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98/2020-2525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农提〔2020〕26号 公开日期: 2020-08-06
发布单位: 办公室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26号提案的复函
时间:2020-08-06 11:13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柴伟国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我局领导非常重视,组织有关处室对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商市科学技术局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现复函如下: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市中药材连续实现面积、产量、产值大增。2019年全市中药材面积12.70万亩、产量4.91万吨、产值13.98亿元,同比分别增15.87%、14.68%、13.69%。一产从业人数稳定在4.9万人左右。中药材产业作为我市传统特色产业和惠民富民产业,在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兴旺的过程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明确发展规划。《杭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把杭州西部山区作为发展中药材的重点区域布局,提出要转型升级铁皮石斛、西红花等特色优势品种,保护提升元胡、浙贝母等“浙八味”传统品种,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电商化销售;继续重视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推广中药材优质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濒危药材资源再生等技术。《杭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做优中药材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中药材“林下经济”,以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等为重点推动道地药材精深加工,鼓励建设“中药材+康养+旅游”多功能融合的中药材康养小镇。

2.出台扶持政策。“发展经作产业促进山区纯农增收工程项目”连续5年对我市西部5县、市(区)的山区中药材新发展基地、中药材收购与初加工服务示范中心、中药材统一共用品牌进行了重点支持,已支持发展10余个项目。2015-2017年“设施配套升级项目”共立项15个中药材农业项目,下拨市级补助资金276.96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900多万元,新建各类设施大棚、喷滴灌设施1500多亩。2019年开始,我市整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共下发3批指导性建设任务,对9家中药材主体(基地)进行了扶持,补助资金约1000万元。

3.引导集聚发展。省、市农业农村部门一直支持以淳安、建德为重点,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浙西中药材产业集聚区。2018年临歧镇高分通过省级特色农业强镇验收。2019年淳安县临岐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创建试点,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同时市级财政予以大项目配套资金350万元。同时,支持“浙八味”道地药材在优势产区集聚发展。如建德形成了铁皮石斛、西红花等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淳安的覆盆子、白花前胡、三叶青也入选新“浙八味”。天然抗生素之称的三叶青,在余杭、桐庐等地的种植技术和规模居全省领先。

4.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我市已对“杭州特色中药材种质资源鉴定与药材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等6项涉及中药材领域的项目进行立项,资助金额1048万元。二是开展科技服务。多部门联合,先后组织中药材领域有关专家开展10余次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培训服务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好评。三是选派人才助农。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服务中药材生产乡镇。两年来,市科技局专门派出50名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项目100个,培训农民1.78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4万余份;推广新技术70多项,辐射带动人数2.5万人。为了促进中药材领域科技发展,分配7名优秀特派员派驻三都、临岐等中药材重点乡镇。

三、下步工作安排

1.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局陆续出台了“主题精品农园”、“机器换人”、“智慧农业”等项目政策,这是我市中药材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必将对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助推作用。今年,我市将继续整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引导区县积极申报“五园创建”中的标准化药园的指导性建设任务。

2.引导中药材有序发展。2018年2月份,我省公布了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名单,作为道地药材引导发展。我市发展面积较大的铁皮石斛、覆盆子、前胡等均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由于市场需求有限和发展过快等原因,已造成部分品种出现销售压力,如覆盆子价格已连续暴跌。下步,将引导发展林下套种药材种植模式,适度发展林下种植黄精、三叶青、重楼等药材品种。同时,将继续发挥我市铁皮石斛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的优势和已形成集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引导铁皮石斛进行有机食品认证,发展铁皮石斛种植多样化模式,如大棚立地栽培、架空栽培、立体栽培、盆栽、树栽、室外仿野生栽培等,开展网络认养和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模式,进一步提升铁皮石斛效益。

3.提高中药材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市科技局将继续加强农村农业科技技术、设备开发等方面的研发攻关和成果推广,科技人才服务于农业发展,重点在大健康、有机食品等绿色产业提升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市农科院已在开展不同品种(产地)的覆盆子农艺性状和品质测定,以期鉴定、筛选出优良品种;开展采收时期及加工方法对覆盆子成品药典规定指标的影响的研究,以规范覆盆子种植加工,提高覆盆子的产量和品质;还开展青钱柳、三叶青、白及、竹鞭三七等地产珍稀品种的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优质种苗繁育与示范、栽培技术研究与指导、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为今后发展做好材料和数据的积累。同时,将继续支持农技推广部门申报市级农业标准,通过农业标准来解决一些中药材发展关键技术瓶颈问题。

4.积极开发中药材新业态。一是积极培育认定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目前,我市已有江南春堂同来湾中药材种植基地、杭州东方文化园、杭州建国南路中医街等7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二是加强中医药资源的开发和转化。通过多家品牌医馆及康养基地等联合,转化为特色旅游休闲示范点,共同推进杭州特色潜力文旅产业的发展,提升杭州特色中医健康养生旅游休闲的认知度。三是加强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新冠防疫工作常态化的指导政策下,整合一套旅行适用的“抗击疫情”中医锦囊,一套旅行适用的“心灵感冒药”心理疏压方案,打造“健康杭州•养身养心”的旅游模式。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