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52/2020-2520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6-10 | |
发布单位: | 市经信局 | 主题分类: |
市发改委:
次登央吉委员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的提案《消除白色污染倡导“绿色亚运”的建议》(第489号)收悉。经研究,现将我局相关协办意见回复如下。
“绿色、智能、节俭、文明”是第十九届亚运会的办赛理念。次登央吉委员认真分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共筑杭州绿色品质之城的机遇,并提出了两点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我局认为这些建议是可行的。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政策对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在内的可降解产品进一步规范,一方面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另一方面加强对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财税支持。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限塑令”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2017年,全生物降解材料列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2019年4月,生物降解塑料列入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1月16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明确“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我市对全降解材料研究比较重视,目前主要研究单位是杭州化工研究院,该院院长姚献平及其团队在淀粉衍生物领域研究了30多年,有着深厚的科研基础。他本人被业界尊称为“淀粉大王”。淀粉衍生物是开发全降解制品的主要原料,但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商品化产品,主要是由于强度不够、抗水性差等;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可作为地膜、包装材料、食品容器等,其市场应用量最大。如今姚院长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项目,瞄准了天然纤维素纳米化技术(纳米纤维素重量只有钢材的1/5,而强度是钢材的5倍)。姚院长提出了两者结合开发全降解材料的解决方案。目前,杭州化工研究院正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克纳米纤维素制备关键技术,旨在降低全降解塑料制品的制造成本,产品已处于中试阶段。
下一步,我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继续支持姚院长团队加强全降解材料研究,使新产品尽快量产,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并带动整个生物质全降解塑料制品的产业链发展。
二是加大对绿色包装研发生产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开展新型绿色供应链建设和新产品新模式推广,积极配合做好绿色产品的认定和推广应用工作。
三是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提高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和集聚化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是积极支持和配合制定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实施方案。
特此反馈。
联系人:市经信局绿色制造处韦良平,电话:85257103。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