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0年8月4日18时10分左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4000人受伤。有报道称,此次爆炸可能由2014年即存放在港口仓库内的2750吨硝酸铵引起。事故发生后,萧山区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8月5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精神,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安排。
一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通过前期摸排调查,全区共有危险化学品企业595家,其中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0家,许可使用企业1家,带储存经营企业26家,加油站109家,无储存经营单位426家,一般使用企业62家。其中重大危险源6处,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企业5家(3类工艺),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23家。我区企业大部分为涂料生产、氯化锌、硝酸锌、溶剂回收等中小型企业。经排查,全区无涉及硝酸铵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带储存经营企业;全区共有23家学校实验室需要用到分析级硝酸铵,使用量均较小。
二是督促企业,隐患自查。利用萧山区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平台),要求相关企业认真吸取贝鲁特港“8.4”爆炸等相关事故的教训,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立即开展全面排查并上报排查情况。对排查的隐患要求制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一律要求停产整顿并上报整改方案,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截至目前,共有44家企业开展了隐患自查,共发行隐患137条,已整改113条。
三是全面部署,专项督查。针对夏季高温、雷电、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趋向频繁,各类不安全因素增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根据8月5日全国安全生产专题视频会议部署,萧山应急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危化品储存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的通知》,专项检查督促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储存环节降温、通风、远离火种等措施,严禁超量、超品种储存和相互禁忌物质混放混存,确保有关冷却喷淋、监测报警、消防系统等装置设施完好有效。截至目前检查各类企业41家,开具整改指令书14份,立案查处1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