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84X/2020-2537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卫办〔2020〕54号 | 成文日期: | 2020-09-10 |
发布单位: |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
有效性: | 有效 |
各区、县(市)卫生健康局,钱塘新区教育与卫生健康局、西湖风景名胜区社会发展局,各市属医院: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能力,重点培育建立一批具有更高层次人才评选竞争力的中医药人才储备队伍,持续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我市2020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条件
(一)热爱中医药事业,身体健康,本市医疗机构在职且年龄≤60周岁;
(二)在医疗机构中累计从事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下同)临床及其他中医药工作15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截止2020年8月31日,具有博士学位者可适当放宽);
(三)具有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主任护师、主任中药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基层名中医可放宽到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四)尚未被评选为省级名中医的杭州市级名中医、省市基层名中医;或具有扎实中医药理论、精湛临床技术能力和较高科研水平的各市属医疗机构院级名中医;或非各级名中医,但为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骨干(已结业);
(五)主要工作精力在中医药临床一线,坚持每周临床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医德医风、人文素养、诊疗水平、服务态度等得到服务对象、所在单位等业内认可;
(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在学习与实践中有悟性和钻研精神,具有良好的培养潜能,能保质保量参与培训;
(七)当前未参加其他各类优才、继承人、青年临床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等国家或省级人才培养项目。
二、推荐原则和程序
(一)推荐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适当兼顾区域和
紧缺专业人才。
(二)推荐程序
各地各单位组织符合条件人员自主申报并进行资格审核、遴选,按照《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计划培养对象候选人推荐名额分配表》(附件1),确定培养对象候选人并报送市卫生健康委。我委将组织专人对申请人的《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计划培养对象申请书》(附件2)进行审核,确定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最终培养对象名单。
三、培训内容和要求
本项目是一项高起点、高要求的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临床实践等方式,主要是从理念提升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一步强化中医思维、研修古典医籍、丰富临床经验,并结合各自专业及其特点,以提高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和开展临床中医药服务的水平。
(一)钻研中医经典理论
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培养对象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培养期间至少精读《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等四大经典中的1部和泛读1部以上古典医籍,制定读书计划,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文献精华,结合工作岗位撰写读书笔记2篇以上。研修期间将开展专题学术研讨,参与率不少于75%。并另行完成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经验传承培训班相关中医药继续教育Ⅰ类学分5学分的学习;主讲1次不少于1学时的市级及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或者年会沙龙类课程。(二)师从相关专业名家
以跟师临床为主,结合访谈、学术交流等。培养期间在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室、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师从省级名中医以上专家、指导老师,临床跟师体验时间不少于1周(5个工作日),撰写学习体会不少于1篇。培养对象接受名师指导可采取多种形式:可以跟1位名师重点学习,也可以接受多名专家指导;可以随师临证查房、抄方,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请导师口传面授,专注医籍研读;若必要可以出省或跨单位跟师体验,提倡学术交流,不足费用自理。
(三)强化中医临床实践
以临床实践为主。提交培养期间从事本学科临床实践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的医案5份。
四、培训周期和计划
(一)集中学习
1.线上学习:培训期间将邀请省级名中医等优秀师资,围绕中医经典理论、临床诊疗经验分享等进行线上学习,约40个学时;
2.线下培训:培训期间将举办关于中医经典理论、临床诊疗经验、中医科研方法、中药知识和相关知识的专题学习班和沙龙各1次,时间不少于一天,提升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
3.师资将聘请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以及省级名中医、国医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等相关专家授课。
(二)跟师体验
跟师时间由培养人及师从专家时间而定,具体要求如培训内容与要求2。
(三)素养提升
培训期间将安排1次或以上关于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技能、中医药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中医药素养提升相关活动。
五、培训考核和方法
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杭州市中医药协会负责实施。培训考核采用积分制,分值100分。内容包括:
1.集中理论培训以及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活动的参加情况考核60分(参加率30分、读书笔记10分、中医经典理论考试20分);
2.临床考核35分(中医临床心得体会10分、医案考评10分、,跟师评价15分);
3.综合评价(5分);
4.及格线为70分,总分值达不到及格线者不予结业。
六、组织管理
(一)由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负责组织管理和结业考核,委托市中医药协会具体实施,负责考核评价及过程管理,同时成立专家指导组,对培养对象进行全程指导,督促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负责本单位培养对象的日常管理,支持和鼓励参加跟师实践,建立培养对象学习档案,及时记载学习情况及考核情况。
(三)结业考核合格者,由市卫生健康委发放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结业证,作为后期推选省市级名中医的依据之一。
七、经费管理
由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安排专项补助经费。市中医药协会加强经费管理,制订经费管理细则,专款专用,合理使用。专项经费除少部分用于管理部门检查、监督、考核等管理工作外,绝大部分用于与培养有关的活动,包括购买图书文献资料、集中学习、学术研讨、沙龙、跟师体验等活动。2020年考核结束前将专项经费安排和使用明细情况报送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
八、申报事宜
各地各单位将《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计划培养对象申请书》(附件2)、《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计划培养对象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3)各一份,于2020年9月21日前报送我委中医处,同时发送电子版到邮箱hzwsjzyc@163.com。
联系人:
市卫健委中医处 李小仙 87082955, 钟健迅 87014860。
市中医药协会 高灵俊 85827937 13666600727。
附件1: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计划培养对象候选人推荐名额分配表.doc
附件2: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计划培养对象候选人.doc
附件3:2020年杭州市中医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养对象候选人基本情况汇总表.doc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 9 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