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16/2020-25657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8-18 | |
发布单位: | 市教育局 | 主题分类: |
类 别:A
杭教提〔2020〕10号
签发人:沈建平
方爱龙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议》(下34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发改委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106号)精神,为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今年2月,市政府印发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0〕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两基本”“一率先”(产教融合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格局总体形成,产教融合型示范城市率先建成);到2030年,实现“三个全面”( 产教统筹融合全面实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人力资源体系全面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全面提升)的发展目标。其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明确相关意见:
一是支持高校推行产教统筹融合发展。“一校一策”支持市属高校创一流;建设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和服务组织,畅通线上线下人才供需对接;项目资金安排向承担重大战略任务、推行产教统筹融合、试行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专业倾斜;支持高校推进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引进国(境)外优质大学,建设若干所国际联合学院等。
二是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发展。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共建专业、课程、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质量评价标准;建设一批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向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实训服务;支持学校携手企业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建设一批“丝路学院”,输出职教标准和职教资源。
三是加快职业院校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鼓励职业院校将教师开展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社会服务纳入教师工作量;职业院校和高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和经所在学校同意后在企业兼职所获薪酬等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
二、市属高职院校创新产教融合有关情况
我市现有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市属高职院校。多年来,各校围绕产教融合工作,结合自身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积极与相关企业、行业及地方政府对接合作,开展了有益探索实践并取得可喜成绩。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推校企命运共同体,与友嘉集团、达利国际、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等主导产业、主流企业合作,建立了相应的九个“校企命运共同体”。学院先后牵头制定国家人社部的电梯安装维修工标准,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承办全国电梯技能大赛总决赛,承担浙江省电梯上岗培训。产教融合实践先后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四次被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报道,两次获得省委书记批示。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建“政校产教”协同发展机制,先后与富阳区、钱塘新区、市经信局、市城乡建委、市旅委、市工商联等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格力电器、吉利集团、长安福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杭州商旅集团、浙江大华科技、中控集团、德国西门子、KUKA机器人公司等国内外50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61个,是浙江省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联合主席单位,与吉祥、阿里、海尔、杭州地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立足杭州、面向浙江、融入长三角,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才,已形成民航交通、信息技术、商务贸易、经济管理、创意设计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专业群。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与订单班培养、实施“1+X”证书制度、参加省产教融合联盟、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现已与10余家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或订单培养。学院已成为浙江省“1+X”证书试点院校,获批11种证书初、中、高等级考试试点,与5家单位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工作室)。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们将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您的建议,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我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局面。
1.统筹资源布局,指导市属高校创新专业建设。完善“十四五”产教融合项目库建设,扩大产教融合联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评审覆盖面。会同市发改委研究制定《杭州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一校一策”,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关注市属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情况、招生就业情况,结合产教融合领域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基于各校发展进行指导。
2.创新教学手段,建设产学合作示范项目。结合各院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整合优质产业资源,着力于创新教学改革,打造一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等,建设高水平、创新型资源,促进产学合作育人。
3.加强企业调研,增加教学与企业“融合度”。加大企业调研力度,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开设听取意见建议,加强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吻合度,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组织校企合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开发20门优质劳动技术课程与职业体验课程,推进现有30个职业体验基地建设,完成首批10个市级职业体验中心验收。
4.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根据《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完善职业学校、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取得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探索“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的用人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双向聘任制度。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快职业院校和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加强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建设10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严格落实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每5年累计不少于半年的制度。完善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建设5个高质量的职教师资海外研训基地,打造50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5.加强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按照统筹布局规划、校企共建共享原则重点建设3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成首批5个市级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验收。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培育建设10个市级以上产教融合联盟,打造1个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联盟,由行业部门指导推行实体化运作。推动产教融合联盟成员实现资源共享、标准互认、学分互换。
6.组建研究院。结合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和杭州实际,拟依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杭州市产教融合研究院,为职业院校的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平台机制。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卢潇 电话:87023752
杭州市教育局
202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