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0-25358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9-10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张海明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西40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交通拥堵与停车难问题,以“不欠新账、逐步偿还老账”为思路,围绕中心城区、大型公建设施、公交换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土地供应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产业化发展。早在2009年,我市就成立了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领导小组。2013年制定了《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对住宅、办公楼、商业等配建停车位,以及公园、学校操场等地下停车库建设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停车泊位建设以“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为补充”为指导思想,通过提高相关建筑停车配建指标值,力求新建城市建筑不欠薪帐,目前相关指标处于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19年底六城区备案停车泊位总数约90.3万个,其中,2011-2019年六城区共新增路外停车位约51.2万个(含公共泊位6.2万个),停车泊位与车辆保有量之比较2010年有显著的提高,停车位缺口逐步收窄,局部区域停车条件得到改善。您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很强,对我们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停车场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关于“灵活合理规划管理停车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多次对停车专项规划进行编修和完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先后牵头编制了《杭州市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1年)、《杭州主城区公共立体停车库及地下停车库选址规划》(2012年)、《杭州市八城区骨干停车场(库)选址规划》(2013年)、《2014-2016年主城区利用储备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选址方案》(2014年)。2016年完成了《杭州市区停车场(库)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确定“十三五”期间市区新增30万个停车泊位,其中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的总目标。2018年,我市又组织各城区开展《2018-2022年停车场(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编制,为下一步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储备项目来源和做好规划指标控制。
我市还先后出台《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库)资金补助办法》、《关于加强市区公共停车场(库)土地供应与管理的实施办法》、《鼓励和推进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从土地供应、商业配建、审批流程、产权办理、规费减免、自由定价、优化运营环境等多方面推出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杭州市区每年在储备用地中保障一定数量的公共停车场出让用地,并结合储备土地出让条件中同步增配公共停车泊位指标。同时,拓展公共停车场土地供应,公开出让、协议出让、划拨、租赁等使用方式并举,鼓励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在产权办理方面,我市已有阮家桥地下公共停车库、东河8号地下公共停车库已顺利完成产权证的办理。
面对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停车矛盾加剧、建设成本不断增加的客观现状,我市注重创新思路,想方设法挖掘项目用地,高效集约建设公共停车场。如利用储备土地、临时用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利用公共绿地、城市广场、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及高架桥梁下部空间等。利用建筑屋顶建设停车场也是我委充分利用空间搞建设的重要模式,目前已建成的有城北旧货市场屋顶停车库、钱江服装小商品市场屋顶停车场和城北广银屋顶公共停车场。这些停车场的建成,为解决相关区域停车难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委将继续在其他停车需求强且建筑条件允许的楼宇推广屋顶停车场。
二、关于“加大利用地下空间建停车场的力度”的建议
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公共停车场建设,我市于2010年5月制定并于2016年又再次修编了《杭州市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库)资金补助办法》。市政府明确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专项用于公共停车场建设,市本级从年度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资金专项用于保障。政府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库)按类型实行定额资金补助,资金补助最高额达每车位3万元。2011-2019年期间,市区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55549万元,滚动推进政府投资项目80个计17319个泊位,补助社会力量投资项目50个计13174个泊位。其中,2019年投入资金为1.4亿元,今年预算安排1.15亿元。
《鼓励和推进杭州市区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土地使用权者利用自有土地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也可通过BOT、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引入其他投资主体进行建设”。当前采用EPC模式建设的项目有在建的下城区东园公园地下智能停车库、丁桥单元JG0404-19地块36班中学操场地下公共停车库等项目,同时积极探索BOT模式建设新项目。并且,积极推进政府投资停车场项目引进社会力量经营管理,分类研究“公建民营”方式和举措,持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停车率、周转率,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
公园、绿地、广场一般都靠近居民区或商业区,周边停车需求大,利用此类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能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改善停车环境。2013年起,我市就明确要求市区新建公园、学校操场地下需同步建设公共停车库。2019年主城区有78%的公共停车场项目来自学校和公园绿地的地下空间挖潜开发。其中,利用学校操场地下空间的建设项目有20个项目3801个泊位,利用公园绿地地下空间的建设项目有8个项目1917个泊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城区范围内老旧小区、学校周边的停车难题。例如,文新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场设有233个公共泊位,既可以作为地铁2号线换乘停车场,又能方便周边星洲花园等老旧小区居民停车。
三、关于“提高停车智能化水平、采取多形式投资模式”的建议
2019年,市城管局上线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该系统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通过资源整合、手段创新、功能拓展等措施,围绕管理、服务、缴费、决策、运营“五位一体”的核心功能,构建了一套全市统一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我委以规划为指导,围绕老小区、医院等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立体塔库和地下井筒式停车库项目建设,重点在现有平面停车位上“平改立”,尽可能增加公共停车泊位。现已建成的有,景芳社区地下机械公共停车库、濮家公园地下机械式公共停车库、密渡桥地下公共停车库、杭州艺苑地面机械停车库、中山北路民航大厦地面机械公共停车库、新华园小学地下机械公共停车库等项目。立体停车库形式多样,有效提高了停车场使用效率,实现了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土地,我委将继续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因地制宜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域进行逐步推广。
2011-2019年间,六城区社会力量投资建成公共停车场库项目有97个,泊位数1.83万个,投资额约18.2亿元,项目数和泊位数约占建设项目总量的三分之一。2016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密渡桥地下智能机械公共停车库,是社会力量参与立体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典型。该停车库位于湖墅南路和密渡桥路交叉口西北角的绿地下,占地面积仅900平方米左右,停车泊位112个,投资约2070万元。项目于2013年通过公开招标引进社会力量投资,为我市首个井筒式地下公共停车库,机械设备智能化水平、科技化程度高。
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完善《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指导各城区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停车设施,不断加大停车泊位供应,缓解城市停车矛盾。
感谢您对我市停车场库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熊明强、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