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16/2020-2566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8-19
发布单位: 市教育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79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0-08-19 23:38      来源: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凌卫洪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弘扬劳动工匠精神进校园的建议》(第279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总工会会办,现答复如下: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更是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之中。杭州市教育局围绕树立榜样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一、夯实基础,深入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我市有省劳动实践教育基地7家,市劳动实践基地7家,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4家,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37所。各实践基地按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开发相关劳动课程,持续提高基地课程开发及管理,有效组织好学生在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如富阳区教育局制定出台《关于区域推进富阳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区推进劳动教育的目标、原则、策略和保障机制,建立富阳区劳动教育联盟,并成立长三角新劳动教育研究院;发布富阳区新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情况及2020年度“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线路,全力打造国家级标准化劳动教育基地。萧山区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鼓励全区学校有计划地到实践中心接受研学实践,其中营地内课程,以劳动实践为主,开设有种植、绿化养护、木艺、陶艺、纸艺、茶艺、苗木识别、电工、烹饪等课程。上城区教育局研究制定《上城区“行走德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在体验与实践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理念,推动劳动教育与劳动精神相结合。

二、深入宣讲,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2019年12月,杭州市总工会成立了杭州市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共50余人,由来自教师、公安、医生、专家学者及一线职工岗位的全国、省、市级劳模和杭州工匠组成,目前已组织三场宣讲。2020年5月,滨江区总工会邀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三届杭州工匠张海泳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师生作《数字经济时代工匠精神的光荣与梦想》主题讲座,为“工匠进校园”活动拉开帷幕。6月,结合“安全生产月”,市总工会组织10名全国、省部级劳模进企业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并将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继续深入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巡回宣讲,在全社会传递正能量,营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将劳模工匠精神深植于学生的思想。

三、创新引领,发挥技能人才(劳模)样样示范作用

杭州市连续多年开展市级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

作室活动,通过汇聚技术能手、技术骨干,组建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劳模)的榜样带动作用。2020年进一步拓展创新,在全市190个市级创新工作室中,选树了9个工作室为首批杭州市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您的建议对于我市更好地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弘扬时代精神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立足杭州教育实际,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劳动教育整体谋划和机制建立。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我局将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在充分调研我市劳动教育现状基础上,从区域性、特色性、实践性等多方面进一步探索发展我市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不断推动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是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示范引领。市教育局将会同市总工会结合“926工匠日”,启动“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将大国工匠请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传授做人学艺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发挥“大国工匠”在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学校结合实际邀请工艺大师、劳动工匠进校园,在校内创建工艺大师工作室,如采荷一小“剪纸工作室”,长江实验小学“水木印刷工作室”,创意城小学“蓝花布印染工作室”、丹枫实验学校“西兴竹丝灯笼工作室”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技术的兴趣,积极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下一步我局还将扩大“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范围,分期分批组织非遗传人、劳动模范、工艺大师走进校园,引领学生弘扬民族艺术,争做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

三是拓展中小学生工业劳动教育基地。根据学校实践教育的需求,我局将联合多家平台及企业,加强校企双方沟通对接。鼓励服务业领域的特色小镇、园区、企业结合行业特点,设置一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并支持工作企业设立学生开放日。在娃哈哈、农夫山泉、王星纸扇、致中和厂区已有劳动教育资源基础上,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挖掘潜力,积极创造条件,把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引向更多领域,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四是支持传统制作业在转型升级中挖掘劳动教育潜能。保护传承丝绸、茶叶、公益美术、中药等特色产业,推进时尚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历久弥新的历史景点产业。加快老字号保护立法工作,建立老字号品牌保护、传承、发展机制。在传统制作业改造提升过程中,挖掘产业历史文化价值,在有条件的产业、区域形成教育实践基地。如富阳区在造纸产业改造提升中,着力挖掘造纸文化的历史沿革,提升富阳“千年纸乡”的知名度,重点布局“一园三基地”,即整治湖源元书纸聚集地,打造传统纸文化和山水旅游产业园;依托富伦科技生态纸平台,整合灵巧传统制纸,打造生态制纸和低碳教育基地;深度开发华宝斋和泗州造纸遗址,打造千年纸文化传承基地;整治提升大源镇书画产业基地,打响“富阳书画纸”品牌。此外,将保护和利用我市工业遗产建筑相结合,利用好大自然实践教育基地。在小微企业园、特色小镇中设立服务业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参与辅助服务,进行角色体验,体会服务业的态度和技能,形成一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五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实践领域发展。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局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杭州市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方案》,明确要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力争到2025年,培育10个产教融合联盟,建设10个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园区,建成15个市级以上装备水平国内一流、产教深度融合型企业,50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立60个职业体验中心。注重强化劳动实践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加强中小学生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生活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行业龙头企业等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向中小学学校开放,组织开展专家学者、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支持学校聘请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组织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与职业院校合作开放和实施劳动技术课程与职业体验课程,组建职业教育体验“杭州联盟”。

劳动创造幸福,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国工匠,杭州教育将秉承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多近距离接触劳模工匠和现场教学的机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叶春           电话:87062221

杭州市教育局

2020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