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52/2020-25595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0-08-10 | |
发布单位: | 市经信局 | 主题分类: |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 |
章国经代表:
您好!您的《关于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建议》已转交我局。感谢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现结合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将有关意见反馈给您。
一、2019年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总体情况
2019年,杭州市积极创新,政企联动,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19年底,我市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改装车企业10家、亿元以上零部件企业20余家,形成了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充换电基础设施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效应初显。2019年,我市共生产新能源汽车1.2万辆,产值约50亿元。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7.45万辆,其中个人用户购买6.54万辆,占比37.5%。2019年当年推广5.1万辆,从推广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公交车(1240辆)、出租车(18874辆)和个人用户(25720辆)。2019年全年新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233个,其中公用充电桩1467个,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39200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5014个,主城区早晚高峰交通限行区域内公用充电服务半径缩小至1公里,构建了便捷的充电网络体系。
二、所做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公交、出租电动化。根据市交通局及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4月底,我市主城区除BRT车辆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主城区在用公交车辆4778辆,其中各类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辆已达4735辆(新能源车3206辆),占运营车辆总数的99.10%;我市出租车共有89860辆(巡游出租车14167、网约车75693辆),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69305辆(其中新能源车为62567辆),占比77%;自2018年7月以来,我市已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2958辆。其中2019年淘汰10175辆,2020年到4月底淘汰917辆。淘汰车辆数位居全省首位,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2019年、2020年两年淘汰任务。
(二)加快推进充换电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推进建设,我市已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盖全城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约4万个,其中公用充电桩约8千个,主城区早晚高峰交通限行区域内公用充电服务半径已缩小至1公里,构建了较为便捷的公用应急充电体系。按照《杭州市新能源电动汽车自用和共用充电桩建设安装暂行规定》等文件要求,督促引导相关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日常停驻地自用和共用充电桩建设,如您坐在的单位—西湖电子集团围绕公交停保基地,积极开展新能源公交大巴共用充电站建设,为公共交通体系的车辆清洁化提供了切实的配套保障,满足了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的需求。
(三)积极兑付新能源汽车各级财政补贴。我市多措并举,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如下措施。一是及时申报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补助。近年来,市经信局局组织我市生产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国家补助,加大对企业申报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规定,对专家组审定、符合中央财政补贴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上报省发改委,我市申报车辆顺利获取了中央财政补贴。二是快速下拨市级财政补贴资金。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到位后,市经信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交通局等向符合条件的生产及销售新能源汽车企业累计下拨市级财政资金15亿元,用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应用;三是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对汽车生产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给予20%财政补助,对列入市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的汽车产业高新技术研发项目按项目研发投入的20%财政补助,调动我市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需求,积极探索充换电设施的补贴模式,改变单一的充换电设施建设费补助模式,对公用和共用充换电设备,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对个人自用充电桩给予一次性600元/桩的充电费用补贴,鼓励和支持个人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四)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是战役情稳发展。为帮助我市汽车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提升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三月底,市经信局在协调解决产业配套短缺的同时,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帮助企业化解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产业链安全。另外,市经信局及时梳理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杭州实际,提出了杭产小客车融资租赁指标、巡游出租车电动化本地化更新、非主城区车辆专用号牌、汽车消费“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消费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有关政策已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相关牵头部门正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二是积极开展杭产车本地应用工作。组织吉利汽车、广汽、长安福特、零跑汽车等杭产汽车进区县、重点乡镇、大企业大集团和商业中心开展展销活动。1月和6月,分别在淳安和乔司举办了2场杭产汽车进区(县、市)展销活动,得到车企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扩大了杭产汽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拓展了市场,促进了杭产企业的消费。加大公务用车和公交车本地化购力度。会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次带领吉利汽车、广汽杭州等整车企业拜会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协调解决杭产汽车进省政府采购云平台事宜。三是深入开展产业链协同配套。市经信局对我市10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了产业链摸底,围绕关键零部件、汽车电子装置、新能源汽车重点零部件等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积极开展整零对接活动。充分利用吉利集团的整车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积极招引零部件企业来杭发展,推进吉利在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2020年6月10日,在吉利汽车钱塘工厂,组织了3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吉利开展“整零”对接活动。此外,市经信局还积极协调推进吉利、广汽、长安福特三家整车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的资源共享,协同配套,促进零部件企业就近配套、加强整零合作。四是做好企业精准服务工作。紧盯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异常企业,及时了解和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稳步发展。认真做好市政府与吉利集团战略合作。市领导、经信局领导高度重视与吉利集团的战略合作,多次赴吉利集团调研,加强沟通协调,与吉利集团相关人员多次就战略合作内容、重点项目等开展会商,推进与吉利汽车的战略合作。密切关注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组织浙能舜华、杭州九双公司召开专题座谈会,交流探讨氢能产业发展和应用情况。高度关注“最后一公里物流”,赴阿里达摩院无人驾驶研究室了解无人物流车项目进展情况,密切跟踪零跑与阿里的合作项目。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高质量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四五”规划。2020年是我市“新制造业计划”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我们将全面梳理和总结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优势、挑战和机遇,瞄准产业方向,优化产业布局,认真谋划我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强化产业链招引,补足短板,加大对现有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创建优质营商环境,推进市、区、企业的多级联动,从而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力度。一是加强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工作。根据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等要求,市经信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城投集团(市公交集团)等单位和部门以“2020年,全市建成区燃油公交车‘全面清零’,使用的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汽车”为目标,实现我市新能源公交车全部电动化。二是积极推进新能源出租车电动化。以“亚运会前实现我市巡游出租车电动化”为目标,深入研究制订巡游出租车电动化实施方案,力争本年度开始实施。三是继续做好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提升杭城大气环境质量,打造品质杭州。四是培育和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领域的示范试点应用工作。
(三)持续推进充换电设施布局建设。市经信局将会同市建委等相关部门,以新基建建设为契机,推进充换电设施智能化管理与“城市大脑”充分结合,积极探索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和人员进行具体管理的工作模式。根据新能源车辆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同步配套模式,开展公共服务领域车辆清洁化工作,根据环卫车、渣土车、物流车等运营车辆的推广应用情况,督促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和车辆运营单位,在其车辆日常停驻地建设配套共用充电桩,实现车辆运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自给,以保障车日常基础充电需求。
(四)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杭产车促消费工作。做好融资租赁牌照、杭产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巡游出租车的本地化电动化更新、公务用车本地化采购等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杭产汽车消费。持续开展杭产车进区(县、市)县展销活动。下半年计划在建德、桐庐等地开展展销活动,引导杭州市民购买使用杭产汽车,进一步帮助杭产汽车拓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结合车辆清洁化专项行动等,市经信局会同生态环境局、城管局、公安交警局等部门,加大新能源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推广应用力度,切实减少“车船尾气”,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二是持续做好产业链安全发展工作。密切关注吉利、广汽、长安福特、零跑汽车等整车企业,支持企业加快新车型的供应,积极拓展市场,加快产能释放,做大整车产业规模,切实发挥出整车的龙头带动作用。持续关注万向、亚太、三花等重点零部件企业,加强产业链间的产品、技术和配套协作,提高在地配套能力和在地产品的应用水平,推进汽车产业链的协同配套,支持企业更多产品纳入省整零协同配套储备库。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杭州、走出浙江,进一步提升杭产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品牌效应,为企业拓展市场。结合车辆公告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深入车企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等短期困难,确保我市汽车产业链安全,确保年底我市汽车产业实现正增长。三是协调做好重点项目推进。采取兼并重组、招引项目等多种方式,积极协调解决东风能迪、东风裕隆的遗留问题,确保引入优质增量,实现新旧动能顺畅转换,为我市汽车产业注入新的动力。进一步推进零跑汽车与阿里巴巴的技术合作,确保由零跑提供车辆硬件、阿里提供算法的新一代无人物流车早日问世,为“最后一公里物流”提供解决方案。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布局和示范,积极支持浙能舜华、杭州九双、润丰科技等氢燃料电池项目早日产业化。关注海康、大华、阿里等龙头企业,积极扶持飞步科技、商汤科技等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在无人驾驶算法、车载光学系统、高精定位系统、车载互联终端等核心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成熟产品,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我市的后续发展谋篇布局,奠定基础。
以上情况反馈给您,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魏兆宏,电话:85257115。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