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98/2020-25239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农提〔2020〕19号 成文日期: 2020-07-30
发布单位: 办公室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
关于市人大十三届五次会议淳11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0-07-30 15:12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甘志伟代表:

甘志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民生保障不低于杭州市平均水平的建议》(淳11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组织架构

2019年9月,淳安特别生态功能保护区设立,成为浙江省、杭州市首创的生态“特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责任主体是淳安县委、县政府。市里由市委常委许明秘书长牵头。总体框架是“1+4+40”,即“1”市委改革办统筹,“4”4个部门(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总牵头四块工作。其中,建立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系,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保的新机制和保障措施,由市生态环境局总牵头;探索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由市发改委总牵头;形成城乡融合民生幸福的新模式,由市农业农村局总牵头。

二、基本情况

1、完善覆盖淳安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方案》。出台了《杭向未来·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文件,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包括外国大学生、留学生)或在杭高校在校生,在杭州主城区和富阳区范围内新创办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的无偿资助;对淳安大学生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市财政再按当地无偿资助额50%标准予以资助。联动淳安县开展杭州国际创业马拉松、“中国好创客”创业大赛等10个创业创新活动。实施淳安县界首乡就业帮扶计划,开展界首创业领军人员培育计划、界首公共(云)招聘大会、创业项目(云)展示等系列帮扶活动,打造“界首样本”,推进淳安县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2、调高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标准。拟定了《关于调整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和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标准的通知(送审稿)》,明确“为支持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淳安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955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373元;提高困境儿童生活补贴标准,确保达到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淳安县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标准也将同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3、全力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高淳安基本医疗待遇水平。对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指导与督导,先后组织开展4轮明察暗访。下派20余名市级健康指导员赴淳安开展复工复产、复学复课健康指导。指导淳安县完善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困难救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淳安县原医保信息系统已纳入杭州市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运行。

4、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淳安县的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25.7元/亩提高到26.89元/亩,补偿面积为89029亩,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239.5万元已下达淳安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家。

5、加速推进5G网络建设工作。目前淳安建成5G基站站点近百个,其中已开通5G基站55个,覆盖范围约20平方公里,涵盖核心城区、下姜村、高铁及周边区域,淳安下姜村则成为全国首个5G覆盖村。

6、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支持杭十四中、浙大附中分别与淳安中学、淳安二中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探索编制跨层级划转,推进杭十四中、浙大附中优秀师资到淳安中学、淳安二中任教,集团化办学以来,杭十四中、浙大附中共选派6名优秀教师全职到淳安任教;积极帮助淳安中学、淳安二中开展教师研训培养活动、学生研学交流等活动,两地教师已开展网络研修活动13次;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延迟开学期间,杭十四中、浙大附中共为淳安学生开设网络课程210节。同时,积极鼓励杭州市区学校与淳安农村学校组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

7、支持淳安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淳安编制完成了《淳安县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县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指导淳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建设“消薄飞地”产业园,目前,西湖—淳安“消薄飞地”产业园正在做变更选址论证和建设方案设计,预计下半年动工建设。

三、加大力度建设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

我局还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安排、区县协作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给予淳安县积极帮助和支持,有效促进特别生态功能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1、着力抓好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建设。“千岛湖·大下姜”乡村振兴2020年目标任务共83项(含25个政府投资项目和14个社会投资项目),截止目前,25个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约2.61亿元(含枫常公路改建工程2.36亿元),约当年计划投资的50.78%,14个社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约0.48亿元,约当年计划投资的25.13%;大下姜原3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19.91万元,经营性收入496.9万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2元,同比增长不足8%,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5921元;接待69.7万人次、住宿游客3.92万人次、旅游收入3135万元;实施“129”农林产业振兴工程,1600亩的红高粱已开始播种,葛根基地已完成种植,丰家源“共享”酒厂已酿酒8吨;完成培训18期,1900人次。

创新组建涵盖下姜村周边32个行政村、地域面积约340平方公里,人口约2.2万人的联合体。按照“1+4”规划要求,推进基层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旅游富民、交通内联外畅、美丽乡村提升、现代农业提振等六大工程,发展培训、乡村旅游、农林、文创等四大深绿产业。201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1.2亿元、村集体总收入2077万元、经营性收入931万元。32个村全部实现“3010”消薄任务,其中31个村提前实现“3020”消薄任务,入选成为全国首批27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之一。

2、着力抓好整乡镇推进产业发展。针对杭州山区农村普遍存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弱、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等问题,创新开展整乡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在淳安县设立2个试点。界首乡由13个行政村共同入股成立国有控股的淳安千岛湖界橘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 “界橘”品牌,2019年实现1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7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7500元。屏门乡通过扶持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以“企业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模式,按每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覆盆子19万斤,解决了一家一户中药材销售难题。

3、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指导和帮助淳安县积极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指导建立全覆盖的绿色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和追溯体系。确定李宇茶叶项目为2020年杭州市绿色品质农业综合示范项目。指导开展无公害复查换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受理绿色食品5个,完成绿色食品企业年检4家。分配淳安县市级增殖放流资金145万元,占全市比例近50%。

4、着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已安排3000万元的基础上,2020年再安排2500万元,支持淳安22个精品村建设。对淳安县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给予倾斜性支持,2020年底前安排13个村。新启动淳安县20个精品村、2个风情小镇项目的建设任务,已预拨到位市财政项目资金3250万元。

5、着力抓好决胜决战脱贫攻坚。我们积极发挥好区县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协作组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调整区县协作联络员。由于前一批区县协作联络员任职到期,4月初调整区县(市)协作联络员12名(其中淳安县4名),确保区县(市)协作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全面完成镇街结对和对接工作。加强结对镇街的工作对接,及时做好镇街协作项目的申报、走访、现场踏勘及审核工作,淳安协作组共启动区县协作项目32个。三是落实区县产业转移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产业合作,淳安协作组达成产业转移项目8个,已完成投资额2.79亿元。

按照“机制不变,力量不减”要求,持续深入推进“联乡结村”活动。截止目前,2020年度结对帮扶淳安县22个乡镇的专项资金3640万元已经到位。各帮扶集团结合“三联三送三服务”、“助万企、帮万户”等活动,赴淳安各结对乡镇开展帮扶活动58次,实施帮扶项目128个。

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的批复》精神和市委主要领导在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推进大会、区县(市)协作第一协作组联席会议上的部署要求,我局今后将在积极做好牵头工作的同时,持续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各项工作,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三农头雁风采。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