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47/2020-25499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7-02 | |
发布单位: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主题分类: |
阮文静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保障余杭发展空间、促进余杭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建议》(余29号)收悉。经商市交通运输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余杭发展,在规划统筹、设施布局、要素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较大支持。余杭区在全市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特别是用地保障方面是作为重点予以支持。据统计,近三年余杭区新增用地量占到全市1/4,并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从后备资源调查来看,目前余杭耕地占补平衡较大程度依赖异地购买和省统筹保障,未来一定时期自身可垦造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十分有限,可补划为永农的储备区也较少,难以满足接下来建设用地增长需求。针对您提的几点建议,我们将在以下方面重点予以研究和谋划:
一、强化规划战略定位。在长三角、杭州都市区一体化背景下,余杭区作为杭州都市区轴线辐射的重要枢纽节点,是杭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天然桥头堡。在现行“两规”实施评估中,临平副城发展相对平缓,余杭组团(大城西)发展势头迅猛。在当前我省积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的战略背景下,余杭区拥有广大数字企业支撑的经济基础和强大数字经济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全省飞速崛起的数字经济高地,战略地位显著,未来将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成为全省密度最高、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战略高地。此外,余杭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区的内外联动枢纽门户,又有三面环杭的优越区位,在国土空间格局上将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引领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我们将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充分落实余杭战略地位,发挥好余杭独特战略优势。
二、优化基础设施配置。在区域基础设施方面,为落实全国、省综合立体网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市交通运输局和我局分布组织了《杭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编制工作,并及时与余杭密切联系对接,优化其重大交通设施布局。规划近期结合沪乍杭、湖杭高铁的建设,加快推进杭州西站的建设,并在临平地区新增临平北站,实现与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直连直通、快连快通,同时新建杭州至德清都市区轨道;远期新增至安吉、桐乡等方向的都市区轨道,打造辐射市域和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的市域(郊)铁路网,以发挥余杭的区位优势,做强“杭州北大门”;远景(2050年)结合货运功能外迁,研究乔司编组站的搬迁,以及既有铁路和新建市域(郊)铁路的利用。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通过打破行政区界、统一规划标准等方式,不断强化市区公共设施一体化。目前《杭州市综合交通规划》《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杭州市基础教育专项规划》《杭州市燃气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均已将余杭区纳入规划编制范围,并统一规划编制标准。并已明确天目山路、石祥路、莫干山路等多条快速路和地铁2、3、4、5、9、10、16、机场轨道快线进入余杭。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强化规划引导,做好重要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和公共设施用地等规划研究工作,不断完善主城与余杭设施联通,增强余杭区城市服务能级。
三、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前期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部署,我局组织开展了要素需求摸查、永农占用举证分析、永农储备区划定等工作。据筛选统计,余杭区近期重点发展区块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举证拟占用永农1.67万亩,主要包括西站高铁枢纽中心、南湖科学中心等;永农储备区初步划定面积约0.96万亩。从需求和供给对比看,余杭区未来用地形势较为严峻,后备资源难以满足近期重大项目建设。关于新增建设用地空间保障,一方面建议积极争取现有跨省增减挂钩指标调剂、省统筹指标等政策,保障好省市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在市级规划中我们也将强化市域统筹力度,将有限增量精准投放到资源效率高的地方,如城西科创大走廊,促进资源要素向重点发展区域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于重点区域发展诉求和永农布局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否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予以调整优化,目前上级政策尚不明朗。但从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的决策部署看,对耕地和永农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永农调整优化始终需要立足于区域自身。建议余杭区继续强化永农占用的研究论证,加大永农储备区的建设力度,统筹谋划好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案。我们将积极向部省反映,争取永农跨省有偿异地代保或有偿核减。此外,按照进一步深化重点地区空间布局研究工作的要求,我们成立了城西科创大走廊地区专项工作组,细致分析区域内土地要素现实需求和保障能力,争取近期形成可落地可实施的规划布局方案。
四、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当前正处于中央实行逆周期调控的政策“窗口期”以及国家下放建设用地审批权的项目“机遇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我局已组织抢抓“窗口期”促要素保障工作专班,对重大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提前谋划项目前期工作,并即时利用省以上重大项目用地政策向上争取指标。对于已报批项目,落实专人全过程、全流程跟踪催批,推进项目早日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以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统筹谋划好全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优先保障重点发展区域空间需求。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监督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及时指出不足,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以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