”党建品牌,扎实开展杭州财政献礼建党100周年、财政党员“三领三先进”等主题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强化选、育、用、管各项举措,着力提升财政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统筹运用好职务提任和职级晋升等激励手段,深化数字人事改革,大力发现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纵深推进清廉财政建设。巩固各类专项整治成果,持续纠正“四风”,着力构建“四责协同”机制。扎实开展“五个一”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积极争创“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全面提升机关作风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