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8X/2020-2516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0-04-23 | |
发布单位: | 市城管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赵才苗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大力度推广养殖黑水虻方式处置餐厨垃圾”的提案收悉。现将我局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餐厨垃圾处置前期所做主要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
我局按照市治理固体废弃物工作领导小组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协调小组要求,明确年度任务和计划,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四有”保障,并纳入每年治废考核。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先后出台《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杭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律规章,贯彻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组织编写《杭州市餐厨垃圾就地处理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确保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有效实施。
(二)提高处置能力
2013年杭州市被建设部确定为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持续推进餐厨垃圾处理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投产的3家日处理能力总计达到650吨的餐厨垃圾处置厂(天子岭餐厨垃圾二期日处理200吨项目建设中),对我市宾馆饭店、大专院校和大中型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实行餐厨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置。同时推进餐厨垃圾分散处理,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街道、区县上马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厂(站)。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登记备案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备157台,设计处理能力624.75吨/日。
(三)探索资源化利用
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是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我局一直对此保持密切的科研关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行业科研探讨、项目论证咨询的方式保持关注兴趣。例如走访调查“余杭区崇贤街道黑水虻养殖方式处置餐厨垃圾试点项目(10吨/日)”等,对“黑水虻养殖方式处置餐厨垃圾”的可行性、经济性、环保性持续跟踪,科学论证,为该技术的推广运用储备理论和科技支撑。
二、黑水虻处置餐厨垃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国内、省内运行相对成熟,上规模的黑水虻处置餐厨垃圾项目来看,黑水虻确实具有食腐量较大,降解转化产品价值高等特点。但也存在几个缺点:一是预处理成本较高。收集到的餐厨垃圾杂质较多,不能满足黑水虻处理需求,必须设置前段预处理设备;二是储料车间臭气难以治理。餐厨垃圾本身具有腐质性,异味性,黑水虻养殖场需要较大的储料车间进行生产预处理,储备车间积累的餐厨垃圾臭气治理难度较大,造成周边居民投诉较多。所以,当前对于城市规模化餐厨垃圾处理需求来说,黑水虻养殖方式仅仅是一种辅助模式。无论是国内实际应用案例,还是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模式还是厌氧发酵产沼处理。当然,黑水虻养殖方式适宜在农村地区或中小县城小规模餐厨垃圾处置。杭州市鼓励一些具有技术实力、成功案例的企业,在杭州打造黑水虻养殖方式处置餐厨垃圾的样板工程。我们将给予关注和支持。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局按照《杭州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规划》 “三园三厂” 规划布局,积极推进在天子岭、临江、富阳规划建设三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提升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市治废办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监督机制,明确各项目建设进度和要求,加强对相关城区政府和建设主体的督办考核。力争到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0000吨/日以上,厨余垃圾处理能力9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450吨/日。
非常感谢您对杭州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4月23日
(联系人:张永芳,电话:86417810)