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16/2020-2566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8-21 | |
发布单位: | 市教育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类 别:B
杭教提〔2020〕98号
签发人:沈建平
吴正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杭州市融合教育政策落实的几点建议》(第419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财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维护残疾人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杭州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推进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2016年9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杭州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6-2020年)》,同时制定《杭州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主要任务分解方案》,积极推进特殊教育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11月,我局成立杭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统筹推进全市特殊教育发展,进一步整合了全市特殊教育资源。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特殊教育专任教师562人,共建有市级合格以上资源教室345个,市级“卫星班”1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和医教结合实验学校5所,构建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辅读班、卫星班和送教服务为补充”的杭州特殊教育模式,基本形成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一是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各学段学校教育,拓展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安置方式,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到2019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段入学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学前段入学率从66.44%提高到91.91%,高中段入学率从60.97%提高到88.55%。二是完善特殊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2017年到2019年,全市特殊教育资金投入从15085.87万元增加到24579.56万元,增长62.93%;全面落实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拨付,高中及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5倍以上拨付。
三、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2018年12月我局牵头与市残联、卫计、民政局联合建立杭州市特殊儿童教育康复专家委员会,并积极推进各区、县(市)建立县级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形成市——区(县、市)特殊儿童康复专家委员会管理体系,加强对特殊教育的业务指导和科学管理。二是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机制,依托高校和教学机构,分层分类开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开展杭州市特殊教育“新锐教师培养工程”,启动杭州市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三是2019年以来积极推进浙江省个别化教育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建设,有效提升特殊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杭州特殊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融合教育开展、财政经费保障使用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您对特殊教育很关注,倾注了很多热情,尤其对师资配备、生均经费使用这两个问题研究很深。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您提出了“切实落实1:8人员配置不足部分购买服务”、“明确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范围统筹管理经费使用”这两项建议,都非常有针对性,在此回应如下:
1. 关于“切实落实1:8人员配置不足部分购买服务”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配备对于保障特殊学生权益、推进教育均等化有着重要意义。2016年,市编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杭州市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补充意见》(杭编办【2016】18号),对特殊教育机构编制有关政策予以重点明确,其中即包括“连续三年以上随班就读学生在8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可增编配备1名特殊教育资源教师”。
截至目前,上城区按“连续三年以上随班就读学生在5人以上”的标准,给7所普通学校核增特殊教育资源教师编制;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按“连续三年以上随班就读学生在8人以上”的标准,分别给7所、1所、1所普通学校核增编制。
下一步,我局将用好用足这项政策,继续定期对随班就读孩子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加大与编制部门的协调,及时为连续三年以上随班就读学生在8人以上的普通学校落实特教编制,定编定岗,按照规定标准配齐配好特教教师;在此基础上,对随班就读学校配置特教资源教师的工作情况予以督导,对于认定不规范或者拒不认定等情况进行监督整改,确保特教编制的师资担负起普校融合教育的工作。
同时,我局将继续切实落实随班就读学校配置的特教教师的待遇保障,下一步拟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在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特级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的比例,并推进落实随班就读特教教师的各项待遇。
对于“特殊孩子相对较少的普校通过购买服务、培训师资等方式来提供服务,设立专项预算”的问题,我局将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加大对此类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力度,增加对资源教室的经费投入,并加强资源教师的培养,完善激励措施,更好地为在普校学习的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2. 关于“明确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范围统筹管理经费使用”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特殊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全市已全面落实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倍以上拨付,高中及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5倍以上拨付,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其中,2017年到2019年全市基础教育普通学校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专项经费投入从899.32万元增加到1489.51万元,增长了65.63%,充分保障了特殊教育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上半年,杭州市审计局对我市特殊教育发展进行了专项审计,大部分区、县(市)和学校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均能够专款专用,满足了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生的正常教育活动需要;但由于接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点多面广,每个普通学校接收的特殊学生人数很少,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相对普通学校财政收入而言占比很少,容易造成在经费拨付时未严格按照规定标准予以保障,个别区、县(市)存在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保障不到位的现象。目前,我局已经督促有关区、县(市)及时整改,并要求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足额保障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财政局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生生均专项经费的监督与管理,督促区、县(市)严格按照标准按时拨付经费,同时指导学校规范使用专项经费,确保特殊学生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有足额的经费保障。
对于您提出的由上级单位统筹管理特殊教育孩子的生均经费、改拨付生均经费为设立专项预算项目的建议,我局将根据调研结果,与财政部门进一步深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下一阶段,我局将加强对各区、县(市)教育局的督促与指导,要求各地全面摸清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实际使用情况,并加大对这部分经费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督促和指导学校规范使用专项经费,确保特殊学生正常教育教学活动有足额的经费保障。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屠晓丹 电话:18157180080
杭州市教育局
2020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