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98/2020-2523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农提〔2020〕20号 | 公开日期: | 2020-07-29 |
发布单位: | 办公室 | 主题分类: | 农业、水利 |
汪继华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已经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杭州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企业运作、农户参与、部门配合”的原则,我市8个区、县(市)建立了农药废弃包装物有偿回收和集中处置管理工作体系。全域推进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和处置工作,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美化了农村环境卫生,改善了我市农业生态环境。2019年全年,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 2257.33万元,设立回收点796个,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454.55吨,回收率104.85%;无害化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462.42吨,处置率133.34 %,超额完成回收率80%、处置率90%的考核任务,回收完成率达130.54%,处置完成率147.55%。
二、农药化肥减量工作
近年来,注重创新驱动,开展施肥与灌溉相结合、节水与节肥相协调的土肥水耦合技术,初步构建草莓、葡萄、芦笋、蓝莓以及茄果类等作物的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去年,杭州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9.10万亩,取得了节肥节水、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等良好效果,同时灌溉和施肥基本实现了精准化,可节肥30-40%,节水50-80%;推广商品有机肥19.96万吨,应用面积72.56万亩,建立省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3个,8个县出台有机肥补贴政策;普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目前实施面积393.95万亩(次),覆盖作物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平均覆盖率达92%,建德市和淳安县作为2019年化肥定额制施用试点县均已出台施用实施方案。据统计,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使用水稻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和商品有机肥等措施后,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2739吨,均已完成考核指标。
同时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抓手,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开展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及科学用药相结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2019年全市在水稻、蔬菜、茶叶等作物上创建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3个,建立市级绿色防控示范方4个,在萧山区、临安区和淳安县创建3个省级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县(市、区),余杭区和淳安县出台绿色防控补贴政策。去年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面积72.28万亩次、实现农药减量122吨,已完成考核任务指标。
三、秸秆利用工作。从2019年起,我市按照《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19〕55号)等文件要求,在对1000余户样本农户以及40多家市场主体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秸秆产生量、利用量台账,为全市农业产业布局和管理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2019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11.13万亩、产量103.56万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61.56万吨,主要为水稻、油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量59.89万吨,其中直接还田46.37万吨,企业利用量9.55万吨,农户利用量3.97万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4.84%,其中水稻95.93%、油菜94.40%、小麦96.09%、玉米95.50%。虽然各地积极推广“五化”利用技术,但秸秆直接还田比例仍然较高,亟待培育市场主体,拓宽秸秆利用途径。
四、以乡、镇政府为主体,为当地农业企业和民居、农家乐经营实体提供无偿服务,进行垃圾分类清运,美化农村环境。垃圾分类清运工作,根据2019年新的职能划定,全市垃圾分类清运工作由市城管局统一牵头负责。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