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0-25356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9-10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民建市委会: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的建议》(第376号)收悉。经我委主办,现答复如下:
随着杭州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市区停车难矛盾日益突出。杭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并从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四管齐下”综合施策来缓解停车难问题。2010年以来,通过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我市已新增路外泊位数约51.2万个,其中公共泊位6.2万个,市区停车位缺口逐步收窄,停车位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局部区域停车条件得到相对改善。同时,面对主城区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实际困难,如何利用有限空间增加更多的停车泊位供给,是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并积极推进的主要工作。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的建议契合实际,对于我们推进停车场建设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关于“引入新技术,加快智能机械停车库建设”的建议
目前,我市正积极推广智能机械停车设备在停车场建设中的应用。2016年10月,原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专题调研停车场建设,并要求在老城区、老小区、老公建等周边加快推进“井筒式”等智能停车库项目建设。市建委会同各城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规划布点,紧密组织实施,经过这几年的重点推进,我市主城区已先后建成一批智能机械公共停车库项目,如已竣工的密渡桥地下公共停车库(垂直升降式)、在建的东园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巷道堆垛式)、在建的永丰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平面移动式)、在建的蜻蜓公园公共停车楼(AGV停车机器人),以及采用AGV与平面移动式混合机械设备的大关金松公园公共停车库项目等,国内先进的智能停车库设备技术基本都已在我市得到应用。
二、关于“合理规划建设新型立体化智能停车场”的建议
目前,国内智能机械停车设备主要有垂直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及智能机器人等等,由于智能立体机械停车库具有集约利用土地、存取车辆方便、智能化运行效率高等特点,我市重点将此类智能机械停车库项目选址建设于主城区用地资源稀缺、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周边。在综合考量区域周边停车需求、场地条件、外部交通等因素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利用城市边角地块,依托城市公园绿地等进行建设,并要求项目应根据用地实际合理选择智能机械设备类型。地下智能停车库地面建筑外立面设计需通过设置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做到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的影响。目前,我市已建成水务大厦立体停车塔库(主要服务五柳巷历史街区和建国南苑等)、上城区小营紫阳单元SC0205-09地块地下智能公共停车库(主要服务市三院、市国税局)等6个项目,共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140个;在建和前期推进的项目有上城区东河环保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主要服务市三医院、浙二医院)、莫邪塘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主要服务四季青服装市场和甘王社区)、江干区景芳园地下公共停车场(主要服务景芳三、四区)、西湖区冯家河地下公共停车库(主要服务省立同德医院、翠苑五区)等16个智能公共停车场,预计可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约3866个。
三、关于“加快完善智慧停车场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建议
1.关于项目技术标准。为推进智能机械停车场项目建设,2017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邀请我委直属单位杭州市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发展中心及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了《浙江省地下独立式智能机械停车库建设技术指南》,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使用与维护四个方面明确了技术要求,为我省推广地下智能机械停车库提供了指南。我市在智能停车库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均将该技术指南作为方案设计指导依据,并积极吸收和执行相关技术要求,使项目方案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2.关于项目审批。根据《鼓励和推进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的实施办法》(杭政办函﹝2014﹞58号)明确:“临时公共停车场(包括平面停车场、升降横移机械式停车库)方案审批采用“三委六局一办”联席会议审查确认,以联席会议纪要代替项目的规划、用地等审批”。目前,除升降横移式公共停车库外,其他类型的智能机械停车库项目由于涉及规划选址、结构工程、消防安全等因素,目前还是参照建筑工程基本建设流程进行审批,后续我们也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研究此类项目的审批简化工作。
3.关于鼓励政策。2014年我市出台了《鼓励和推进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从土地供应、商业配建、审批流程、产权办理、规费减免、停车收费、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推出优惠政策;2016年,我市修订了《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库)资金补助办法》,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库)按类型实行定额资金补助,其中对垂直升降类(塔式)、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式、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等地上机械式公共停车库给予每个车位1.6万元资金补助,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投资建设停车场。
四、关于“整体推进,实施停车智慧化管理”的建议
为推进我市停车信息化建设,2019年底我市新修订的《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和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319号)中明确“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全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并按规定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和开放共享。全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应当汇聚全市各类停车信息,实时公布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停车场分布、泊位数量、使用状况等信息,提供停车诱导、泊位共享、停车服务质量评价等便捷停车服务,为停车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数据”。早在2018年10月,我市围绕管理、服务、付费、决策、运营“五位一体”为核心,按照便民服务与决策管理相结合的思路,全面启动城市大脑停车信息系统建设,率先搭建起了全国首个城市级停车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停车场库数据的集中统一采集、存储、处理,盘活停车资源,提高停车位利用效率。截至2019年底,按照“应接尽接,可接尽接”的原则,杭州市区共接入停车场库1865个、道路停车点1278个、实时停车泊位92.7万个,基本实现杭州市区全覆盖。同时,推进“先离场后付费”便捷泊车服务和ETC支付功能等,实现相关停车场库忙闲信息在高德、百度、贴心城管App发布进行发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智能机械停车库项目的建设,抓好新技术新工艺在停车场建设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大城市停车泊位供应,进一步缓解城市停车难,为增进市民获得感和满意度而努力。
感谢贵委对杭州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 熊明强、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